和榮秋
摘 要:中介語和偏誤分析理論是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中影響比較大的兩個理論。后來的一些理論都曾受到上述兩個理論的影響。文章選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與漢語中介語語篇偏誤分析有關的文章,對其內容進行了述評,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漢語中介語偏誤分析的意義和局限。
關鍵詞:漢語中介語 語篇偏誤分析 意義 局限
一、偏誤分析與中介語概述
20世紀60年代末,由于對比分析僅僅對學習者的母語和目的語系統進行比較,忽視了對學習者的語言系統的研究,在此背景之下,“偏誤分析”是第一個關注學習者語言系統的理論,并提出了對學習者語言系統進行描寫和分析的系統方法,它作為一種新的分析方法取代了對比分析方法。在這方面,Corder在60年代中后期開始,發表了一系列偏誤分析的文章,偏誤分析成為研究學習者習得過程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成為觀察學習者系的過程的窗口。科德對偏誤分析的作用、具體步驟和分類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對偏誤分析做出了巨大貢獻。
20世紀70年代,雖然偏誤分析有力地推動了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但是其作為一種分析方法有著難以回避的缺陷,在此情況下,Selinker,Corder,Nemser三位學者幾乎在同一時期提出了有關中介語的相似理論。他們三人對中介語的本質、特征進行了闡述,從根本上改變了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方向,奠定了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理論基礎。
二、漢語語篇偏誤分析
漢語語篇偏誤分析更多的得益于篇章語言學的深入研究。陳晨[1]對留學生漢語篇章偏誤進行了綜述,她從語法手段、詞匯手段以及連接成分三個方面對英語國家中高級水平的學習者的語篇銜接偏誤類型進行了詳細的統計分析。并得出結論“面前我國對外漢語叫學界對留學生的篇章偏誤研究和篇章教學的研究還剛剛起步,對如何科學、系統、有效的利用國內外相關理論分析漢語中介語的篇章偏誤及對學生進行篇章教學還處在探索階段”。 肖奚強[2] 通過研究發現初級水平的外國學生經常把該用零形式照應的地方誤用為名詞和代詞照應,造成篇章結構松散、結構性差,高年級學生把該用名詞照應的地方誤用為代詞或零形式照應,造成表義不明確。高寧慧[3] 從篇章的角度對學生作文和代詞填空測試中反映出來的代詞偏誤進行統計和分類,運用篇章研究的成果,對這些偏誤加以說明和解釋,總結出代詞在篇章中的一些使用原則。楊春[4] 以初級漢語偏誤為中心,考察了英語國家學生初級漢語語篇中照應偏誤的類型,并得出看法:在考慮學習者母語負遷移和學習者主觀因素的同時,還應注意到初級漢語教材、教學中的“語篇”意識。曹秀玲[5] 的《韓國留學生漢語語篇指稱現象考察》考察了韓國留學生漢語語篇中的指稱類型、指稱方式、指稱偏誤,分析韓國留學生漢語語篇的指稱現狀及其成因,他由此認為“要讓留學生盡快習得‘漢語化的篇章模式,必須加強語篇教學”。
三、漢語中介語偏誤分析的意義與局限
以上內容對國內漢語中介語語篇偏誤分析研究內容進行了簡單地述評,下面分析其意義和局限
(一)意義
1.漢語中介語偏誤分析研究是第一次關注學習者學習漢語語言系統的研究方法,并非探討學習者的母語語言系統或者漢語本身的規律,漢語教師通過分析學習者學習漢語的偏誤,可以觀察和分析學習者學習漢語的習得過程和習得機制,為對外漢語教學提供理論上的指導;
2.漢語教師可以通過偏誤了解學習者對漢語掌握的程度,漢語教師可以根據相關理論研究的情況對教學法、教學模式、教學理念等作出相應的調整;
3.對于漢語語言學習者來講,可以通過偏誤來驗證自己對漢語語言規則的掌握是否正確。
(二)局限
盡管偏誤分析和中介語理論對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但其吱聲也存在局限,其局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偏誤收集的方式來看,若采用橫向收集方式,此種收集方式效率高,但此種方式不能完全地反映漢語學習者的習得過程和習得機制。若采用縱向收集的研究方法此種收集方式能夠歷史地反映漢語學習者的漢語習得歷史變化,但是此種收集方式花費的時間要長,甚至有時候,被試的韓語學習者可能還會流失;
2.從偏誤收集的范圍來看,作為偏誤收集,收集到的范圍應該是大規模的,但是這一要求很難做到;
3.從影響偏誤的因素來看,很多的因素會影響漢語學習者偏誤的產生,例如漢語學習者的母語背景、語言水平、語言習得環境、漢語語學習經歷;
4.從鑒別偏誤的方式來看,鑒別偏誤的標準不能完全確定,比如漢語有不同的方言,漢語學習者使用方言時候該如何鑒別,其次,有些偏誤是由于缺少語境造成的偏誤,句子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意義,在這個語境中是對的,在另外的語境中是偏誤,在鑒別偏誤時是否要考慮語境因素;
5.從描寫偏誤的方式看,各個學者對偏誤的描寫方法不統一,有的使用表層偏誤特征的分析方法,有的使用表層策略分析的方法;
6.從解釋偏誤的方式看,許多學者由于從事的研究不一樣,在解釋上也就不一樣,有的學者從心理語言學學的角度解釋,有的學者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考察,各個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維度的對偏誤分析進行解釋。
結 論
國內漢語中介語語篇偏誤分析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比較豐碩的成果,但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某些值得討論、有待探究的許多地方,這些方面則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展開研究。
參考文獻
[1] 陳晨. 《篇章偏誤及篇章教學研究綜述》[J]. 《漢語研究與應用》.
[2] 肖奚強. 《外國學生照應偏誤分析—偏誤分析論叢之三》[J]. 《漢語學習》,2001年第1期.
[3] 高寧慧. 《留學生的代詞偏誤與代詞在篇章中的使用原則》[J]. 《世界漢語教學》,1996年第2期..
[4] 楊春. 《英語國家學生初級漢語語篇照應偏誤考察》[J]. 《漢語學習》,2004年第3期..
[5] 曹秀玲. 《韓國留學生漢語語篇指稱現象考察》[J]. 《世界漢語教學》,200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