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傳媒學院
由孔笙執導、劉靜編劇的家庭情感劇《父母愛情》講述了海軍軍官江德福和資本家小姐安杰的愛情故事,時間跨度近五十年,演繹了從解放初期一直到新世紀的生活。該劇于2014年在中央電視臺首播,一舉斬獲了當年的第二十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取得了收視和口碑的雙贏。作為家庭情感劇的成功代表,至今仍保持著較高的評價。
故事主線為江德福與安杰一生的愛情生活,從漫長的時間跨度中,年輕一代看懂了崢嶸歲月老一輩的情感模式,老一輩則從這部劇中重溫了過去,不同年齡的觀眾都跟著這部優秀的電視劇,回到了那段歲月,緬懷屬于那個年代的追求與幸福。平凡的愛情故事,吸引了各個年齡段的觀眾,形成了越來越多家庭中老少共同“追劇”的熱潮,同時也在國內引發了關于愛情、親情、友情的多維度思考。
劇中男主人公江德福與妻子安杰不同的人物性格,在劇中通過生活中的日常瑣事體現出來,他們各自的喜怒哀樂將“大老粗”和“資本家小姐”的性格差異展現的淋漓盡致。兩人生活習慣及處事方式上的差異構成了《父親愛情》的主要敘事。江德福與安杰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他們一個是性格剛毅、冒冒失失的海軍軍官,一個是從小養尊處優、追求情調的資本家小姐,但我國20世紀50年代的滄桑巨變讓性格迥異的兩人走到了一起。不僅兩人的出身不相匹配,各自的性格、閱歷以及人生態度也相差甚遠,在之后的漫長歲月里,吵架拌嘴成了他們的家庭常態。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兩人不斷改變著對方和自己,在走過了半個世紀的風雨后,兩人通過不斷的磨合與改變,最終角色互換——你變成了我,我變成了你,成了被人們所羨慕的楷模夫妻。
相比于其他粗制濫造的家庭情感劇,該劇中每個演員都一絲不茍的詮釋了角色特點,除了男女主人公,另一個貫穿全劇的人物——妹妹江德華成為畫龍點睛之筆,為該劇增添了另一個看點。飾演者將江德華樸實能干又沒有文化的農村婦女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江德華與安杰姑嫂之間的矛盾既是該劇的笑點,也是淚點。在出場前,江德華的基調被定為“命苦”,她付出的一生從給“江家”哥嫂幫忙做飯照顧孩子開始,刀子嘴豆腐心的性格特點引發了各種矛盾,因為沒文化也沒見過世面,和嫂子安杰在共同生活時出現了不少的爭執。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德華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全家人的認可和感激。到后來,堅毅的她更是為了自己的愛情絕不退縮,大膽做出選擇,最終又為丁家任勞任怨三十年。
在敘事手法上,該劇一反常態,反而采用極簡主義風格的敘述方式,這很大程度上顛覆了家庭情感類電視劇注重情節戲劇化的敘事手法,在結構上也避開了一波三折的形式,而是用最簡單敘事方式娓娓道來,打破了固有的主流模式。該劇采取了相對輕松的方式來構建故事,通過對江家、安家兩家的重點刻畫,展現出充滿煙火味兒的家長里短和人生百態,令觀眾啼笑皆非對話和相處模式很好的呈現出不同階層之間的差異與磨合。
該劇將情感表達定位在“溫暖”上,從片頭插畫的運用,暖色調的搭配,就可以清晰的感覺到這是一部講述溫暖家庭故事的劇作,日?;畹捏w現更是拉近了觀眾用電視劇的距離,營造溫情平凡的家庭氛圍,塑造普通百姓的形象。作為敘事主體的個人,并沒有宏大的背景特征,僅是在時代歷史的背景之下不斷改變,人物的個性化、生活化特點也十分強烈。女主人公安杰的浪漫主義情懷也為該劇增加了更多亮點,“喝茶有喝茶的杯子,喝咖啡有喝咖啡的杯子”,即使在孤島上,安老師也會邀請葛老師在紫藤樹下喝上一杯咖啡,這種從容優雅既是反映著她骨子里帶出的桀驁與溫情。
另一個起到關鍵作用的是音樂的運用,在情節出現起伏時,音樂很好的起到了烘托情緒的作用,或溫情或悲憤,使觀眾仿佛進入到故事當中,被作者想要傳達的情緒包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老丁終于答應娶德華時,德華激動地喜極而泣,一段溫情的簫聲將氛圍推向高潮,也使觀眾不禁感慨德華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歐陽懿在“摘帽”后到江家的一次聚會中,酒后哭著大喊“我不是老歐,我是歐陽懿,歐陽懿啊”,此時音樂響起,使觀眾陷入深深的思考中,知識分子那點可憐的自尊在時代碾壓下顯得蒼白又無力,令人唏噓不已。
老戲骨們對劇本中人物的二次創作非常到位,高超的演技使人物形象入木三分,詼諧的臺詞、到位的表情、對細節和情緒的把控能力也成為該劇一大亮點。在安杰和江德華這對姑嫂的對手戲中,多處細節的呈現都成為劇中經典,也是這個劇成功的一個因素。由于德華的一封信,江家鄉下的親戚一批批來串門,德華后悔不已和寶瑞家媳婦吵了起來。寶瑞家媳婦罵人揭短,說德華是“克夫的寡婦掃把星”,惹怒了德華。沒想到前一刻還在怨恨德華招惹他們上門的安杰立刻出來為德華撐腰,說她是這個家的姑奶奶,沒人可以欺負她。那一刻除了詼諧和溫情,觀眾更多的是被劇中一家人相親相愛所感動。
四十四集的電視劇《父母愛情》用溫情敘事風格直擊人心,對愛情與親情的表現方式溫馨細膩,極高的評價也讓觀眾不禁反思如今社會的愛情觀與價值觀,使靈魂得到一次洗禮。該劇的成功也提醒我們,在家庭情感劇的敘事風格上,更適合以娓娓道來的方式展開,從而引起觀眾更多共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