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廣電傳媒集團 交通音樂頻率
基于互聯網為載體,當下廣播電視節目更具開放性、實時性與便捷性的特征,新媒體走進人們的視線,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一現實背景下,如何借助新媒體的優勢以及推動作用,進一步做好交通廣播路況播報、更好地為聽眾服務,引起了我們一線媒體工作者的深刻思考。隨著城市道路汽車保有量的與日俱增。私家車主成為廣播電臺的主要受眾群體,而通過廣播了解實時路況,也成為電臺節目的一大特色。以衢州交通廣播電臺為例,我們堅持以交通內容為主打,以百姓需求為主體,打造路況互動服務第一平臺;2016年,衢州交通廣播透明直播間入駐衢州交警指揮中心,第一時間掌握全市路況信息,這是衢州地區首個空中交通信息指揮平臺,作為當下衢州地區收聽表現最強的電臺,成為當地有車一族收聽車載廣播的主要選擇。
在當前大數據信息背景下,獲取路況信息相比傳統媒體時代更便捷、更精準,但是對于私家車司機來說,一邊開車一邊獲取復雜的數據信息或者分析政務部門等官方提供的專業名詞,顯然有一定的難度;所以作為路況信息主持人,就要學會整合交通路況信息,借助大數據技術發現路況熱點,再結合自己的專業素養,清晰準確地表述路況。例如通過交警連線、路況報道員以及車友反饋等多個渠道獲取路況熱點信息,再將繁瑣的數據轉化成車友易懂的信息內容,這樣才能增強交通廣播的受眾黏度。
交通廣播的發展要體現“以人為本”原則,堅持從聽眾的需求為出發點,全面地把握人、車、路信息,為聽眾提供一檔專業、貼心、服務類的路況播報節目。例如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司機的方向感并不強,路況播報要以簡明扼要為主,以大型購物中心、超市、政府辦公大樓或者娛樂場所等標志性建筑作為定位,幫助聽眾準確把握出行信息;再如特殊天氣情況下,要多提醒聽眾安全出行,如寒冷天氣提示熱車小技巧;雨雪天氣提醒減速慢行;夜間行車提醒避免疲勞駕駛;高速通行提醒提前檢查車況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小提示,卻體現了人情溫暖。
路況播報的效果與主持人對節奏的把握有直接關系。在節目播報時,遵循聽眾實際需求為出發點,篩選最關鍵的路況信息,有張有弛地實時播報。首先,有順序地播放路況信息,不能跳躍性地隨意穿插內容,以免造成聽眾的誤解,影響路線安排;其次,路況播報要有連續性,要有追蹤報道,擁堵路段解除之后要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聽眾,以便司機重新優化路線;再有,現場連線要有懸念性,激起聽眾的好奇心,并做詳細的解讀,這樣既能保證信息的有效性,也能提升節目效果。
路況播報與電臺其它的娛樂性節目、音樂節目或者欣賞類節目不同,播放時不適宜采取過于嚴肅或煽情、調侃的語言,而是以簡單且有親和力的語言,如實且專業地向聽眾播報路況信息。如某個路段嚴重擁堵,應簡單明了地告知聽眾并提示司機朋友從某某方向提前繞行;再如明確告知聽眾某某路段從哪兒到哪兒的方向大概擁堵多少米。作為主持人,我們要盡量站在聽眾的視角去思考問題和看待問題,平和溫暖的語氣,能給聽眾的堵車路上帶來一絲安慰。聽眾能接受主持人的路況播報,喜歡主持人的播報風格,這也是對主持人良好素質的一種肯定。
熱線平臺一直以來都是聽眾與交通廣播互動交流的重要載體,交通廣播想要進一步擴大影響力,必須拉近與聽眾的距離,打造有知名度的熱線平臺,讓聽眾遇到困難和問題時,第一時間想起交通廣播的熱線平臺,這才是真正的“百姓喉舌”。除了傳統的電話熱線以外,新媒體時代帶來了更豐富的交流空間,衢州交通廣播電臺專門開通微信公眾號“交通音樂廣播975”,定期推送與聽眾密切相關的新聞信息,播報實時路況,在線與受眾互動等等,凸顯了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優勢,真正實現“您在路上,我在身邊”。
對于路上開車的司機來說,擁堵的路段、狹窄的車內空間,往往讓他們感到心情沉悶,甚至有些低落。所以在播報路況信息時,我們必須考慮聽眾所處的環境狀態,如果一味地推送與交通出行有關的信息,尤其反復播報路面擁堵情況,可能造成司機情緒壓抑且反感;為了緩解緊張的氣氛,在路況播報的過程中穿插舒緩的音樂或者優美的散文,這樣既能體現交通廣播的專業性,也能達到娛樂身心的效果,讓每一位聽眾都能“堵路不堵心”。
總之,“互聯網+交通”發展背景下,我們必須繼承廣播電臺的發展優勢,為更多聽眾提供便捷、及時、全方位的路況播報信息。今后衢州廣播電臺的主要發展趨勢,將繼續與交警智能中心深度合作,并且通過熱線電話、微信公眾號平臺、微博互動等渠道,實時交流路況信息、追蹤路面變化,用我們的誠心和耐心為聽眾打造舒心和暖心的最佳路況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