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G 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
無論是電視節目,還是廣播節目,主持人都在節目進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相比較于傳統的媒體主持,融媒體下對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主持人對自身角色進行重新定位,著力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能力,以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媒介傳播。
融媒體是相對傳統媒體而言的,在新技術的支持下發展而來的新型的媒體形態。傳統媒體如電視、廣播、報紙等,既有共同點,也有互補性的不同,融媒體就是要將不同媒體在人力、資源、宣傳、服務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整合,將單一媒體的競爭力變為多媒體的共同競爭力,最終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
融媒體并不是傳統形式上的實體媒體,它是一種以發展為前提的理念,是把各種媒體優勢有機整合,全面提升媒體價值的運作模式。融媒體時代,關鍵在于創新,只有創新,才能更具生命力,融媒體時代的資源更加豐富,受眾群體進一步擴大,各種媒體交叉存在,交集相比以往顯著增加,各媒體的界限已不是那么明顯。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普遍應用發展,各種手機APP,直播軟件興起,逐漸形成了人人可以直播主持的新型媒體環境,媒體格局發生重大改變,媒體與受眾之間的距離進一步縮小。在此背景下,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就顯得更為重要,也對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融媒體的不斷發展使得傳統媒體的主持人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主持人需要清晰了解融媒體的特征,并對自身進行重新定位調整,提高專業素質,才能滿足融媒體時代對主持人的要求。
首先,融媒體形勢下,要求主持人由傳統型向復合型轉變。在傳統的節目主持中,更多的是采取錄播形式,主持人有充分的時間去準備,有限的直播主持也是建立在多次排練基礎上。融媒體形勢下,直播比重越來越大,照本宣科模式逐漸成為過去,主持人必須具備敏銳的反應能力,嚴謹的邏輯能力,成為集采集、編輯、播報于一身的復合型主持人。
其次,融媒體形勢下,要求主持人有更好地臨場應變能力。融媒體形勢下,現場環境相比以往更為復雜,問題也更加多樣化,特別是互動型節目的增加,更加考驗節目主持人的臨場應變能力和危機事件處理能力。比如近年來火爆的《我是歌手》節目,直播過程中出現孫楠退賽事件,完全出乎節目方的預料,節目主持人汪涵近乎教科書般的救場,堪稱主持人臨場應變能力的經典教材,使得事件并沒有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反而進一步提高了節目的知名度。
最后,融媒體形勢下,要求主持人肩負更多地傳遞正能量的社會責任。融媒體形勢下,各種新媒體層出不窮,個別媒體為吸引關注,虛假報導,夸大負面新聞,對社會風氣帶來不好的影響。主持人作為節目思想的最直接的傳達者,要時刻牢記自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積極引導社會輿論方向,利用自身影響力積極傳遞正能量,真正成為黨和人民的喉舌。
要想勝任融媒體時代主持人的新要求,就必須全面提升主持人的專業素質,積極適應融媒體新生態。具體來說,主持人在融媒體時代的轉型升級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主持人要對自身角色進行合理定位。融媒體時代,賦予了主持人更多的責任和要求,主持人能夠對自身角色進行科學合理地重新定位,是提升專業素質,更好地適應時代要求的前提。與傳統媒體時代相比,對主持人了有更多元化的要求。主持人除了是節目形象的塑造者,也是健康文化的傳播者,更是社會正能量的引導者。
其次,主持人要提升自身文化素養,打造精品節目。融媒體時代,新媒體層出不窮,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打造高品質的節目,而具備深厚的文化素養是節目創新的最有力支撐。主持人只有致力于自身文化素養的提升,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才能在創新節目中產生更好的靈感,形成自己獨特的主持風格,做出有深度的有吸引力的節目。
再次,主持人要注重融媒體業務能力的培養。融媒體時代,節目的傳播速度更快,方式更多樣,主持人要有融媒體的概念,培養融媒體傳播所必需的關鍵業務能力,把自己培養成集內容采集、編輯、播出于一身的復合型主持人,并能夠借助新媒體新平臺對節目進行更好地展示。
最后,打造品牌節目,突出主持個性。融媒體時代,各種媒體各種節目層出不窮,要想在新時期下保持節目影響力,就要注重品牌化運營,主持人要深入到節目錄制的全過程,突出主持人的節目核心地位,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推動主持人的品牌化發展,塑造主持人的人格魅力。
綜上所述,融媒體形勢下,媒體環境的變化給主持人的個人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融媒體時代的主持人要正確認識新形勢所帶來的變化,緊跟融媒體的發展速度,不斷進行自我調整和優化,積極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對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行最大限度的提升,打造高品質的節目,最終促進自身主持事業水平的提升和節目水準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