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藝術學院
戲劇制作是一項復雜且冗長的過程,而在當前藝術文化產業在國內發展舉步維艱的現狀下,戲劇制作的制作已經不能僅僅滿足于完善好本身質量這一方面上,而應該更多的考慮到制作出來的戲劇能否迎合大眾的喜好,或者說在當前的市場下具有足夠的前瞻性,這都是制作者應該納入考慮范圍之內的因素。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戲劇管理者所充當的角色甚至上升到戲劇的生死存亡的掌管者,本文正是以這樣的角度,去具體分析戲劇管理者對戲劇這一文化產業制作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對于戲劇這一種文化產業來說,以質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是其發展的不二法門,戲劇的制作是需要大量精力物質投入進去,并不是說戲劇創造出來就能獲得效益。相反,一味的粗制濫造更只會給戲劇帶來負面的消極影響。戲劇的臺詞,故事情節,張力等等,都是決定一部戲劇好壞的重要因素,這能影響戲劇的口碑、上座率和在大眾心中的形象,而戲劇的發展推廣又絕不僅僅如此,如何將戲劇融入市場,找尋適合的合作伙伴,如何將其作為一種營利性的文化產業在市場中運營也是戲劇作為受眾面較淺的藝術形式所必須要擔心的。當前戲劇的管理者大都擁有以下雙重身份:基本上是原有單位的管理者,因為管理層的變化而來管理戲劇,他們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曾經所涉及的市場更為復雜難以預測,而這也有利于其在戲劇的創造過程中將戲劇想成即將面對市場的一類商品來看待,他們會進行細致的計劃和編排,將戲劇包裝成工業化的產品以迎合市場和大眾的需求,使戲劇不再小眾化:另一種身份戲劇管理者之前也擔任過藝術的創作者身份,由于靈感枯竭等其它原因難以繼續創造,而他們就能給戲劇的創作提供專業性的意見,同時也保障了戲劇本身的質量,可以對臺詞進行精簡,對故事情節進行梳理。
戲劇作為一種現場表揚的藝術形式,制作過程絕不僅僅在劇本出爐就宣告結束,對于演出當場的布置也該被納入戲劇的制作過程中,戲劇管理者可以對演員的站位、表演狀態,念臺詞的語調乃至妝容提出響應的要求,以確保演出時演員百分百發揮出自己的表演水平;戲劇管理者還能夠對舞臺布景,燈光,旁白進行再次的確認以及優化,以達到演出時恰到好處的環境渲染作用,帶動觀眾的情緒。此外,在戲劇創作過程中,為了保障演出的質量,管理者甚至可以在創作中摻入能夠帶動觀眾情緒的部分。最后,管理者在創造過程中,為了應對一些可能出現的突發事故或者失誤制訂響應的應對措施,這也是戲劇創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甚至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戲劇管理者在戲劇現場演出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比創作這個戲劇本身更關鍵。而演出的懸窗、贊助方的溝通等各個方面,往往也是由戲劇管理者負責。
由于戲劇管理者在戲劇的創造過程中起著全程監督的角色,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某一方面特別突出的人才很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被管理者給發掘,這不僅增進了劇本的創作活力,更為戲劇未來的發展源源不斷提供靈感和活力。戲劇管理者更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的問責機制和評選機制,就能夠進一步優化專業人才的機構,提高專業人才的水平,促進專業人才的全面發展。從這方面也可以體現戲劇管理者在戲劇的傳承中所起到的樞紐的作用,使這一藝術形式能夠源遠流長。
優秀的藝術管理者,能夠適時的在藝術作品種響應深入人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并且對戲劇創造過程中所出現的不當的部分進行過分,這也杜絕了戲劇創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思想和道德存在的偏差,有利于抵御外來不良文化的入侵。換一種說法,經過戲劇管理者的層層考核,最終成品的戲劇就能夠完美的與國家傳播的精神內核交相呼應,在這個過程中戲劇管理者的存在可以總結為:時刻監督著戲劇創作的大體方向,并且引導戲劇的主題以及思想順著當下社會主義精神的文化內核,使戲劇成長為符合國情的產品。
通過對戲劇管理者在戲劇創造過程中四個方面的作用分析我們可以得知,戲劇本身其實并不具有其它性質的屬性,但由于戲劇管理者的存在參與,便使戲劇能被包裝加工成迎合市場需要的一種需要品,使它擁有更多的可能,成為了一種具有各方面發展潛力的文化產品,同時也對戲劇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此多優秀的戲劇管理者的存在,能夠創造出屬于戲劇的黃金時代,使它重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