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委黨校管理教研部
移動通訊技術和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全媒體時代,媒體融入在政府治理的方方面面。網絡熱議事件頻發、網絡輿論熱點增多,全國各地網絡輿情危機事件不斷發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的十八大以來就非常重視輿情引導工作,不斷地給領導干部提要求。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明確要求要牢牢占據輿論引導制高點。
如今我們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媒介變革時代,互聯網是核心力量。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19年2月發布的最新報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有8.29億,這意味著全體中國人的六成都是網民,網民的快速增長是我們重視網絡輿情的基礎。
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這是一個全新的、全面的論述。“四全媒體”是全媒體時代的顯著特點:全程是從時間上來說,一個事件發生,從開始到結束可能會被全程記錄和傳播。全息是從技術上來說,人工智能,云技術,AR 等新技術讓“萬物皆為媒”;全員指的是社會參與度,“人人都是媒體,個個都有話筒”。全效指的是媒體的功能,綜合信息、社交、服務等功能,傳播更加精準、更加高效。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網絡輿論生態變得更加復雜,給政府治理帶來了挑戰。
動動手指就能發送信息,拍視頻傳播,信息的發送與接收極為便捷,整個過程突破地理與時間界限,輿情隨時隨地都可以發生,覆蓋面積幾乎能達到全球的每一個角落。我們處在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在網絡事件傳播中信息報道稍顯滯后,而微博、微信等信息源在集結和上傳信息時更為便捷,也已經成為事件傳播初期的主要輿論平臺。
手機網民8.17億,網絡視頻用戶6.12億,這也就意味著一個輿情事件從萌芽到發酵再到全面爆發,時間將被大幅度壓縮。這樣的傳播速度,給各級政府及網信部門輿情處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輿情處置手段,特別是簡單粗暴的“刪堵封”將面臨“失靈”的風險。首次官方權威發布信息的準備時間窗口將越來越小,“黃金回應時間”將越來越短。
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平臺的普及,網民在信息平臺發布信息、解讀熱點新聞越來越成為常態。社會各階層都愿意借助移動互聯網表達觀點,表達意見訴求,對網絡事件的關注度也就大大提升,特別是熱衷于一些突發事件、涉及社會民生、環境保護等熱點事件。
隨著媒體融合程度的加深,微博、微信、QQ、抖音等應用使用便捷,網民的話語權也逐漸增強,“碎片化”信息的傳播速度驚人。“碎片化”信息傳播過程中,就容易產生網絡謠言,從而導致很多網絡事件都經歷了“輿論反轉”。如今,我們處在一個“后真相時代”,網絡謠言一旦產生,會呈現“病毒式或放射狀”傳播趨勢,傳播速度快,受眾群體廣,難以控制和監管,從而影響輿論和秩序,給社會帶來嚴重危害。
前些年流行寫博客、逛論壇,后來流行發朋友圈、發微博,最近又流行拍抖音,上快手,在微博、微信等網絡輿論集散地之外,甚至還出現了知乎這種用專業知識解讀社會現象的網評,更容易把社會的熱點引向深入討論,影響輿情發展。
網絡輿情發生之后,第一時間介入,快速主動回應,才能爭取話語主動權和事件處理的主動權。2016年,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關于全面推開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文件明確要求“對公眾不了解情況、存在模糊認識的,要主動發布權威信息,解疑釋惑,澄清事實。”在2019年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中,強調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容易引起社會關注事件的政務輿情,主動快速引導,回應關切。
掌握輿論生成及傳播規律是網絡輿情有效引導的重要前提。網絡輿論的生成發酵機制為:事件發生之后,網友會通過微博、微信自媒體爆料,引發更多網友轉發和討論,加上一些網絡大V和意見領袖的推波助瀾形成網絡輿論壓力,各類媒體會繼續跟進、挖掘事實,輿情擴大。政府部門進行應對,如果應對不當會引發次生危機,只有應對得當之后,網友注意力得到轉移,網絡輿情才能化解。政府部門應該把握這個規律,有效使用政務媒體引導網絡輿論。
不同的網絡平臺有不同的信息傳播特點,政務媒體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以我們熟悉的微信、微博、抖音為例。微信是熟人網絡,是一個“深社交、精傳播”的平臺,我們轉發的消息都是篩選過,才會發給自己親戚、朋友、同事。因此,輿情事件發生后,政務微信公眾號應該不斷推送即時消息。微博是一個“淺社交、泛傳播”平臺,不管加不加好友,發布的信息都能看見,信息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因此,政務微博回應輿情時就要盡可能的綜合、詳細。抖音推送使用了大數據推薦算法,哪個你點了贊,同類型的推給你,哪一個你看的時間短,或者點了不感興趣,就不給你推類似的,相當于私人訂制,跟個人興趣有關,所以政務抖音號就要更關注生動性、趣味性。2019年牡丹文化節前,洛陽市委宣傳部、網信辦用抖音舉辦了“精彩洛陽‘抖’是美”活動,不光吸引了全國大量抖音達人來到洛陽游玩,截止到2019年5月8日,抖音平臺涉及“洛陽”的視頻播放量達到了14.5億,政府搭了臺,百姓“抖一抖”。想要充分發揮政務媒體的引導作用,掌握不同平臺特點和傳播規律是關鍵。
實際工作中,不是每一個突發事件都會引發網絡輿情,但這些事件都是導火索。事件發生之后,相關信息2 小時內出現在網上,4 小時內會被大量轉發,24 小時內就可能形成網上輿論高潮。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及時鎖定突發事件,積極應對,也要時刻關注輿論動向,積極引導。國務院提出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最遲要在5 小時內發布權威信息。人民網輿情監測專家提出了黃金4 小時法則,這兩年又有學者提出了黃金1 小時法則。輿情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無論是5 小時、4 小時還是1 小時,都不應是死搬教條的最后節點。只有及時鎖定突發事件,時刻關注輿論動向,才能有效應對網絡輿情。
主流媒體是宣傳工作的重要窗口,是輿論引導的重要幫手,是社會輿論導向的重要牽引者,政府不能怕媒體、躲媒體,而應該積極主動與主流媒體合作,充分發揮其作用,打好“主動仗”。同時,面對全媒體時代的巨大變革,政府應該掌握新媒體平臺特點和傳播規律,利用好新媒體平臺,經營好官方賬號,積極回應各種質疑和傳言,才能不斷與公眾進行良性交流溝通。在整合各類媒體傳播優勢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網絡“意見領袖”的作用。網絡上的相關專家和名人擁有數量眾多的粉絲,具有相當高的權威和知名度,往往在事件傳播過程中具有極大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他們發表的觀點往往能起到關鍵作用甚至可以扭轉輿論方向。全媒體時代,只有善于利用各種平臺,才能牢牢占據輿論引導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