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秀麗
(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研究所《農村科技》編輯部,新疆 烏魯木齊 830091)
科技期刊是學術交流的重要載體,是科技創新的主要發布平臺,是科技工作者及時掌握科研動態的信息參考,在傳播科學技術、推動科技創新、提高科技人員素質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科技期刊編輯作為科技期刊學術質量、編校質量的把關人,其綜合職業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期刊的學術質量、辦刊水平。面對數字出版、信息網絡技術、新媒體的飛速發展,科技期刊編輯必須具備學習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努力成為一個綜合能力強的學者型編輯,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期刊良性運轉、良性發展。
面對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辦刊環境,科技期刊編輯只有具備學習意識,加強對學科專業知識、編輯業務知識的學習,增加知識儲備,優化知識結構[1],掌握計算機應用、網絡運用與信息檢索技術,了解信息化新理論、新技術、新趨勢,掌握各種新媒體的使用方法,及時應對編輯工作的新要求,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科技期刊專業性強,編輯只有對相關專業學科進行長期跟蹤了解,并堅持不懈地進行學習研究,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學術敏感度。只有具備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掌握本專業新的名詞術語,了解學科動態,才能對上刊稿件的學術質量有一定的初步判斷,從而對上刊稿件的科學性進行把關。編輯要通過專業學習,培養自己對科研選題的策劃開發能力,對學術研究成果的鑒定能力,[2]能夠初步評價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是否科學,對研究數據的分析是否準確到位,檢查稿件的科學性,為作者改進論文提出有價值的建議,提高作者的寫作水平,使論文的最大價值得以充分體現,從而做好科學傳播的把關角色。
扎實的編輯理論知識是提高科技期刊編校質量的關鍵。稿件的編輯加工需要期刊編輯在全面理解作者主要觀點的基礎上,對文章的結構與層次做進一步修改,使之邏輯更加嚴密、條理更加清晰,且語句通順、分析內容詳略得當。[3]編輯要通過學習,熟悉國家關于出版物語言文字的文件,掌握出版物的出版標準和規范,[2]并嚴格按國家頒布的期刊編排標準與規范、語言文字的作用規范等開展各項編校工作。編輯要加強自身人文修養,培養自己高超的文字加工能力,通過加工、潤色稿件提高論文的表達效果。
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很多期刊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實現了在線投稿、在線審稿、在線查稿、在線閱讀等功能,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可定期發布資訊[4]。但受人力的限制,一般由編輯兼職做新媒體工作。新媒體編輯工作與傳統的紙媒編輯工作有較大的差異。編輯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職業素質,以盡快勝任此崗位的工作。編輯要學習新媒體相關軟件的操作方法,以順利處理圖片、動畫和視頻;要提高自己的信息搜集能力,因為對于微信公眾號而言,信息內容發布是否及時、是否全面,是能否吸引用戶的關鍵;編輯還要提高自己設計標題的能力,因為題目對于微信公眾號發布資訊的點擊率是近乎決定性的,[4]同樣的內容不同的標題,用戶點擊與轉發量差別極大。新媒體技術更新速度快,編輯要保持積極學習的心態,重視學習新理論、新技能,提升自身修養和綜合素質。
編輯的服務意識即編輯自覺并主動地為作者、讀者及學科建設做好服務工作的觀念和愿望,[5]編輯的服務理念反映了編輯的職業道德修養,主要體現在對作者的尊重與重視程度上。作者為期刊提供稿源,是期刊生存與發展的核心,為爭取到更多高水平作者,提高期刊學術水平,首先要提高編輯為作者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提升作者對期刊的滿意度。[6]
編輯為作者服務體現在編輯流程的各個環節。來稿前,編輯可以通過發布征稿啟事、開辦交流會等方式讓作者了解期刊的辦刊特色,如辦刊宗旨、欄目設置、主要作者群、讀者對象、寫作格式與規范、稿件處理流程、收錄情況等,避免作者盲目投稿。來稿后,編輯要及時做好來稿登記工作,并及時將編輯初審結果通知作者,及時準確地選擇審稿專家,適時催審,待三審結果出來后,及時通知作者。如有稿件退修,編輯要仔細審閱稿件,了解作者的學術水平和寫作能力,通過與作者溝通交流,了解作者的學術造詣、研究背景、寫作過程,并據此提出與作者寫作水平與學術能力相匹配的、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修改要求,做到因人退修。稿件發表后,編輯應及時做好給作者郵寄樣刊、發稿費等服務。
科技期刊編輯應培養自己全心全意為作者服務的意識,提供高效率的稿件審稿流程,及時就稿件修改事宜與作者溝通,認真細致地校對稿件,應用自己良好的文字加工能力提高論文表述水平。只有在日常編校工作中為作者提供良好的基本服務、理想服務,[7]才能使作者踴躍投稿,從而為提高期刊學術質量、編校質量做出努力。
期刊編輯參與期刊從約稿、審稿、編輯、校對到出版發行的全過程,在每個環節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要充分認識到自己責任的重要性,明確并增強自身責任意識,自覺履行編輯的責任與義務,切實把好學術關、文字關、質量關,保證期刊編輯質量全面提高。
組稿是編輯的主要任務之一,編輯要遵循本刊辦刊宗旨,選擇本研究領域中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組稿。審稿過程中,編輯要按科技期刊稿件初審要求,及時反饋初審意見,正確選擇負責任的審稿專家,待專家審稿意見返回后,及時就稿件各項修改事宜與作者溝通,把好學術質量關。在編輯加工過程中,編輯要在尊重作者意愿的基礎上,認真負責、全面細致、一絲不茍地進行加工整理。編輯處理稿件的過程,不僅是自我學習的過程,也是向稿件作者學習的過程,還是與作者溝通交流并完成稿件出版的過程,編輯應做到對稿件負責、對稿件的作者負責、對自己負責,保持努力工作、積極應對的良好心態。
科技期刊發展的關鍵在于創新,而編輯的創新能力是科技期刊發展的前提。[8]長期以來,編輯被認為是“為人作嫁衣”的工作,編輯對作者論文質量提高的貢獻沒有受到重視,編輯的創新性被埋沒。實際上,科技期刊編輯的創新性體現在約稿、審稿、編輯加工等編輯出版的全過程。
在組稿、約稿環節,編輯具備了良好的創新意識,就會通過學習掌握專業學科領域前沿知識,把握學術動態;就可以從大量來稿中發現并捕捉到緊跟學術前沿的優質稿件;就會想辦法通過多種途徑結識高水平作者,為建立期刊優秀作者隊伍努力;就會積極向高水平作者約稿,獲得有創新點的優質稿件,以保證科技期刊學術水平不斷提高、質量穩步提升。在初審環節,編輯需要對稿件的科學性、真實性、創新性以及論文的撰寫水平等進行審查,使稿件符合期刊總體學術水平的定位。編輯的初審工作是對論文進行創新性思維的過程,編輯的創新理念和學術水平在此環節發揮重要作用。[9]編輯對論文創新點的把握,有利于正確選擇合適的審稿專家;有利于與作者順暢溝通,以進一步提高論文寫作水平。在編輯加工過程中,編輯的創新意識體現在對試驗設計到文字表述的邏輯性、嚴謹性進行加工和再創造,提高論文的表述水平。科技期刊編輯的創新意識還體現在期刊的版式設計方面,從期刊封面封底的設計、各欄目的設置、文章的銜接到整體的閱讀效果,無不體現出編輯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性勞動。
編輯工作實際上是一種創新性勞動,科技期刊編輯只有在整個編輯過程中具備創新意識,才能直接融入知識的再創造,并將知識傳播到讀者中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