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倩
(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永安 366000)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新媒體逐漸進入到人們生活當中,人們對數字技術的運用也更加廣泛。數字動畫技術在新媒體領域的運用范圍逐漸擴大,尤其是在新聞傳播領域,數字動畫技術能夠優化傳統新聞傳播工作的內容及方式,能夠豐富新聞傳播方式,為新時期新聞傳播工作發展奠定基礎。當然,在數字動畫技術在新聞傳播的具體運用過程中,還必須注意相關問題。基于此,加強對新媒體時代下數字動畫技術在新聞傳播中應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數字動畫技術是計算機硬件技術發展中延伸出來的新型計算機應用技術,通過該技術能夠將現實世界中立體物體與場景再現。與平面圖形相比,其能夠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現實感受。數字動畫技術運用軟件在電腦中建立虛擬的空間,制作人員按照相關尺寸、形狀等將需要表達的對象在虛擬空間中建立出場景或模型,之后根據相關的要求,對攝影機運動參數、動作參數等進行有效設定,并配合燈光設置、材質設置等形成更加形象的視覺畫面。
數字動畫技術廣泛運用于動畫電影領域中,對拓展電影藝術空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人們創造出更多新奇的虛擬現實體驗。在計算機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硬件設備質量不斷提升,計算機圖形學也不斷優化,通過數字技術模擬出來的特技效果、場景也更加逼真。另外,數字動畫技術具有能夠模擬真實表現的特征,在虛擬城市、城市建筑規劃、產品演示等諸多領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運用。
數字動畫技術能夠精確地表現真實場景,同時具有無限虛擬性的特點,能夠表現出現實中無法展示的內容。新聞是一種重要的社會信息,是對就近事件的報道,新聞的核心體現在能夠客觀地反映事實上,這也是新聞最為本質的要求。數字動畫虛擬技術能夠最大限度地還原新聞現場,同時將新聞現場中發生的事件以較快的速度傳播出去,能夠有效地豐富新聞報道的內容,促進新聞傳播效率提升,讓新聞以一種更加具有視覺沖擊力的方式呈現出來。以往,人們往往將數字動畫歸納為動畫虛擬藝術,而無法將數字動畫和紀實性的新聞結合起來。但實際上,動畫也是一種特殊的敘事方式,其不僅能夠虛擬構造,在紀實方面也具有重現的效果。通過虛擬演示的方式將新聞演示出來,能夠彌補新聞即逝性的遺憾,將新聞信息有效地傳播出去。
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電視新聞是人們接受重要信息的主要媒介,主要是對新聞事件進行及時報道,這決定了電視新聞必須具備即時性、真實性的特征。但傳統電視新聞采用的實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以至于電視記者采訪拍攝出來的畫面無法滿足電視觀眾的視覺需求;加上一些重大的新聞事件發生了就過去了,具有即逝性特點,如果現實拍攝不太可能表現出來。這時,利用數字動畫技術能夠將電視新聞虛擬演示出來,這對于電視新聞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數字動畫新聞采用動畫表現新聞事實,還能夠彌補一些特殊場合不能拍攝的局限性,讓新聞信息能更好地傳播,并對傳統新聞傳播進行補充,是電視新聞傳播發展的重要方式。
數字動畫新聞與傳統新聞傳播不同,前者在傳播形式上是一種有效的創新,表現形式更加生動、直觀,能夠將信息更加全面地展現給大眾,極大程度地滿足大眾對新聞信息的心理需求。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各類新媒體工具層出不窮,新媒體與傳統媒介之間也發生了很重要的融合,人們獲取信息資源的手段更多,獲取的信息更加豐富,每天都會接收海量的信息。這種背景下,人們對于新聞熱點的關注更加密切。數字動畫技術能夠將新聞事件利用動畫模擬的方式真實地展現出來,能夠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并上升到心理滿足的層次。數字動畫技術在新聞傳播中的運用,恰恰能夠滿足受眾的心理期待,以一種更加直觀的畫面,并利用影視語言、技巧等讓新聞信息更具有親切感,給觀眾一個更舒適的視聽感覺。
數字動畫新聞突破了傳統新聞傳播的束縛,在意識、形式上都具有很強的創新性。但數字動畫技術在新聞傳播當中的運用,由于藝術性和技術性結合還需要進行不斷的磨合,尤其是對紀實性新聞傳播暴露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具體運用發展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動畫作為一種現代化的藝術形式具有極強的主觀性、表現性,在語言表達中具有較為獨特的性質,其利用巧妙的色彩搭配、鏡頭的運用,加上細節描繪手法,能夠營造出一種有效的情緒氛圍。在數字動畫新聞制作過程中,制作人員必須盡可能將真實現場還原,避免制作人員主觀性太強而造成信息真實度受到影響。制作人員沒有親身經歷事件,對現場往往只能進行推斷與自我理解,對于人物動作、場景布置等都需要采用二次創造方式。同時,在數字動畫制作過程中,即便制作人員能夠清晰地創造思想意識,但由于其需要利用剪輯處理、色彩搭配、細節虛擬描繪等技術,如果處理不當也會造成一定影響,容易導致信息失真。
因此,在數字動畫新聞制作過程中,對于新聞事實的表現必須采用客觀的虛擬表現語言,制作人員必須樹立真實性意識,尊重事實,堅守新聞工作者的基本工作道德,這也是數字動畫新聞與傳統動畫藝術之間最為基礎的區別。雖然從某些層面上來說,通過一些主觀性的敘述語言,能夠有效地渲染氛圍、增強事件的感染力,但如果不能合理運用,讓新聞信息過于主觀,則扼殺新聞事件的真實性,對數字動畫新聞發展造成巨大沖擊。
數字動畫新聞制作往往需要經歷多個步驟,包括建立有效的模型、設定相關動作、貼附材質、渲染輸出。可以說,將一個新聞事件制作成為一則數字動畫新聞,需要經歷較長的時間。而新聞的時效性是新聞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動畫新聞制作的耗時性特點對新聞時效性造成一定的影響。近年來,我國計算機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無論計算機軟件還是硬件都取得了顯著發展,但與攝像機直接進行拍攝、實時進行傳送的模式相比,數字動畫新聞制作在新聞傳播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當然,一些事件發生地點特殊,加上記者不可能隨時隨地都處在事件發生的地點,讓一些新聞記者很難及時抵達新聞現場,在這些情況下,數字動畫新聞的時效性問題并不突出。
所以,數字動畫新聞必須采用相對統一的制作模式,盡可能縮短虛擬新聞制作的周期,保證從新聞事件轉化為數字動畫新聞的時間能夠盡可能縮短,保證新聞傳播的效率。在形成規模的基礎之上,通過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硬件以及相關資源的大力支持,還必須制定相對完善的規范制度,為數字動畫新聞行業制定行業規則。另外,還需要大力推進數學動畫數據庫建設,對于常用的場景模型、人物、動作等素材應該進行巧妙設計,以便于在今后動畫新聞的制作中能夠直接應用,避免重復設計工作,提升新聞制作的效率。當然,吸收和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強數字動畫新聞制作人才隊伍建設工作也十分重要,要讓數字動畫新聞制作工作向著更加專業的方向發展。最后,還需要積極開發一些用于數字動畫新聞制作的專業化軟件,以滿足數字動畫新聞制作的客觀需求,使其向著更快捷、更簡便的方向發展。
數字動畫新聞一經出現,就在我國很多電視媒體中紛紛現身,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廣大新聞工作者、受眾都對其十分青睞,提高了大眾對新聞的關注度,體現了其應有的價值。但如果一味地夸大其作用,對其真實價值的發揮就會造成影響。例如我國臺灣地區有些電視節目中推出“動新聞”,宣傳中冠以寫實動漫的新聞頭銜,但在傳播中出現了色情、暴力等內容,遭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質疑。這些問題的存在,說明數字動畫新聞傳播必須注重規范性。
數字動畫技術的表現方式具有信息全面、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特點,同時其超越了傳統的視聽感受,增強了趣味性。電視新聞傳播作為常見的新聞傳播手段,數字動畫新聞如果僅僅是通過一些噱頭來吸引大眾的眼球會顯得喧賓奪主,扭曲了新聞真相,新聞本身的價值、意義就會受到損害。只有尊重新聞事實,增強數字動畫新聞制作的規范性,遵循規范合理的原則,才能保證數字動畫新聞發揮其應有的價值,為人們提供更好更真實的新聞信息。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數字技術成為一種最為突出的技術形式,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當中。數字動畫新聞就是數字動畫技術在新聞傳播中的具體運用形式,是新聞領域重要的創新,其不僅能夠對傳統電視新聞進行有效補充,還能夠讓新聞更加形象,滿足人們對新聞信息的心理預期。當然,在其具體運用過程中,還必須注重其真實性、時效性以及規范性的問題,提升數字動畫新聞制作水平,為我國新聞傳播事業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