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19年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偉大夢想共同奮斗的根本任務,努力實現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具體目標,確保這次主題教育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這是我們新聞傳媒出版部門當前要牢牢奏響的主旋律。
“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是黨中央根據新時代黨的建設任務、針對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這次主題教育的特點提出來的,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我們要全面把握,貫穿于主題教育全過程,是主題教育的總要求。
守初心,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時刻不忘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永遠不能脫離群眾、輕視群眾、漠視群眾疾苦。
應該說廣大黨員干部在不同的崗位上盡心盡責,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工作,確實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也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可。但是,決不能對所取得的成績自滿。
清代鄭板橋有首詩《墨竹圖題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廣大黨員干部要有為政如履薄冰的心態,經常問問自己,群眾在想什么、群眾有什么困難和要求、如何幫助群眾排憂解難,服務人民群眾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擔使命,就是要牢記我們黨肩負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勇于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保持斗爭精神,敢于直面風險挑戰,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
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國際形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更加嚴峻。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現在全面深化改革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新矛盾。這就更需要廣大黨員干部勇于擔當負責,既要有敢于直面風險挑戰的勇氣,又要有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思路和辦法,排除艱難險阻,把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找差距,就是要對照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對照黨章黨規,對照人民群眾新期待,對照先進典型、身邊榜樣,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有的放矢進行整改。
有句話說得好,縱向比比有進步,橫向比比要跑步。就看對標的標尺怎么定。不能沾沾自喜于以往取得的成績,更不能躺在功勞簿上悠哉悠哉。廣大黨員干部要主動與先進典型比、與先進的單位比、與先進的地區比,找出差距,謀劃追趕。要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工作的新目標。
抓落實,就是要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的實際行動,把初心使命變成黨員干部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自覺行動,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生根,推動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就是要有科學的態度,要有大視野大格局,敢于創新,善于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創新發展中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實干!就是不玩虛的,不喊空口號,不搞花架子,政策舉措要符合實際,要招招落地,要有監督檢查,確保出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