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消費者在其消費過程中,其權益受到侵害,如何捍衛自己的合法、合情、合理的權益,進而更好的突出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增加其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鑒于此,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實地參與式觀察法,結合案例,解讀了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必要性與價值,結合案例探尋了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機制,以期推動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建設更加完善,推動法治在保護消費者權益上的進程。
關鍵詞:保護;消費者;權益;法律;消費者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于1993年10月31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在當前推進中國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進程中,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建設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治理單元。
一、勢在必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必要性分析
經濟學里有個概念叫效用,即購買某種產品或服務進而消費,得到的滿足感。試問,若是消費者在購買某種產品或服務,質量得不到保障,何來效用?
1.獲得感呼喚法律對消費者權益進行保護
獲得感是指人們在消費某種產品或享受某種服務而得到的滿足感。消費者如果花費自己的金錢去購買的產品或者服務時,產品與服務難以達到消費者期望的性價比要求,甚至是假貨、危害身體的,這對消費者而言,可以說是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正義若得不到伸張、受損失了卻無處講理,自己利益得不到保障,可能增長社會的不和諧、不安定因素。更加談不上<E:\2019年商場現代化雜志社\2期\內文圖\56.jpg>的說法,即價值等于自己投資的金錢購買的產品或服務能夠產生的功能或效用與自己的投入的金錢的比值。也可以說是另一種獲得感的解讀。
2.安全感渴望法律對消費者權益保駕護航
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們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可見人們在滿足了衣食住行之后才有了安全感。故而,筆者認為,人們在滿足其衣食住行的過程中,其購買的產品或服務若是得不到相應的保證或保障機制的保駕護航,缺失安全感,難以讓人們有穩穩的幸福。
3.幸福感需要消費者權益在法律的生態下營造
幸福感是需要一定的大環境來產生的,而法治的推進,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提供了土壤。自己購買的產品或服務能夠達到自己滿意原則,心理期望可以實現,有其一定的性價比。讓人們在消費時不再是弱勢群體,而是按照市場游戲規則推進,在法治的范圍中使消費者權益得到保障,踐行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的十六字方針。
二、案例解讀:以G廣場電腦城兩次購買電腦為例
文章為了讓研究更加有說服力,加入了田野調查法,捕捉到了兩個真實的案例,來解讀對消費者權益進行保護的法律思考。
1.G廣場電腦城A店購買H牌電腦
G廣場可以說是大有名堂,素有“北有中關村,南有G廣場”的說法。G廣場A店購買H牌電腦時,首先是自己挑選機型,機型選好了是H牌520,價格是5200元,商家的要求是先付全款,再去倉庫拿選好的機型給客戶,而客戶現在是看不到電腦的,客戶提出要先驗貨了再付全款,亦或者付一半,商家均未答應。客戶只好刷卡付了全款。在等待商家拿對應的機型。十分鐘后,商家從倉庫調來一臺H牌520電腦,客戶在自己檢查機型的質量時,發現H牌520筆記本電腦的電池盒里有一道類似刀子劃過的痕跡。客戶要求商家換一臺,商家拒絕,說筆記本的包裝已經拆了,并且這是新機。不存在任何質量問題,有任何質量問題可以找售后。客戶沒有辦法,只好認栽,開了發票提著H牌520筆記本走了。
2.G廣場電腦城A店購買D牌電腦
在G廣場購買了D牌的筆記本,在購買時,看好了機型,付了全款,在筆記本安裝系統及相關軟件時,總是安裝不成功,后來,商家換了一臺新筆記本,才安裝成功。但是在索要發票時,商家說,你購買時沒有說要發票,客戶辯解說購買東西商家提供發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啊。商家說你要發票需要額外付款100元,要發票跟不要發票的價格不一樣,何況你去售后是只認機子不需要發票。客戶最后沒有辦法,只好額外付款100元索要了發票,但是機子拿回家后,總是反應非常慢,后來送到D牌售后,是硬盤壞了,雖說免費換了硬盤,但是畢竟是購買不到一個月的新機,影響了消費者心情還耽擱了使用時間。
三、法治生態:推動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優化機制
何以實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進而凈化法治生態,營造風清氣正的消費環境。
1.全民法治理念的帶入
在消費者的意識形態中進行熏陶式教育,營造法治的生態環境。讓消費者、商家在法治的氛圍中開展交易。以上兩個案例,可以看出,由于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夠,商家無所畏懼,兩個客戶才被商家損害了利益。客戶應該事后保留證據,直接起訴或者去消費者協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利用治理工具,杜絕單兵作戰
以上兩個案例可以采取比如拍照、拍視頻,把不良商家損害消費者的行為公之于眾,在大數據時代,對這樣的商家應該形成輿論的壓力。亦或者找新聞記者,莫要自己單兵作戰。消費者勢單力薄,可以尋求法律援助,利益受到侵犯時,一定要懂得維護自己利益。
3.懂法、守法與用法
多讀經濟法等法律條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維護好自己的切身利益。懂法、守法與用法,法治消費行為。共同營造一個風清氣正、公平交易的消費生態,確保消費權益合法、合情、合理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江平.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完善[M].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版.
[2]王保樹.經濟法原理[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3]楊浩,楊嬌.高職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人才培養探析--基于中國城市化視角[J].中外企業家,2013(16).
[4]楊浩.基于多源流理論的高職物業管理人才培養探究[J].企業導報,2012(21).
[5]楊浩.當前物業管理專業人才市場需求調研分析--以湖北武漢為個案[J].商場現代化,2012(27).
[6]楊浩,楊紅嬌,劉茂紅.我國物業管理中的問題與政策建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12).
[7]楊浩,卓慧萍,熊偉.權變理論視角下的信息技術與組織結構關系[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13).
[8]楊浩,李莎,吳遙.中國農村現代化策略探微[J].企業技術開發,2009(6).
[9]楊浩,吳遙,陳海燕.高校學生合法權益的行政救濟現狀及對策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2009(2).
[10]楊浩.略談中國農村現代化道路[J].華商,2008(11).
[11]楊浩,卓慧萍.“集權為主,分權為輔”——21世紀企業領導方式的新選擇[J].決策與信息,2008(10).
[12]楊浩,卓慧萍.讓企業“空降兵”成功著陸,促進企業“二次創業”[J].大眾商務,2009(2).
作者簡介:郝靜(1986.08- ),男,漢族,湖北宜昌人,法學學士,助教,研究方向:經濟法、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