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瓊 謝革新
江蘇省實施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最直接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從教學管理的角度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從教師的角度保證教學質量。從已經進行的兩次全省考試情況看,學業水平考試對規范中職辦學、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事實上,中職學業水平考試更接近于由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組織的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下面筆者將以學業水平考試公共基礎課之一的中職數學學科為例,探討PISA視域下中職生學業水平考試如何考才能更好地發揮這一大規模考試的作用,以期促進學校深化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同時,引導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進評價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理解學習的價值。
一、PISA及PISA數學素養測試
PISA主要對接近完成基礎教育的15歲學生進行評估,評價各國教育在將學生培養成為積極向上、善于思考、有智慧的公民方面的成效如何。第一次PISA評估于2000年舉行,此后每3年舉行一次。評估主要分為3個領域: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及科學素養。2015年共有72個國家和經濟體參與評估,國內有北京、上海、江蘇和廣東四個省(市)正式參加,總分位居第十。
2012年,PISA將“數學素養”定義為:“個人在不同情境下形成、應用和闡釋數學的能力。它包括數學推理能力和使用數學概念、過程、事實和工具來描述、解釋及預測現象的能力。它有助于個體作為一個關心社會、善于思考的建設性公民,識別數學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并做出有根據的數學判斷和決定。”該定義最顯著的特點是重視學生在各種具體情境中對所學數學知識與技能的靈活運用能力,也就是數學化能力和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體現了數學素養的功能性目的和數學的工具性作用。
二、PISA數學素養測試框架與江蘇省中職數學學業水平考試大綱比較分析
(一)PISA數學素養測試框架
PISA數學素養測試框架定義了數學素養和PISA數學測試的范圍。PISA數學素養測試框架包括三個維度:學生需獲得的數學知識內容、需要進行的過程、學生遇到問題并應用相關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情境,即數學內容、數學過程、數學情境三個維度。按照OECD的設計,PISA數學素養的測試任務是考查學生在數學技能上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未來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戰,因此,對現實世界的數學化是PISA的核心,測試框架的主要目的就是將測試的內容、數學思想與活動、問題解決的過程具體化。PISA試題不是圍繞傳統學科知識來組織的,而是圍繞引出數學問題的現象來組織的。
(二)江蘇省中職數學學業水平考試大綱
江蘇省中職數學學業水平考試大綱依據學科體系編制,以教材為藍本,明確了每一個知識點的考核要求,重點是對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考核,以必修模塊1第一章集合為例,考試大綱只有2個維度,考試內容和考核要求(考查要求依次分為了解、理解、掌握3個層次,表中分別用A、B、C表示)如表所示。從已經考試過的試卷來看,命題圍繞大綱的知識點,以學科問題為主,基本不涉及真實情境。
通過對比可知,PISA數學素養測試框架考查的是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的數學運用能力,因此,測試框架沒有提供具體的學科體系的知識點要求,而是以“造成挑戰的數學現象的本質以及應對挑戰所需要的數學學科問題領域”進行了分類,且情境引入、內容分類都是為了做好數學題而準備的。中職數學學業水平考試大綱只有對學科體系的知識點掌握程度的要求,解決的是數學內部的問題,而沒有對現實情境進行要求。
三、PISA數學素養測試與中職數學學業水平考試的異同
(一)不同點
1.測試類型不同
由于測試目的不同,兩者所屬的測試類型也不同。PISA測試“是在國際商定的框架內,定期從學生成績的角度來檢測教育體制的效果”。因此,PISA數學素養測試側重于診斷、指導和改進,PISA測試結果反映了參與國家和地區的教育質量在國際比較中的相對位置,它屬于常模參照測試。中職數學學業水平考試究其教育評價的領域來說屬于學生的學業評價。學業評價是指以教育教學目標為依據,考查學生是否達到了教學大綱所要求的標準及達到標準的程度,它屬于標準參照測試。
2.試題呈現方式不同
PISA的每道題均采用一個真實的情境,題型除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封閉式問答題外,還有開放性試題。對于開放性試題,學生做出的所有可被接受的答案都會得分,并且會根據他們的解題過程給予不同的分數(這類題PISA有專門的編碼標準,然后由專業的人員按照編碼進行評分),不同的編碼代表不同的思維過程。江蘇省中職數學學業水平考試試題分為兩部分:(一)必做題,包括集合、不等式、數列、函數、三角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幾何(平面向量、平面解析幾何、立體幾何),統計與概率等。(二)選做題,包括邏輯代數初步、算法與程序框圖、數據表格信息處理、編制計劃的原理與方法、三角計算及其應用、坐標變換與參數方程、復數及其應用、線性規劃初步等。題型為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沒有開放性題型,考查學生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
3.測試效用不同
PISA測試結果服務于成員國或參測地區的教育決策和教育教學改革,與學校和學生個人無關聯。PISA采用數學精熟度水平來描述學生的能力,分為6個等級,試題需要有較好的區分度,得分太高或太低都不行,因為PISA的結果既需要區分出學生的數學能力,也需要通過數據查看學生所處等級的比例,以及與OECD其他成員國的國際平均水平進行比較。江蘇省中職數學學業水平考試將其作為參照標準,主要用來考查學生是否達到教學大綱所要求的水平,對試題區分度的要求不高,其考試結果既可作為教育主管部門評估各學校教學質量的參考,又可作為學生注冊入學、升入高職院校的重要參考。
(二)相似點
1.參測學生年齡相似
PISA測試的參測對象是接近完成基礎教育且年齡在15歲3個月(整)到16歲2個月(整)之間的在校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基本分布于初三至高二年級,和參加中職學業水平測試的學生基本處于同一年齡段。由于PISA測試是抽樣測試,實際上國內參與的3次測試都有職業學校的學生參加,但是因為人數較少,樣本稀釋度較高,基本上沒有這方面的數據分析。
2.考查內容相似
PISA測試內容沒有超越中職學業水平考試的內容,只是知識分類的方式不同。PISA以實現問題的內容領域分類,內容則相對寬泛,涉及初中甚至小學內容,試題以解決情境問題為主。中職數學學業水平考試是以學科知識體系分類,試題的呈現方式以學科性為主,帶有情境的試題很少。PISA側重考查學生素養,考核的是學生在現實世界中運用數學的能力,中職數學學業水平考試側重數學學科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以解決數學學科問題為主。
3.監測功能類似
無論出于何種目的,評價都具有對教育質量進行監控的功能。PISA測試是為了幫助其成員國反思現行教育政策,尋找教育發展中的問題,審視教育質量、公平性和發展效率,其結果反映了參與國家和地區的教育質量在國際比較中的相對位置以及現有教育體系的優勢與不足。而中職學業水平測試同樣是為了建立職業教育質量監測體系,提高職業學校教學管理水平并保證教學質量,既有助于各地區教育部門、學校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也有助于不同地域和學校推進教學質量評比工作。
四、PISA數學素養測試對江蘇省中職數學學業水平考試的借鑒意義
(一)調整命題思路,關注教學意義
大規模、面向全體學生、體現各學校教學水平的學業水平考試,容易形成指揮棒效應。以目前已進行的兩次學業水平考試情況來看,考試以知識點考核為主,試題中涉及1個知識點的試題16個,占試題總量的64%,涉及2個知識點的試題8個,占試題總量的32%。從PISA測試框架的過程維度來看,試題考查的是學生的再現能力,這一能力可以通過教學中的反復訓練得到提升。中職數學是學生學習參與度較低的課程,原因之一就是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筆者認為,學習因意義而發生,其對于學生的意義就是有用或有趣。但目前教學變成了對知識的反復訓練,并固化為知識的再現能力,學生沒有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PISA數學素養測試框架中的情境維度值得我們借鑒,調整命題思路、賦予知識以鮮活的背景,其帶來的不僅是試題的變化,更是對教學的深刻影響,從而促進傳統教學由單純地教知識,轉變為教會學生如何將具體情境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怎樣運用數學知識及技能解決問題并得出結論,以及如何對得出的結論在具體情境中進行解釋,這才是職業學校的數學教學最應該教會學生的東西。
(二)重視非智力因素,分析差距原因
PISA測試在學生完成相應的測試卷后,還需完成一份關于其學習生活和家庭情況的調查問卷,以此來分析參測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動機、家庭情況等非智力因素對其評測成績的影響。從江蘇省第一次學業水平考試分析數據來看,考分在個位數的學生占到了1.8%。多元智能理論常被用來解釋職業學校學生文化課學不好的原因,認為他們的運動智能強于邏輯智能,他們更適合于學習專業技能。但事實并不是這樣,文化課學不好的學生往往專業課學習也很糟糕,課堂表現為懶于動腦、不愛動手,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中職學生學業水平考試不是選拔性考試,考試對象大多來自于社會弱勢群體的家庭,中職教育對這一年齡層次的學生來說更承擔著教育未來公民的責任。了解并掌握他們學業水平不良的原因,僅有感性認識是不夠的,還應該借鑒PISA測試,通過問卷調查及分析,使學業水平考試不僅能監測教學質量,還能找到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這將給學校管理、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有價值的反饋。
(三)建立測試標準,實現一考多用
考試的標準化水平是考試結果反應評價目標的前提條件。從教育測量學的角度來說,測驗的標準化水平主要體現在測驗試題編制、實施、評分及分數解釋四個環節,其中試題編制最為關鍵。PISA數學素養測試有嚴格的測試框架,并且對1~6級的能力水平有詳細的說明,命題嚴格按框架進行,不同的分數對應不同的能力水平,這為后續的分數解釋提供了依據。
而江蘇省中職數學學業水平考試大綱僅限于對知識內容有詳細要求(包括了解、理解和掌握),考試結果只是看學生對知識點掌握了多少,而不能分析學生的能力水平發展到了何種程度。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和現代職教體系的建立,職業學校學生就業或升學的立交橋不斷完善,學業水平考試的成績還可以成為學生參加高等職業學校注冊入學的依據。因此,要借鑒PISA測試的標準化實施方案,在不增加學生學業負擔的情況下,實現一考多用。
數學是中職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學生需學會數學基礎知識及數學蘊含的思想方法,培養數學思維能力,提高數學素養,為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必要的基礎。數學作為中職學業水平考試公共基礎課的必考科目之一,更多地是要考查學生在未來生活或工作中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因此學業水平考試選擇什么樣的考試內容和呈現方式,必將會對職業學校的課堂教學產生決定性的影響。PISA數學素養測試為中職數學學業水平考試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范本。
(責編? 李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