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娜
摘要:當前社會快速發展,教育事業也在不斷的進步,以往高校聲樂專業是精英類教育,現如今發展成了大眾化教育,導致聲樂社會市場的需求由供應不求變為了供大于求,并且當前各個聲樂市場行業對畢業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畢業生不僅僅精通聲樂專業知識,同時也要具有綜合性、創新性的多方面技能。種種原因造成了當前高校聲樂專業畢業生就業壓力逐漸加大的現狀,為了改善此種現狀,本文從高校聲樂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原因分析及解決策略三個方面開展討論,使得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
關鍵詞:高校藝術類? ?畢業生就業? ?現狀分析? ?聲樂專業
中圖分類號:J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2-0162-03
對于多數高校畢業生而言,努力學習了十五年之久的時間,為的就是將來能夠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能使自己或家里的生活得到明顯提升,但是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首先看重的就是每個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專業知識素養、技術能力素養及心理心態等。當前高校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較為嚴峻,其中聲樂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僅為62%。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提升與各高校本身的教育體系之間存在必要的關聯,高等院校教育其實就是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的一種磨練,高校應當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職業規劃教育及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便在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為使畢業生就業問題得到解決,只有對當前就業狀況進行正確分析,從而找到科學的應對策略,才可使畢業生就業率得到提高。
一、當前聲樂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
聲樂教育自古以來都需要大量的經濟基礎作為支撐,以往由于人們的經濟狀況較為低下,因此,聲樂教育僅僅作為精英教育在高等院校內推廣。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經濟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多數家庭已經能夠輕易的支撐孩子進行聲樂教育學習,同時在當前素質教育的推廣下,家長都會希望孩子能夠有一技之長,而聲樂也就成為了孩子的業余興趣專業。除此之外,我國高等院校近幾年內也發生了多次教育機制改革,對聲樂專業的人才引進也實施了擴招政策,致使許多擁有音樂夢想的學子有了更多學習聲樂的機會,進而也造成了聲樂專業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多。此外,由于近年來電視海選性質的歌手比賽較多,其中部分節目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使得許學生和家長在聲樂專業選擇上有了更多的理由。多種原因導致當前聲樂專業畢業生的人數占比每年都會有所上浮,致使為社會輸送的聲樂人才遠遠高于社會的實際需求,進而造成多數聲樂畢業生無法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呈現出就業難的實際現狀。
二、造成就業問題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就業地域結構
高校藝術類院系對于聲樂專業進行招生擴大政策實施,主要是由于各地區當時對此類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較大而導致,因此在擴招之前,聲樂專業性人才在社會中往往是“供不應求”的。在學生經過高等院校教育,畢業之后往往會先選擇國內一線、二線的發達城市就業,而對于經濟情況較為落后或地域偏遠的地區則鮮有人問津,形成了鮮明的就業地域差別。但是由于高校擴招的原因導致大量的聲樂專業畢業生對社會發展進行輸入,使得部分先進城市的人才需求能夠得到迅速飽和,滯留大量想留在大城市就業的聲樂畢業生。由于畢業生在畢業之初四處奔走尋找工作之時,其他經濟落后的地區也得到了人才的補充,進而使得部分畢業生喪失了前往其他地域就業工作的機會。另外,在不同地區對于聲樂專業人才的優惠政策有所不同,也使得畢業生的就業地域產生較大的差異性。
(二)就業時間因素
當前高校聲樂專業實施擴大招生措施,其實是響應了國家的教育政策,也因此使得此專業畢業生的大量社會輸入,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現象。但是我們不能直接否決國家的教育政策,這是兩個方面的事情,不能混為一談。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社會上對于聲樂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每年都會有所增加,因此必須進行擴招,但是聲樂畢業生的人數增長速度大大超出了市場的需求增長速度,市場上根本來不及消耗高等院校輸送的大量多余的專業畢業生。此外,聲樂人才就業后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提升,一旦到了畢業季,大量的不能直接入職工作的學生涌入職場,看似人才濟濟,實則無法完全勝任其工作。此外,企業或學校內部一般帶教人員人數有限,這也是導致聲樂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三)就業能力缺乏
多數畢業生出現就業困難的現象主要原因就在于自身的專業能力較為缺乏,當然聲樂專業畢業生也離不開此種因素。近幾年改革開放的進行,使得我國市場經濟下的企業在用人方面的模式與需求也發生著時刻的改變。由于我國高校聲樂專業畢業生多數在學校內并未進行過系統的就業能力培養,導致畢業生的專業能力較為低下,同時由于高校擴招的原因導致院校師資力量的相對薄弱,師資水平綜合能力有所下降,并且部分院校的聲樂專業教學依然延續著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多種因素造成了畢業生的就業能力不能實現明顯的提升,部分學生的能力依然停留在理論知識的掌握方面。除此之外,在高考機制下,學生需要對多項聲樂項目進行選擇,繼而在大學學習中也就更加重視此項目,而忽視了對其他課程的學習研究,同樣導致了畢業生就業能力缺乏的現象,進而造成就業難的現狀。
三、就業問題的相應解決策略探討
(一)樹立正確的就業方向及價值觀
畢業生在就業初期需要從基層做起,慢慢積累工作經驗,結合自身在學校中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而充實自己,這是每個畢業生都要經歷的階段。在當下,隨著藝術教育的普及,多數家長已經都認識到了提高孩子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一線的大城市對于音樂教育的需求量已經接近飽和狀態,對于聲樂畢業生需求較大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二線、三線及偏遠地區的城市,如西部偏遠地區。畢業生需要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認清楚當前的就業形勢,根據自身的實際能力選擇合適的就業方向,切不可盲目的選擇一些先進的就業城市,而耽誤了自身的工作前景。必須摒棄以往老舊的就業思想,找到自身的正確定位,從基層工作開始,只要能夠提供學習平臺或能夠施展自身抱負的地方,都可以考慮就業工作,慢慢提高自身水平。
(二)改變聲樂專業的教學理念
高考機制間接的造成了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專攻項目課程,而忽略了其他課程的學習。高等院校在進行教育過程中,需要對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提高,進而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因此可將學生認為沒有必要的其他課程制定為選修課,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能力需求、興趣及日后工作的發展規劃進行學習,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刺激性教育,進而使得每個聲樂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實現綜合性、復合性的提高。
(三)引導學生開展職業規劃教育
職業規劃對于每個畢業生而言至關重要,需要讓他們明確自身日后工作發展的方向及價值。高校在學生入學之初,就要對學生的就業規劃進行指導,實施職業規劃教育及就業觀念教育等,使學生能夠清楚的認識自身所處環境的優劣,并知曉各地的實際人才需求,明確之后的就業指向。在臨近畢業之前,學生在高校輔導員的帶領下,開展社會就業現狀調查,以便學生能夠輕松的完成就業基礎工作。
(四)改進教學體制,貼近現實社會需求
每個高等院校在進行教育體制改革時,應當結合社會的實際市場需求,合理科學的進行此項工作。在設定教學課程時,應當盡可能選擇當前急需人才補充的項目,如策劃管理工作、舞蹈編曲工作、MIDI制作工作等。通過此種方式可創建新型的學習課程,進而改善當前學生盲目選擇學習項目,而導致就業方向較為單一的局面。
四、結語
在當下聲樂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的現狀環境下,教育工作研究者應當深度分析造成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構成,并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只有不斷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同時明確就業方向,才可使此種現狀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參考文獻:
[1]孔凡平,冀曉朋.高校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對策研究 ——以聲樂專業畢業生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17,(07):70-71.
[2]苗薇薇,張立新,褚衍晴.地方院校藝術類本科畢業生就業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以Q大學藝術學院2015屆畢業生為例[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7,(08):58-64.
[3]唐丹丹,吳曉宗,劉國豪.高校藝術類碩士研究生就業趨勢分析——以鄭州輕工業學院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17,(04):112-115.
[4]羅曼麗.基于“課堂+舞臺”人才培養的高職院校聲樂課“學·演·導”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6(04):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