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亞琴
【摘要】為了激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提升學生對家鄉的認同感和寫作的幸福感,部分薄弱高中開展鄉土化作文教學,它的成功實施必須要與恰當的評價機制對接。本文針對目前薄弱高中的作文評語的現狀,提出鄉土化作文評語的寫作應從情感性、鼓勵性、針對性、啟發性出發,從而發揮評語的激勵性作用,提升和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薄弱高中;鄉土化作文;激勵性評語;情感鼓勵;針對啟發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作文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更是占了高考語文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很多薄弱高中的作文教學陷入了“教師難教,學生難寫”的困境。為走出困境,部分薄弱高中施行了鄉土化作文教學模式。鄉土化作文教學擔負著培養和形成薄弱高中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使命,它的成功實施必須要與恰當的評價機制對接。而作文教學評價多為一種發展學生寫作能力的不可忽視的手段,其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從整個寫作過程進行評價,也可以對學生習作進行多元化評價——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家長社會評價,本文著重論述教師評價中激勵性評語的運用。
一、薄弱高中鄉土化作文評語現狀
要想提高薄弱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除了開展鄉土化作文,還必須要從作文批改和評語上入手。但是通過對筆者所執教的薄弱高中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發現作文評語中存在著相當大的問題。
鄉土化作文是以鄉土生活為依托,在作文訓練中淡化模式,撤除限制思維的一切范例,給學生以廣闊的自由寫作的空間,從而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彰顯作文的個性特點,綻放出個性的異彩,那么落實到評語上,教師就鼓勵學生去描繪自己的家 鄉,校園,那棵樹,那條河。但是縱觀諸多老師的作文評語,或是照搬高考標準,缺乏鄉土理念,或是千篇一律的寥寥幾字的評語,或是將評語的關注點功利性地放在了文章語言、結構、技巧上,而對文章中顯現出的薄弱高中學生的心理和情感的偏差很少提及,更有一些粗暴化的評語嚴重打擊了薄弱高中學生原本就不多的自信心和寫作的積極性,從而引起學生對作文的反感與排斥。
二、鄉土化作文激勵性評語的寫作策略
蘇聯學者斯拉斯捷寧認為:“激勵就是激發學生思想、情感和行為,給以動力,喚起愿望。”鄉土化作文的激勵性評語就是教師在作文批改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鄉土情感,對學生的進步加以贊賞,并充分肯定學生在寫作中的每一個閃光點,對學生的不足指出努力方向,使學生通過作文評語漸漸喜愛習作,最終實現作文水平的提高。鄉土化作文激勵性評語形式多種多樣,如何寫好激勵性評語沒有標準模式,需要語文教師因時制宜、因文制宜,及時、恰當地進行有效創造。筆者結合多年的薄弱高中教學實踐,談談寫好鄉土化作文激勵性評語的幾點做法。
(一)評語有情潤心靈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鄉土化作文是學生表達對家鄉的情感,抒發對鄉土文化的獨特感知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師寫作評語時,要看到學生作文中反映出的思想問題,融入評價者的情感,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
作文評價的本質是評價者與習作者之間的平等對話,也就是說教師和學生應該處于同等地位進行交流。薄弱高中學生有著特殊的心理發展特點,內心敏感脆弱,教師無意間的一句話都可能對學生敏感的內心造成影響。這就要求教師的作文評價語言一定要講求平等性,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與老師是平等友好的關系。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理解他們文章的想法,學生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唯有在信任老師的基礎上,學生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困惑、成長的煩惱表現在作文中,教師也才有可能對他們的思想情感進行積極正面的引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師必須用心引導,用愛發覺,用情化解。這樣融入了情感的評語,才能浸潤學生心田,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二)鼓勵肯定撥心弦
美國心理學家威普詹姆斯說過:“人性最深刻的本質就是渴望得到賞識。”薄弱高中的學生經歷中考失利,缺少對自我的肯定認同,他們的作文水平和能力有限,一篇作文的完成可能比優質高中的學生多花幾倍的時間和心血,但最終的成果仍然無法企及優質高中學生的作文水平。所以,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文時要考慮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掌握好評判的標準,不能要求學生作文面面俱到。
教師要善于用一雙慧眼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即使學生作文的立意、布局都有錯誤,但是一定可以沙中取金,哪怕只是一段對家鄉景物的描寫、對家鄉民俗的敘述,教師都要抓住這些可貴之處,以充滿激情和希望的評語贊賞學生已有的成績,增強他們寫作鄉土化作文的信心。學生在教師賞識的語氣下,鼓勵的語言中,增強了對自己、對家鄉的認同感,激發對鄉土化作文的寫作興趣。
(三)針對差異育成長
作文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和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教師平等地與學生進行溝通,用充滿感情的鼓勵性的評語激勵學生放手寫作后,就必須著手這一任務。薄弱高中的學生層次不一,而我們的目的是要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提高寫作能力,因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老師的評語應有所不同。對寫作基礎較弱的學生,評語的目的是提高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感覺只要努力,寫作能力就能提高。因此,對他們的要求相對要低一些,要求他們書寫工整、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作文中有對鄉土的描寫,以此為基礎,在以后的作文中要逐步提高。對寫作水平較好的學生,則要求他們做到:還原鄉土生活本色,表現鄉土文化獨特魅力,抒發獨特感受與體驗,并在主題深刻、材料豐富、文采斐然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激勵性的評語要因人而評、分層指導,讓學困生和優生一起成長,從而達到鄉土化作文教學的目的。
(四)啟發點撥促思考
激勵性評語注重鼓勵,但并不排斥批評。薄弱高中學生的作文總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因此更應該發揮評語的診斷和指導功能,不但要讓學生清楚了解自己作文的優點和不足,還應該啟發學生思考如何更好地選題立意、錘煉語言等等,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應該注意的是,當我們指出學生不足的時候,在表達方式、語氣和措辭上都要特別注意,要委婉、親切,注重啟發性,切忌嚴厲地直接指責、武斷地命令,更不能諷刺挖苦。教師在評語中使用旨在激發學生寫作積極性的親切委婉、循循善誘的啟發式語言,學生就會自覺思考寫作優劣,領悟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
古代學者說過:“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霑被花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教師的激勵性評語就猶如時雨春風。在鄉土化作文教學中,教師就要用激勵性評語打動學生的心弦,浸潤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享受這“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時雨春風,期待著于無聲處聽驚雷!
參考文獻
[1]劉淼.作文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周小蓬.中學各類作文評價指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3]田茂芬.讓作文評語充滿關愛[J].教育隨筆,2008(8).
[4]王禮平.作文評語師生心靈交流的橋梁[J].教育測量與評價,2009(7).
[5]周學紅.關于作文評語有效性的研究[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05.
[6]周鸞飛.近五年我國高中教學作文評價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9.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