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對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及閱讀習慣有著較大的影響作用,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關鍵途徑。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應堅持合理化及個性化原則,既要保證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相關知識,也要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文章內容產生獨特的理解和感受,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實現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本文就針對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體建議,希望能為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有效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小學語文教師要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使其能夠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和思維進行閱讀,以此強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使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豐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以往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良好溝通,未能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引導不同的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導致學生的學習需求無法得到充分滿足,不僅影響到語文教學效果,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通過深入分析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能夠有效促進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進步和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閱讀學習環境。
一、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具體內容
(一)豐富學生語言知識的積累
通過閱讀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知識的積累,其主要包括了詞語積累量、句式表達的積累量及知識體系的拓寬。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找出新的詞語,讓學生注意文章的具體內容及特殊的句式表達,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進行《落花生》這一文章的閱讀學習過程中,其中存在諸多新的詞組,以及大量的對話內容、疑問句的運用及標點符號的運用,通過閱讀這篇文章能夠使學生掌握更多新的詞組及句式。同時,通過閱讀這篇文章,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花生的好處,及花生的種植過程,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豐富。
(二)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步驟
由于學生的閱讀能力及閱讀習慣存在較大差別,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步驟,以此保證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有些學生比較注重閱讀質量,整個閱讀過程較為認真和仔 細;有些學生比較注重閱讀效率,閱讀速度較快;有些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力較強,而有些學生的總結能力較強。雖然各個學生在閱讀習慣上存在一定差異,但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要避免教學過程出現過度的干涉問題。在進行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時候,學生要先了解文章背景及作者概況,按照閱讀目的對文章內容進行自由閱讀,將文章中自認為優秀的詞句摘抄出來,對生僻的詞可以查看字典注釋,以此保證學生的閱讀效果。
(三)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和升華
在進行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過程中,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確保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身的東西,進而實現對所學知識的遷移和升華,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就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以及針對某件事物的看法都會展現出學生所學知識的遷移和升華。在進行語文作文寫作的時候,學生可以將某篇文章中的詞組及敘事方式運用到寫作中,將所學知識及人生道理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也能夠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是極為重要的,是小學語文教師當前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也是促進語文教育發展的關鍵途徑。
二、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明確閱讀目標,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為保證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使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得到有效保障,教師需要及時明確閱讀目標,向學生提出幾個具有探索性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帶著疑問進行個性化閱讀,以此提高語文閱讀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語文閱讀的樂趣。通過設定不同的閱讀目標及學習問題,能夠使學生準確掌握閱讀目的,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閱讀學習中,深刻理解文章內容所傳達的含義、思想及情感。例如在進行《狼牙山五壯士》這一文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了解文章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提出幾個具有探索性的問題,比如:“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掩護部隊和群眾的成功轉移,做出了哪些犧牲?經歷了哪些戰斗?”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詳細閱讀,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得到有? ?效提高。
(二)應用批注式閱讀法,整體把握文本內容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每當學習一篇新課文,教師都會讓學生花幾分鐘朗讀或默讀一遍課文,學習文中的生僻字,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在這一過程中,可引導學生應用批注式閱讀法,在文中將生僻字的讀音、含義標注起來,或者將一些華麗優美的辭藻以及新穎的語句畫出。比如說,在學習到《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我們會學到漓、瀾、暇、翡、巒、駱駝、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生字詞,學生在閱讀時應該停下來,學習這些字詞的讀音及書寫,直到能夠連貫地通讀課文為止;然后再將文中自己覺得文筆優美的段落畫出來,進行鑒賞。例如“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這個句子應用大量比喻句來突出桂林的山“奇”“秀”的特點,形象生動。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督促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課前瀏覽,掌握基本內容,課堂解析,解析文章重點,課后拓展,升華文章主題。
(三)組織學生開展分角色朗讀課文活動
閱讀并非只是簡單進行文字瀏覽,而是要在進行閱讀的同時,深入體會其中的思想和情感,使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豐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因此,在進行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及時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通過創新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使學生能夠對課文閱讀產生良好的興趣。比如組織學生開展分角色朗讀課文活動,讓學生能夠以不同的角色去了解課文內容,有效提高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例如在進行《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季羨林與苗苗的對話作為閱讀重點,讓學生分別扮演季羨林和苗苗進行課文朗讀,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使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地理解文章內容及其思想和情感,有效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使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目的得以順利實現。
(四)合理應用多媒體,創建文本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常用教學方式。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求,在合適的環節應用這一方法,通過創設與閱讀內容相對應的教學情境,助力學生去理解課本知識,提升學習效率。在情境教學法中,多媒體是一個非常適用的工具。多媒體可以以音頻、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如身臨其境,感受課文中所描述的場景,從而體味其中的思想情感,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能力。比如說,在學到《秦兵馬俑》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講解課文時,在多媒體上播放《地理中國》中節選的秦朝兵馬俑片段,讓學生“看見”兵馬俑的實態,“看見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金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的樣子,“看見武士俑體格健壯,體態勻稱,身披戰甲”的樣子,讓學生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兵馬俑的體格、動作、生態、發型、服飾等,構建文字與圖像之間的聯系,提升學生通過文字想象畫面,看到畫面用文字表達的能力。
(五)創造閱讀條件,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在進行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的時候,教師要利用各種方法創造閱讀條件,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以此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比如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提供一些經典優秀的書籍,使學生能夠踴躍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并針對書籍內容進行交流和探討,講出自身的看法和意見,以此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及理解能力。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提供不同難度的書籍,以此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使學生的閱讀目標得以順利完成。在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良好的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閱讀意識,使學生能夠處于更加和諧、有趣的閱讀學習環境中。此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構建圖書資源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圖書資源,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進行自由閱讀,進而從量變轉向質變,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促進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高,應準確把握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內容,明確閱讀目標、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組織學生開展分角色課文朗讀活動,創造閱讀條件、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意識及閱讀習慣,為學生的學習及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林高明.淺析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8(31).
[2]龍景丹.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電腦迷,2018(12).
[3]文萍.實施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0).
[4]傅春燕.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8(29).
[5]曹素娟.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8).
[6]孫芳.真思考? 真感悟? 真閱讀——生本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文本細讀”的實現[J].華夏教師,2018(27).
[7]陳瑛.教學評測融一體,多維交互提素養——小學語文二、三學段“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與試卷命制例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
[8]吳曉玲.探究性閱讀教學“主問題”預設意義與策略——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學為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9).
作者簡介:陳亞,女,江蘇徐州 人,本科,中高,研究方向為語文課堂教學。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