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睿
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1130
在十九世紀的歐洲藝術體操就做為一項體育運動項目在人們中盛行,而該項體育運動最初的目的是利用運動員自然的身體動作并伴隨音樂的節奏而進行有節律的活動,進而來展示人體的柔韌性以及運動的藝術性。因而,藝術體操屬于是集體操、舞蹈、音樂以及雜技為一體的綜合性體育表演藝術,其將體育運動中的力量、技巧以及音樂旋律進行完美的融合。藝術體操做為一項競技項目,其對運動員的動作的協調性、音樂的節奏感都要求保持高度一致。藝術體操運動員通過將動作與節奏進行完美的統一,進而給評委和觀眾營造一種完美的藝術視覺體驗。因而在藝術體操的訓練中,我們應該注重對音樂知識與藝術體操技巧之間關系進行體會與掌握,進而有效提高藝術體操教學的效果。
藝術體操訓練的重點是對于動作節奏的把握(尤其是完成動作時的動作幅度大小,每個動作之間所表現出來的力量強弱以及時間的把握方面等等)。因而在藝術體操訓練中,若能夠準確把握一套動作或者是組合動作的節奏感,這不僅能夠更加完美的詮釋藝術體操的精神內涵,更是將關系到整套動作或者組合的完美協調性。
在訓練中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身體的節奏感,我們可以借助音樂旋律來進行引導。學生通過音樂節奏點的引導,再利用人的身體動作以及體操動作組合來表現藝術體操的節奏性,讓體操在樂感中產生無窮的律變和韻變,形成一個接一個美妙的流動畫面——協調、自然、優美的節奏運動,進而給人們一種律動美感的視覺享受。
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集合了旋律、節奏及聲調等各個元素,可以對人的情感、情緒以及運動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力。由于音樂擁有不同的風格以及可以不斷變換不同的節奏,因而若通過不同風格的音樂來給藝術體操進行伴奏,學生通過音樂節奏來把握動作的速度快慢、幅度大小以及強弱,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藝術體操的表現效果,同時還能增加其藝術感染力。因而,在有音樂伴奏下的藝術體操,其可受到音樂優美旋律的啟發,激發人體內部的表現激情,進而使得體操動作更加的瀟灑自如,有效抒發對體操內涵與情感,最終達到動作、音樂及情感的完美融合。
音樂的節奏是通過一定的律動規律將各個音符進行有規律的串聯,進而形成一種能夠表現人們思想、情感以及現實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而藝術體操則是需要將各類成套動作與音樂節奏進行高度融合,因而其節奏、風格等等都要與音樂保持一致性,進而才能更加融洽的將二者合二為一。
在現代藝術體操的教學中,音樂伴奏是不可缺少的輔助教學手段。通過準備合適的音樂以及恰當好處的運用,可有效促使藝術體操運動員更為完美的表現節奏、完成動作以及展示體操藝術之靈魂。
學習藝術體操其不僅需要掌握藝術體操的各種基本動作要領,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音樂知識修養。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教練需要有計劃的給學生補充一些基本的音樂知識,例如:什么使音樂“節拍”(即弱拍、強拍及其結合方式等),“節拍”的疾病種類(二分之四拍,三分之四拍,四分之四拍等),以及在音樂中“節拍”的規律,藝術體操的音樂“節拍”的特點等方面的內容。
在學生正確掌握藝術體操各種基本動作的要領前提下,教師應當加強學生的音樂修養。在教學中,老師應有計劃的給學生講解音樂中的“節拍”知識,使學生加深對音樂“節拍”的了解和理解,并逐漸能分出不同“節拍”的音樂,同時在練習藝術體操的過程中注意讓自己的動作中注意自己的動作跟上音樂的“節拍”,平時要求學生多欣賞音樂,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
首先需要指導學生理解音樂的節奏,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正確的動作節奏,在初教動作時教師所呼喊的口令長短、強弱須與動作的節奏相符,按樂曲的“節拍”強弱要求,采取強拍重聲。弱拍輕聲的呼喊法,即使口令也要有節奏與韻律,讓學生不斷建立動作節奏概念。
一般來講,音樂的節奏不是可以改變的,而動作的節奏卻不然,它在一小節音樂中可以做一個動作,也可以做幾個動作,不論是怎樣的動作節奏,它一定要服從于音樂的節奏,也就是說,做動作的快與慢不能以自我的意志為轉移,而應當嚴格按音樂節奏的要求去完成,動作少時不趕拍,動作多時也不拖拍,使動作節奏與音樂節奏完全吻合。在練習時,應要求學生嚴格按音樂節奏做動作的習慣,并掌握其中的規律。
對于藝術體操來說,若要完成一套完美的藝術體操動作,那就需要將體操的動作、節奏與音樂達到一種高度統一的程度。一般情況下體操節奏感的合成過程需要分為以下三個不同階段。
第一階段,學員心理動作節奏要與音樂節奏旋律的合成。讓訓練者反復聽音樂,根據音樂旋律的節奏來想象動作的韻律節奏,使心理中的動作節奏與音樂節奏充分地合成、統一。如:給一段音樂讓藝術體操運動員視聽,讓她們聽辨出音樂的節拍與音樂所表達的情緒。在藝術體操運動員具有了一定的節奏感和曲調感后,要求她們根據樂曲的節奏,采用口令或手擊等方式表達出來。對簡單一點的樂曲,則能通過聽覺計算節拍數,劃分樂句、樂段,了解音樂情緒,并能根據音樂的節奏特點創編簡單的動作小組合。
第二階段,動作、音樂、節奏感三者的合成。在大腦節奏與音樂旋律節奏合成的基礎上,加上動作韻律的節奏相配合,這個過程也是由慢到快、由簡單到復雜的訓練過程。在掌握了音樂的節奏和情緒后,通過聽不同的音樂,讓她們為自己所掌握的動作選擇合適的樂曲,并在聽音樂的同時,將這些動作先在大腦里有一個基本的形象,再伴隨著樂曲,把這些動作用身體語言表達出來,再加入藝術體操的各種器械,在一定的音樂節奏下進行訓練,使器械的舞動韻律與音樂的節奏達成統一。
第三階段,進一步調整階段。節奏感一經形成,特別是有誤差或錯誤的節奏感一旦形成,矯正起來就比較麻煩,要及時進行更正,這樣才能精益求精。此外,在學員加強節奏感訓練的同時,我們應讓她們通過欣賞一些經典的作品,對較為復雜的音樂作品進行一定的分析,了解作者創作背景、創作風格,通過對旋律、調式、節奏型的分析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從而,根據一定的音樂作品結合藝術體操的特點,把音樂的節奏感與藝術體操動作韻律的節奏有機地結合,創造出更好的藝術體操作品。
對于藝術體操來說,音樂對其動作的風格、結構、速度和節奏將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藝術體操中的每個不同節奏動作都需要與音樂節奏進行密切結合,進而賦予體操動作靈動的生命力。為此,我們在日常訓練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強學生的音樂修養水平,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欣賞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學生掌握正確的音樂節奏,把藝術體操動作與音樂完美的結合起來,體現出藝術體操運動的內涵,這也是提高藝術體操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