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伶俐
鄖西縣六郎中學 湖北十堰 442000
學生的英語學習從小學入學到大學畢業,普遍算起來都要有十年以上的時間,但是學習的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不僅很少有學生通過在校期間的英語學習,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甚至在校期間的考試,英語也往往成為較難的一科。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對九年義務教育中的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修訂后的英語教學大綱要求“英語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力求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立足孩子的成長和未來,在初中一年級這一關鍵時期,要注重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學習方法的培養,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和實際運用奠定基礎。
英語的國際音標分為英式音標(DJ音標)、美式音標(K.K.音標)和國際音標(IPA)。我國的學校教學大都采用國際音標。音標是音素的記錄和標寫符號,它通過一個音標表示一個音素、一個音素只表示一個音標,是英語學習的第一步。而英語是一種拼音文字,通過對音標的學習和記憶,可以讓學生方便地對單詞進行拼讀[1]。
在我國,大多學生在進入中學時都已經進行了三年(或者更長)時間的英語學習,但因為在小學期間并沒有系統地學習英語的語音知識,更多地只是進行了一些單詞的學習和記憶,因此在進入初中后,隨著單詞量和語法、口語、聽力等學習內容的增加,在英語的學習上將出現更多的困難。人教版七年級英語教材用了三個單元的篇幅進行字母、音標音素、單詞拼讀規則的學習,在這三個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重點讓學生牢固掌握音標的發音方式和規律,幫助學生找到英語發音與單詞拼寫之間的聯系。同時,通過對音標的學習,讓同學們養成為單詞標音標的習慣,并通過音標進行拼讀和記憶。這樣學生在正確掌握單詞讀音的同時,對單詞的記憶也會更加的深刻、記憶時間才能更加長久。另一方面,在建立了音素與音標之間的唯一對應關系、學會正確拼讀,也為之后進行英語的聽、說能力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溝通與交流是語言的第一目的,而聽與說是交流最主要的方式。因此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聽說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聽說能力培養訓練不足,往往造成很多同學最終只能成為“啞巴英語”,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英語教學大綱對學生的聽說能力培養訓練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英語的教學活動中,要格外注重對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在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方式,比如聽錄音、看原音視頻等,同時要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語言環境”,在課堂教學時,根據學生的學習進程逐步運用英語進行問答,鼓勵學生使用簡單的口語進行提問和回答;要注意聽說學習的持續性,要求學生每天都要進行一定時間的聽力訓練,也可以通過組織學生用英語進行小組討論、演講、節目表演等等多種形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自主地進行聽說的學習和訓練,并能夠逐步將所學靈活運用[2]。
對于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詞匯量都是學好這門語言的基礎和關鍵。據有關數據統計,小學生需要的基本詞匯量在650-700個之間,而中學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詞匯量大約在800個左右,包括擴展的詞匯約500個。這么多單詞的聽、說、讀、寫的學習,對于十幾歲的學生來說不可謂量不大[3]。因此,英語老師在教學中就要教會學生一些記憶單詞的技巧,讓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針對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一些與其年齡相符的直觀、貼近其生活的教學方式,進行單詞的講解和教授。比如,在讀音規則與拼寫之間建立聯系,通過對單詞的拼讀進行單詞的記憶;對同義、反義詞,可以放在一起記憶;通過單詞的詞根進行拓展記憶等。同時,要對他們強調重復記憶的必要性,對嘗過的單詞進行必要的復習,也是學習單詞的必要手段。
英語語法就是英語的語言規則,通過對這一規則的學習,才能正確地進行英語的聽、說、讀、寫,學好英語語法,是學好英語的必要前提。對于七年級的學生,因為語法本身的抽象,會感到學習難度較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將語法溶合進具體的英語語句之中,再對句子所體現的語法現象進行總結和提煉,幫助學生加深記憶。
閱讀和寫作可以說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之一。通過對英語的發音、拼寫的學習,通過學習和記憶大量的單詞,最終能夠運用這些知識進行英語的閱讀和寫作,正是英語學習的真正價值。七年年級的教材中所選材料,過都是一些名人名篇,對這些立意進行背誦,是英語讀寫的有益積累,可以為英語閱讀和寫作打下很好的基礎。
七年級是學生從小學升入中學的第一年,是一個新的開始,也是對英語學習的每一個環節打好基礎的最重要階段,打好基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英語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