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鳳 海南廣播電視總臺新聞廣播
隨著互聯網不斷浸潤著人們的生活,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媒體也隨著時代快速發展而遇到了最好發展的契機,但是相對的,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更高難度的挑戰。人們對于媒體發布的時效性和真實性比起以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斷融入信息技術,而其大部分信息獲取的途徑就是新聞媒體所發布的信息,在這個大趨勢和大環境當中,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要積極主動地尋求自身地改變,來不斷地革新傳播新聞的主要方式和主體,這樣一來,才能夠真正的將自身地發展置身于時代的潮流之中,以此來有效地促使新聞事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為什么要讓媒體之間進行融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時代的發展對其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如果還是以往傳統媒體單獨進行工作,顯然無法有效地滿足時代的新需求,只有各個媒體之間將各自優勢互補,才能夠把媒體功能最大程度的釋放出來,其收集和傳播的過程也會更加的便捷且快速。一些西方國家的新聞融合模式開展得較早,所以其模式在現如今已經成熟,國內相關的工作人員也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吸收其優點,盡自身最大地努力來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
在這個新媒體大發展的時代當中,傳統媒體不能止步不前,而是要更積極主動的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傳統媒體以新媒體為載體實現自身價值的傳播,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有效的促進新媒體進一步的發展,還可以帶動傳統媒體進行變革,例如在一些網絡雜志和線上廣播等部分當中,有利于其行業更加有效的開展工作。
新時代當中所創造研發出的新技術想要更進一步實現其真正的價值,就必須要逐漸融入到新聞傳播行業當中。傳統新聞媒體在新媒介的帶動下,可以有效地解放生產力,全方位覆蓋其新聞信息,傳播途徑的擴大和信息量的不斷增加,可以進一步保障其新聞事業的健康發展。我國政府也在時代的發展中不斷滿足人們的新需求,特別是在公布一些官方信息時,很多地方政府已經開始利用收集APP 來在互聯網當中進行傳播,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媒體融合的真正優勢。
在傳統的新聞傳播當中,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扮演著新聞提供者的重要角色,其中,記者和通信員主要負責收集這些信息并且按照特定的渠道來發布給民眾。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其新聞信息的主要收集者和提供者逐漸變為大多數民眾,在傳播途徑當中,讀者或者觀眾們也能夠自己通過互聯網的平臺來發布信息,新聞的主體也逐漸地轉向了“公民新聞”。因為新媒體的發展主要依賴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但是隨著信息技術地不斷普及,新聞傳播業也要緊隨時代發展的腳步來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要不斷地創新其傳播教育的方式,為日后地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傳統的新聞在傳播方式當中大都以電視和報紙等為主要途徑,但是互聯網的發展為新聞傳播提供了更多快速傳播的途徑。大多數的民眾都不再受到以往傳播方式的時間和空間的阻礙,只要有一部移動網絡設備,就可以在微博和網站當中收集更多實時的信息。但是相對來說,傳統的傳播途徑和傳播數量雖然較少,但是這些新聞只要發布,大多數民眾都會堅信不疑,與此同時,雖然新媒體的傳播內容更多,傳播速度也更快,但是由于現在互聯網當中充斥著大量的虛假新聞來騙取流量,其公信力卻大不如從前。所以,新媒體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要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新聞質量方面。所以,在各媒介之間不斷融合的背景中,持續地創新變革人才的培養模式顯得尤為重要。要改變以往傳統的培養模式,集中精力地培養不同領域中的人才,要讓新一代的新聞人具有經濟、哲學和歷史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要讓這些新聞人才在將來步入工作崗位時,看到新聞的同時擁有更加獨到的見解,擁有批判精神,這些能力和特質都是大多數民眾所不具備的。要在培育人才的過程當中更加重視實踐能力,要完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有效地整合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等不同的科目,以此來培養出更加符合時代要求的新時代高質量新聞人才。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當中,各種媒體為了尋求自身的快速發展來進行不同程度的融合,其新聞在傳播主體和傳播方式當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如果想要緊隨時代的發展而進步,就必須要對新聞在傳播過程和人才培養方面進行創新變革,要不斷地培養出更多符合新時代需求地新型高質量人才,才能有效地促使新聞事業在新時代變革中不斷滿足黨和人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