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星 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
當今社會數字化浪潮日益深入,信息傳播處于不斷變革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媒體已經成為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天,信息會通過傳統和新興介質不斷沖擊著我們的視覺和觸覺等,我們幾乎隨時隨地都處于媒體的包圍之中。不僅如此,當前的媒介環境中,所有能傳遞信息的煤質都可以成為媒體。目前,傳媒渠道除了傳統的報紙、電視、廣播、電腦外,新興、多元形態的信息渠道都在不斷更新,傳播速度更快更廣播,傳播的主題也更豐富、更泛化,這樣,傳播者和被傳播者的界限也更不清晰。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傳播的主體。人們同時兼顧信息傳者和受者的兩種身份。這是一個媒體的世界,一切均有可能成為媒體,泛媒體時代已經到來。
我們的意識和客觀環境都是被時代所改變的。在泛媒體時代,傳播格局決定了人們閱讀方式的改變。一次點擊,一次瀏覽,然后跳到下一篇,這便是我們的閱讀節奏,“淺閱讀”的概念也隨之浮出水面,并且逐漸成為當代社會的主要閱讀形態。
當前是一個泛媒時代,每個人的身邊都是各類沒接,信息接收方式更加多元。信息可以通過手機、電子閱讀器、電腦、網絡等傳遞給每個人。我們在上班路中的車載播放器、電子閱讀器、手機等收聽或者閱讀新的訊息。在上班過程中,可以通過社交軟件、郵件、內部網絡等進行工作信息的傳遞。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不斷地被碎片化,所以碎片化閱讀成為我們生活的日常,更能被我們所接受,所以一次點擊,一次瀏覽,然后跳到下一篇,這種閱讀節奏,這種“淺閱讀”方式必然越來越盛行。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知識的搜索更加簡單、方便。我們通過各類網上搜索平臺,只要輸入關鍵詞或者相應的圖片,就可以很輕松地搜索到相關的知識,知識獲取變得更加快捷、有效,由于新技術的房展,以往的知識獲取方式被顛覆。
這種方便、快捷的“淺閱讀”正好契合了當前泛在學習的需要。
泛在學習是指學習的發生無所不在,學習的需求無所不在,學習的資源無所不在,學習都隨時隨地都可利用終端設備與網絡鏈接開展學習活動。在泛在網絡中,學習者的活動將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按需學習。學習者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生活中的“碎片時間”來進行閱讀和學習。
“淺閱讀”對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淺閱讀”與“深閱讀”相比,沒有明顯的閱讀門檻。傳統的閱讀是有一定的門檻的,閱讀者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知識構建基礎之上的,但目前流行的“淺閱讀”,更多的民眾能進行沒有障礙的閱讀,并在相對輕松的環境中去理解和認識深奧的知識。閱讀并不是知識分子才能進行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借助手機等終端設備進行閱讀,從而增長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而且“淺閱讀”經濟成本低廉,目前的紙質圖書價格依然不菲,且出版周期長,所以經濟成本、時間成本低廉的“淺閱讀”自然讓閱讀更加平民化。
目前,我們的出版界和閱讀界很多人對“淺閱讀”有爭議,有一些研究者認為,如果大眾過于習慣于采取“淺閱讀”的方式來獲得信息,深閱讀可能離我們生活越來越遠。但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的。“淺閱讀”有碎片化、隨時性等特點,這讓大家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多、更方便。在當前泛媒體的大環境下,我們每個人都各種信息包圍著,雖然搜索引擎和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我們查詢更加方便,但仍然有很多信息被淹沒。當我們在做莫一個領域的專業研究的時候,我們就很需要了解這個領域的專業、非專業知識,通過百度、谷歌、搜狗、360 等搜索引擎,可以搜索到數量巨大的信息。比如我們通過百度搜索“淺閱讀”,顯示的結果會有100 多萬個,數量巨大的這些信息中,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用,很多的信息都是無用的垃圾信息。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利用“淺閱讀”這種方式隊信息進行篩選,選擇有用或者感興趣的信息,然后進入深閱讀階段。傳統的閱讀方式中,各類書報刊的數量也是相當驚人的,我們也可以通過“淺閱讀”來對這些出版物進行篩選,從中選擇自己所需的資料,然后針對興趣點和關鍵點進行信息吸收和轉化,最后留下有用的信息。這樣的過程自然也就為深閱讀進行了基礎,只要我們的方向正確,由點到線,然后到面的過程,會讓讀者更加從容地對碎片化信息進行加工和提取,然后深入了解和研究。這樣,一定程度上,“淺閱讀”就為深閱讀提供了基礎和橋梁,引導大家從“淺閱讀”到深閱讀的合理轉化。
因此,“淺閱讀”雖然存在著許多缺陷,但它也有著許多積極的方面,它的興盛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它的存在有著積極性和合理性。而我們圖書館人更應該辯證、客觀地、理性地解讀“淺閱讀”,順勢而為,充分利用“淺閱讀”現象,促進圖書館的“深服務”,加快圖書館的轉型,使圖書館更符合時代的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