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苗苗 新疆獨山子石化新聞傳播中心
近年來,電視新聞現場報道出現了眾多的問題,極易影響后續消息的傳播與發展,甚至造成社會的紊亂,阻礙了世界各地人民對新聞現實情況的了解和掌握。在此情況下,新聞報道者往往沒有形成標準的語音發音,利用方言等語言對新聞進行報道,沒有受過嚴格的語言訓練,使觀眾無法聽清新聞報道的內容,獲得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偏差性,未能明確新聞報道當中的語義,甚至造成邏輯的不清與混亂。因此,新聞報道者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積極追隨語言表達藝術發展的腳步,準確地將現場新聞傳遞出去。
語言表達藝術在電視新聞現場報道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表現出多種多樣的具體特征,增加現場新聞報道的靈動性,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新聞形式。
首先,電視現場新聞報道展現出簡潔明了的語言特征,積極做到信息的真實性,將復雜的信息簡化為一些利于理解的詞匯,使電視新聞現場報道者明確詞匯表達的具體方式,將復雜的語言簡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形式,闡述出時間、地點、人物之間的相互關系,簡化地說明了發生的具體事件。
其次,電視現場新聞報道展現出生動性的語言特征,積極發表生動的語言內容,找尋到整篇報道的重點內容,明確整篇報道的亮點內容,利用生動的語言突出新聞的亮點,積極吸引群眾的目光,增加他們對新聞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電視現場新聞報道展現出口語化的特征,力求將語言表達做到通俗易懂的效果,利用最直觀的語言說明事件的發生過程,減少信息獲取的難度,促使人們更加容易獲得信息的內容,強化了信息傳遞的效率。
在現場過程中,電視新聞報道一定要注意到語言敘述的基本技巧,將人體各方面肢體語言結合起來,繪聲繪色地描繪出現場發生的情境,使新聞報道者言簡意賅地表達出信息的基本內容,清晰地表達出每一句話的重要內涵,真情實感地說明自身對發生事件的情感,緊緊跟隨音樂節奏的變化情況,調整自己對新聞的報道節奏,形成抑揚頓挫的敘述語調。新聞報道者應善于應用自身的肢體語言,將手、腳、口三者結合在一起,將內心的情感表現于面部表情上,展現出自身對每一個新聞事件發生的喜怒哀樂,利用手、腳表達出事件發生的過程,積極將自身所有的肢體語言相配合。
提問是新聞報道的另一種方式,可以更深層次地獲得新聞的數據與信息,掌握到更為直觀的新聞內容,明確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在現場報道中,新聞報道者應當明確提問的具體方式,掌握到良好的現場提問技巧,積極利用開門見山、循序漸進、迂回戰術及引導式等多種提問方式,迅速地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與內容,深入地解答事件的發生過程,通過與被采訪者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了解到真實事件的具體發生細節,細心地找尋到新聞存在的問題,一步步獲得解決問題的答案。
語言表達是電視現場新聞報道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展現出個性化新聞內容的主要方式,可以展現出具有亮點的內容,強化了新聞報道的效果和質量,增加了電視新聞現場報道的客觀性。語言表達藝術主要包括平和型、輕松型和犀利型三種主要的表現形式,展現出不同特色的新聞報道內容,逐漸培養新聞報道者了解到這三種主要的類型形式,使新聞報道者掌握到各個類型的實施特點,明確平和型的嚴謹和樸實,了解到輕松型的詼諧和幽默,認識到犀利型的嚴密性和邏輯性,靈活地應用這三種主要的語言表達類型,有效地提升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語言表達手段是現場新聞報道者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更是提升新聞報道質量的主要方式之一,主要包括現場性、體驗性和交互性表達手段。在現場新聞報道過程中,新聞報道者應當積極將三者表達手段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首先,針對現場性表達手段應當明確自身所處的地理位置,認識到整個新聞報道中當前所處的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發生過程中,詳細地說明了整個事件發生的具體過程;其次,針對體驗性報道手段,將自身親身感受到的經歷表達出來,真情實感地抒發出自己對信息所持有的情感態度;最后,針對交互性表達手段,將自身與觀眾良好的聯系在一起,積極帶領觀眾融入到現場環境當中,引導觀眾參與到新聞報道當中,強化他們對新聞的認識。
新聞報道是當前社會獲得信息的最主要途徑,展現出更多豐富多彩的語言藝術,增加了語言藝術表達的特性。近年來,新聞報道者應當注意到語言藝術的基本表達形式,明確語言藝術的表達技巧,掌握到語言表達的具體分類形式,逐漸增加現場報道的效果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