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吉林市廣播電視臺
因為受眾的原因,廣播電視和播音主持行業都有了更高的標準。為了實現打造優質媒體的目標,整個行業都在提高自身質量,完善節目呈現結果,從而獲取更多的收視率。也就是說,我們不只是看中現實性的功能,也注重藝術性的展示。其中,實現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主要核心就是新媒體運營技術。如今的新媒體可以說是集紙媒、通信、傳統影視、觸摸媒體、廣播電視等大多數形態于一身,更是以一種新姿態的數字藝術為支點。然而這些在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中,對主持人的要求自己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而對新媒體的一些應用就更注重綜合性創新發展。第一,在以受眾為基礎的條件下,廣播電視節目更加需要主持人,而新媒體更看重個性化特色,這也就對主持人的表達能力有了更嚴格的要求。如今在新媒體的背景下,主持人擁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因此他們可以運用各種手段使用自己的語言能力與受眾互動,從而發揮出自身的特色,甚至可以與受眾進行第一時間的交流。這樣的要求對于主持人來說更為嚴格。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更加注重的是信息傳播和表現形式的多元化。在播音主持的過程中,使用圖文功能、音視頻語音等和傳統新聞報道結合,讓播出的新聞更加多變,從而滿足不同受眾的不同需求。也就是說,新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還可以針對不同人物的不同背景進行自主的創新,讓不同的受眾真正的得到自己想要甚至感興趣的新聞。[1]
如今,互聯網科技不斷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新媒體也在迅猛的發展,網絡語言已經廣泛傳播。廣播電視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也可以適當的選取一些適合節目的網絡流行語,以此來使節目變得更加生動,貼合生活,以其生動簡潔的特點,來吸引更多的受眾。更要注意的是,主持人在利用新媒體技術主持節目的過程中,還要學會判斷,觀察形式,不能為了迎合受眾而一味地使用網絡流行語言。總的來說,播音主持到最后還是要運用規范的正確的語言進行播報,然而,在這個既要保證語言規范又要迎合受眾需求的過程中,就要求主持人做到張弛有度,學會自我控制,提高自身要求保證藝術氛圍,從而體現出播音主持的真正實力。
對播音主持語言的要求有以下三點:一要做到規范,二要做到真實,三要做到婉轉。在這個高科技時代,媒體發展迅速,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在網上獲取消息,對于這一點,廣播電視就相對的落后。這對于廣播電視來說是滯后的,不利于長久發展。但是廣播電視最大的優點就是現場報道,這一點是網絡新媒體所沒有的。與新媒體的文字圖片新聞比較,現場報道是最具感染力的,這也是傳播社會價值弘揚正能量,正確的引起輿論導向所需要的。因此,廣播電視就要發揮這一優勢,與新媒體的優點相結合,從而擴大自身影響力,這也就對播音主持專業的人員提出了創新性的要求。針對不同地方的受眾,主持人在播音主持的過程中也可以說一些方言,這樣可以保證不同地方的受眾可以更加迅速的了解節目的特點以及掌握相關的信息。然而,針對不同的環境,主持人也可以用不同的技術進行主持,比如為了更好的體現節目效果,主持人可以在主持時加入更多的互聯網流行語。[2]
為了拉近播音主持藝術與受眾的距離,從而提高節目收視率,主持人就必須有足夠的親和力。因此,主持人就必須在語言互動中采用更有親和力,更能拉近距離的形式,以此來和受眾建立關系。也就是說,主持人要靈活的、合理的作用新媒體技術與受眾交流溝通,這樣既可以讓受眾可以進一步了解主持人,也可以增加二者之間的互動。用這樣的方式增加兩者之前的交流感,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對播音主持藝術的一種升華,從而實現節目的創新。
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播音主持人員既要有豐富語言表達能力,又要緊跟時代潮流,實現個性化特色,這也應該成為新媒體時期下主持人的標簽。不同節目類型的主持人,個人自身個性化的特色也是不一樣的。然而,個性化鮮明的播音主持更能引起受眾的注意,他的語言效果和主持形象都會給人以很高的辨識度。除此之外,迅猛發展時期下的新媒體為播音主持提高受眾審美提供了更好的平臺。主持人如果想要給受眾帶來不一樣的節目效果以及全方位的感受,就必須熟練靈活的運用新媒體互動機制,用完美的語言吸引受眾眼球。
在新媒體傳播廣泛發展的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必須在規范自身發展的同時創新未來道路,在提升語言魅力的基礎上,利用新媒體平臺與受眾熟練的互動交流。從而進一步提高增強節目效果,展現節目特色,彰顯主持魅力,提高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率,最終信息傳播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