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占紅 崔春陽 金鑫 武漢傳媒學院
錄音,顧名思義就是記錄聲音,要實現錄音,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拾音、聲電轉換、聲音調節、聲音記錄、聲音處理。而工科專業不僅要學習的是錄音技術還要學習錄音的方法、技巧,也就是說不僅要會錄音還要會音頻系統的集成等,所以不是簡單的會錄音就可以的,還要對以上的幾個步驟所涉及的設備及相關線路都要有所掌握,另外一個就是對聲波信號的了解以及錄音的場地空間等相關知識的掌握。
工科專業要學會學號《錄音技術》,我覺得主要是從以下四個方面學習:
第一、對聲學知識的學習,這個聲學不是指簡單物理學上的聲學,它包括:1.聲音的各種知識。聲音最開始是在大學物理中學習的,主要講學習聲波:波形、頻譜、傳遞等,而這里講的聲音主要是聲波被人聽到時的因素:聲調、聲色、響度等,還有聲音在室內傳播中所產生的駐波、反射聲以及產生的延遲和混響;2.樂器聲。眾所周知,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而體現在物理學知識就是頻譜不一樣,而在我們學習錄音的時候,必須對這些知識有所了解,比如說鼓和號聲音的區別,我們發現它們之所以發出那個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頻率不同,也就是說在錄音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合適的頻率來對不同的樂器進行錄音從而減少不必要的噪音等;3.各種唱法的區別。我們在錄音的時候,不僅僅是對說話和樂器錄音,其實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是錄唱歌的聲音,那么我就必須要知道各種唱法的對錄音方面的區別,比如說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這兩種就是不一樣的,如果選擇不好的話,很容導致錄音的效果不好或者完全不能聽,所以在學習錄音的時候,還是要學習這三個方面關于聲音的知識,可以不是很懂,可以不會唱歌,但是最起碼的要求是可以聽出來不同的聲源對錄音的要求,從而選擇不同的模式或者設備來完成錄音,比如一個簡單的例子,你給別人錄歌,歌手明顯的一個或者幾個音調高了你還說唱的很好錄的比較完美,這樣的話別人回放的時候是可以聽出來的,下次還會找你錄音嗎?
第二、錄音軟件的掌握。這一項技術不管是對文科類、藝術類或者工科類都是要求掌握的,只要開始了錄音這門課程,它說起來比較簡單,就是對一個軟件的應用,只要按照老師講的或者網上查找的資料對照界面上操作,一般情況下都是可以學會的,但要學好、錄好卻不是這門簡單的,它要求對聲源信號的了解,對錄制內容的掌握,對軟件使用的熟練度。對聲源信號的了解是因為要涉及到各種樂器、唱法、拾音方式以及環境的情況,特別是環境情況,也是不是很嘈雜,比如演唱會或者別的有很多人的場合,這個錄音就要注意對噪聲的處理;錄制內容只要是看錄的是什么?語言的類,唱歌的,樂器的等等,根據不同的模式選擇不同的錄音方式和效果等;對軟件的熟練程度這個就不用說了,只有很熟練的操作這個軟件,才能在錄音的時候準確、快速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效果等功能,就不會在錄音的時候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從而提高錄音的效率。
第三設備要求。上面講了,錄音的過程包含了:拾音、聲電轉換、聲音調節、聲音記錄、聲音處理這五個步驟,工科專業要求要會系統集成,因此對上面幾個步驟中多涉及的所有設備和線路連接必須要掌握。1.拾音,是由話筒完成,主要是對聲音的拾取,常見的有近距離拾取聲(1-5CM),中距離拾聲(5-10CM),遠距離拾聲(10-20CM),它主要是拾聲器離生源的距離,立體聲的三種拾音方式:AB 制式、XY 制式、MS 制式。AB 制式是最早采用的立體聲拾取方式,也稱為拉開距離式拾音方式;XY 制式是兩只相同的傳聲器上下同軸擺放,拾取聲音沒有時間和相位差,又稱無相位差立體聲制式。MS 制式也是一種重合傳聲對子的制式,它和XY 式不一樣的是,兩個傳聲器,一個是心形的朝向正前方傳聲器,一個是“8”字形的朝向左右兩邊的傳聲器。2.聲電轉換,這個主要是指話筒的模式,有動圈的、電容的、有線的、無線的等模式,根據不同的聲源和環境選擇不同的模式。3.聲音調節,這主要是對電流的調節,以調音臺為核心,再加上均衡器,壓限器,其余的設備看情況使用,這三個設備一般都是有的,在學習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調音臺,對于調音臺的使用,課堂上會講很多,但也要注重實踐,有時間的話就多練習一下,包括輸入信號如何去接入,怎么樣接輸出,輸出的時候要不要功放,聲音輸入前的提示該如何去操作,怎么樣算是調試到最佳狀態,接入聲音如何去控制等等。4.聲音的記錄,它是通過多軌機、電腦錄音機等設備進行記錄,這些設備在課堂上不一定會講很多,需要學生下來自學,但是一般情況下學校沒有多軌機等設備,使用的是錄音軟件上的多軌錄音等。5.聲音的處理,這個一般縮混,可以認為是存儲,對存儲設備的了解等等
除了這些之外,還要對監聽設備、放音設備、操控臺都要掌握,還有對室內聲學的相關知識的了解,不是簡簡單單的課堂的理論學習就可以學會的,錄音是一個綜合技巧,需要各方面的均衡,所以在學習的時候,不僅要在課堂上好好學習,還要在課下,多學習與之相關但課堂不講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