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古再麗·艾山 新疆巴音郭楞電視臺
相比于電影、網絡媒體平臺,電視節目有著更漫長的發展歷程,這雖然為電視節目打造了更深厚的根基,但也決定了電視節目畫面傳統、呆板的風格。在信息時代下,各種媒體平臺呈現多樣化發展,它們不僅在信息傳播速度等方面占據一定優勢,在畫面排版方面也抓住了人們的眼球。因此,電視節目要想獲得長足發展,也亟需思考自己在畫面排版方面的問題。
如果說通過藝術化的手段將畫面進行重置、合理安排以達到向受眾傳達出更加美觀、藝術化的畫面效果的過程被稱為畫面排版,那么在電視節目播出之前對電視節目進行這個改造過程就是電視節目畫面排版。總體來說,電視節目的畫面排版既要求電視節目編輯有理性的一面,按照一定的比例、結構等因素對畫面進行處理,又要求電視節目編輯有感性的一面,按照情感因素對畫面進行色彩、色調等方面的處理。經過這種理性和感性相結合的畫面處理,電視節目就能以一種更加美觀和藝術化的效果呈現,以達到吸引受眾的目的。[1]
1.傳播信息
電視節目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節目傳達出相關信息,所以電視節目畫面排版是通過視頻、文字、圖畫等方式向觀眾傳達出必要的信息,通過一定的畫面排版將最主要的信息放在突出、顯眼的位置,以取得第一時間內抓住觀眾眼球的效果。
2.傳播視覺美
如上文所受,畫面排版還要給受眾傳達出一種美觀、藝術化的畫面效果。所以電視節目畫面排版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要傳達出一定的視覺美。節目編輯通過設計和排版將自己的審美觀念、時代風貌等因素融入到畫面中去,讓觀眾領略到畫面美的藝術效果。
電視節目畫面排版承擔著傳播節目信息的根本任務和視覺美的附加任務。這兩大重要任務也決定了信息時代下電視節目畫面排版需要具備的兩大因素:實用性和裝飾性。一方面,電視節目的畫面排版需要滿足觀眾獲取關鍵節目信息的需求,因此電視節目畫面排版需要具備實用性,節目編輯需要對節目信息進行一定排版,向觀眾傳達真實的節目信息。另一方面,電視節目的畫面排版需要滿足觀眾獲取視覺美的需求,因此電視節目畫面排版需要具備裝飾性。畫面排版的裝飾性往往對節目整體效果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節目編輯根據節目本身所要傳達信息的性質,利用相關審美對節目的畫面比例、色彩搭配、色調把控等因素進行合理安排,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深化節目表現力。
在電視節目的畫面排版中,畫面中各元素的平衡、合理搭配對于整個畫面的視覺效果呈現有非常大的影響。一幀畫面中往往包含多種畫面元素,需要編輯根據節目所要傳達的信息來進行排版,是進行對稱排版,還是進行利用“三分法”“黃金分割法”等方法來對畫面進行切割,都要依據節目意義來決定,不同的排版方法往往傳達出的效果也不一樣,對稱排版或者“三分法”往往傳達出莊重、正視、嚴肅、端莊的大氣美,重要的新聞事件或者莊重的節目會采用這種排版方式,而“黃金分割法”的排版方式一般會呈現出比較活潑的視覺效果。
雖然對于排版有一些固定的理論方法可供參考,但是電視節目排版往往需要根據時代要求來進行一定的創新。這對電視節目編輯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電視節目編輯根據這一期的節目特點和時代潮流進行策劃和設計,在穩中有序的基礎上對本期節目畫面排版進行創新,打造畫面亮點,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
任何和美相關的工作都要求和時代潮流結合在一起,滿足觀眾的不同需求。信息時代下出現了各種藝術模式和電視節目模式,畫面排版也朝著多樣化的路徑發展。在這種狀況下,電視節目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就要在畫面排版方面進行思考。畫面排版要在傳統審美的基礎上跟上時代潮流,博采眾長,吸取有創意的時尚元素,以促進畫面排版的創新發展。
如上文所說,電視節目的畫面排版需要根據時代潮流不斷做出調整,博采眾長。這對電視節目編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電視節目編輯不僅有深厚的美學知識,而且要保持高度的創造力、學習力和靈活運用美學知識的能力,電視節目編輯要根據時代要求和節目特色對畫面排版進行創新策劃與設計。[2]
在畫面排版中,畫面的色彩搭配、色調調控、光線把控、文字樣式、花邊線條、留白設計等方面都有專業的理論技巧,在何種情況下使用哪種搭配都有科學的解釋和設計。在信息時代下人們對這種科學搭配要求更高了,因此在進行電視節目畫面排版過程中一定要合理利用和安排這些畫面排版的技巧,利用這些畫面排版技巧打造藝術化的視覺效果和感染力,給觀眾帶來美的畫面效果。
信息化時代下的電視節目畫面排版需要節目編輯增強自身綜合素質和藝術修養,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和安排排版技巧,保持電視節目排版穩中有序的根基,另一方面也要緊跟時代潮流,吸取其它平臺的優秀元素,以打造出精彩紛呈的電視節目視覺效果,獲得電視節目的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