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銘爽 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
我國的少兒圖書市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廣闊市場。截止到2018年,少兒圖書已經連續1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17年,圖書零售市場的增長有1/3 以上來自于少兒圖書,少兒圖書占圖書零售市場的碼洋比重達24.64%,是不容忽視的中堅力量。而新時代的兒童讀者們自小是在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影響下成長起來的,獲取信息的途徑同以前已經大大不同。在這種背景下,少兒出版進行新媒體出版轉型是必經之路,兒童圖書出版機構要正確看待新媒體的發展,整合現有產品,找準自身定位,促進少兒出版的進一步發展。
“媒體融合”的概念最早由美國的計算機科學家尼古拉斯·尼葛洛龐蒂在20世 紀70年 代 提 出。2014年8月18日,我國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要利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并提出“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要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由此看來,媒體融合是大勢所趨。媒體融合是信息傳輸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趨勢,旨在將報紙、電臺等傳統媒體與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傳播渠道兩者有效結合起來,進行資源共享。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是互利共生的,并不存在誰取代誰,誰淘汰誰的關系。新舊媒體的區分應該是隨著科技發展不斷發生變化的。同數字信息技術有關的媒體形態也不會是新媒體的最終模式。
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少年兒童是持續受到特別關注的群體,得益于此,服務于少年兒童的少兒出版也在這四十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階段,是出版界品種增長最多、質量提升最快的門類之一。現如今我國的少兒出版行業鼓勵原創,鼓勵創新,聚集了一大批富有創造力的文字作者、畫手和出版人。在過去的十幾年里,我國的少兒出版發展迅猛,優秀的原創作品逐漸占領市場的主導地位,發行量一直居高不下。同時,我國的原創圖書在國際少兒圖書市場上也逐漸占據了一席之地,2016年曹文軒摘得世界兒童文學領域的最高獎項——國際安徒生獎,實現了華人在這一獎項的零的突破。我國少兒圖書的欣欣向榮首先得益于市場日益高漲的需求。我國有超過2 億的兒童,每個兒童在成長的不同階段都對應了不同的閱讀需求,相應的閱讀量也不斷攀升。現如今隨著家庭單位整體經濟水平的提升,家長們對孩子的殷切希望轉化成了童書市場上強大的購買力,直接造成了童書出版的繁榮之勢。其次,在少兒出版慢慢崛起的過程中,涌現出了一大批投身于此的優秀的作者,為市場上提供了專業、新鮮的內容,吸引了更多讀者的關注,使整個市場在一種良性循環的過程中不斷向前發展。
新媒體的發展打破了傳統出版的媒介邊界,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挑戰。童書市場上有00 多家出版社參與競爭,無疑是一片激烈的紅海。而新媒體攜著新的技術和更豐富的表現形式參與進來,分流了部分讀者,也給很多出版機構帶來了危機感。總體來說,新興媒體帶來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挑戰:
融媒體背景下的兒童讀物,載體大部分是手機或平板電腦,內容包含了聲音、圖像,交互性強,且大部分同互聯網緊密結合,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內容和形式的更新迭代,很多內容可以觸發即時性的反饋,非常適合滿足兒童好奇的心理。相比之下傳統的紙質圖書攜帶就不是那么便捷,內容也是固定的,無法更新。
很多新興的少兒服務提供商本質上是互聯網企業,他們在市場中使用互聯網思維快速打下一片天地。許多兒童APP 如凱叔講故事、咿啦看書等,在風險投資市場上取得了一定的融資之后通過免費、補貼、會員邀請等方式能夠迅速擴張,而傳統出版企業依靠最基本的發貨回款,賬期較長,且圖書折扣已經在逐年下降,利潤空間被擠壓地越來越有限。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各種盜版技術也得到了發展,熱門內容在網絡上能夠通過各種途徑迅速傳播互聯網中存在眾多侵權行為和盜版現象,讀者缺乏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作者沒有有效的渠道可供維權,相關的法律法規也不是很健全,種種原因導致盜版現象層出不窮,一些不良出版商可以充分借助互聯網平臺以及移動通信網絡傳播大量資料以及書籍文獻,并且在短時間內實現信息與資料的快速傳播,不僅傳播速度快,而且涉及的范圍廣,并且可以造成巨大的影響力。對于少兒出版來說,也對其產生了些不良影響,一些原創優質的作品很可能被上傳到網絡上,導致被二次售賣甚至直接盜取,同時有些盜版制品粗制濫造,無法保證質量,反而降低了出版機構的口碑,一些出版方難以維護自身的正常權益。
對少兒出版機構來說,迎接挑戰的同時也應該看到機遇。新興媒體雖然優勢頗多,但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只有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有效融合,才能做到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出版機構應該從實際出發,分析發展自身的特點以及整個報刊行業的發展的趨勢,不斷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并進行總結,與新媒體相融合,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找出自己發展的新方向。
相比新媒體,傳統出版媒體最大的優勢就是內容與資源上的優勢。雖然很多互聯網公司發展迅猛,但他們無一例外是通過同出版社合作的方式取得內容,而內容是兒童讀物的核心,是出版機構多年來深耕的寶貴成果,也是在競爭中手握的最大籌碼。傳統出版企業要做好對內容的把控,打造優勢品牌,不能簡單地為了融合而融合,而應該分門別類地從讀者的需求出發,結合不同技術、不同圖書的特點,有效利用新媒體技術增加自身產品的附加值。把內容做好了,自然能吸引到消費者,產生集聚效應。
少兒出版應該做出明確調整,順應新媒體發展的特點,不斷引進新媒體技術,借助新媒體本身獨創性以及實時性等特點,根據少兒好奇心強等特點,開發相應的閱讀軟件以及訂閱號,新媒體技術的載體平板、手機、電腦等雖然方便快捷,但也容易使小讀者分散注意力,且電子設備的光線有時會對兒童的視力有一定影響,出版社要看到這些不足之處,合理分配媒體融合的比例,敢于突破創新,創新出版模式,自我促進,自我發展,編輯應該具備對內容資源集成化的能力,敢于應對數字化的挑戰,同時增進少兒與傳統出版物的互動。
對于出版行業來說,版權資源是重中之重,也是最具競爭力的資產,新媒體時代下,我國的出版業尤其是少兒出版的圖書編輯應該重視對知識產權的維權工作,主動學習新出的與數字版權有關的法律法規,仔細閱讀相關條例條款,提高版權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出版行業良好的出版風氣,保障作者的權益,促進少兒出版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媒體融合的時代已經來臨,所有行業都面臨升級改造,要想在這場改革中不落于人后,少兒出版機構就要正確對待新媒體的發展,與之有效融合,發揮少兒出版的自身優勢,促進少兒出版的更深一步發展,全面提升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