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樂欣 廣東廣播電視臺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的發展,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產生很大的沖擊。傳統媒體不再是人們獲取信息的唯一途徑,觀眾的角色已經開始從“受眾”向“用戶”轉換,觀眾對新聞報道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眾多新媒體的加入使競爭形勢更加激烈,為了提高對觀眾的吸引力,新聞策劃、新聞報道需要積極創新,加強輿情分析,優化新聞選題策劃,從更好的視覺、更深層地挖掘新聞事件,才能保證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從而更好地做好宣傳工作。
在新聞報道當中,選題策劃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也是獲得優秀新聞報道的基礎,需要編輯人員在政策法規、媒介立場以及編輯方針等方面做好平衡性把握,通過相關信息資源的收集選題,對受眾進行更好的吸引。而在我們目前所處的信息化時代當中,網絡平臺所具有的豐富性、海量性以及及時性則能夠幫助人們在任何的時間與地點查找新聞內容,也因此對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這即需要能夠在工作中做好新聞選題策劃工作重要性的把握,做出能夠抓人眼球、具有重要意義的新聞選題策劃,同時對具有報道價值、具有特色的新聞欄目內容進行創造,以此獲得自身的良好發展。
傳統媒體在以往的新聞報道工作當中對受眾的看法與意見的關注度較低,這同之前新聞報道的單向傳播模式具有一定的聯系。在新聞報道中,同媒體平臺相比,受眾僅僅以單方面的方式對信息進行被動接收,所具有的影響力很小,因此新聞編輯在新聞策劃、傳輸以及報道等過程當中很少對受眾的作用進行考慮。而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則使得原有的該種關系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媒體給受眾提供表達觀點以及意見的平臺。在新的發展背景下,媒體工作人員如果能夠在新聞的收集、編輯、制作以及傳播等環節中將受眾的想法融入其中,讓受眾有更多的參與感和認同感,就能使新聞報道具備更大的影響力。在新聞報道中,在輿論當中進行選題、制作已經成為了目前新聞選題當中經常應用的一種方式,并按照貼近性原則進行新聞報道。同時,在面對一個新聞事件時,大眾也將對其具有不同的見解以及看法,并將因此出現一定的評論點,該情況的存在,對于新聞事件的全面覆蓋報道也將產生一定的作用,可以說,對網絡輿論關注在現階段新聞選題策劃工作中是一項需要引起重視的方式。
在面對本媒體受眾時,不同媒體也將產生不同的影響力,在面對同一個事件時,也將具有不同的報道角度以及輿論角度。該種情況的存在,則使媒體新聞以此具有了多樣性可能,在實際新聞選題策劃中,需要能夠對新聞品質進行不斷的提升,以此在對報道內容加深的同時進行創造性的選題,進而在社會當中獲得更大的關注。在此過程中,如何能夠將傳統媒體同新媒體結合,對各自的作用進行充分發揮也是需要重視的一項的內容,對于傳統媒體報道來說,其具有較為復雜的中間環節,并因此使報道時間可能出現一定的滯后情況,此時如何求快是當時報道所追尋的重要目標。而在網絡技術背景下,即需要新聞編輯人員能夠更多的從獨特性以及創新性角度入手,通過這兩部分內容的把握保證在新聞選題策劃方面能夠更具有獨特性,進而在市場中受到關注與發展。如在《DV現場》的《致工匠》系列報道中,在策劃方面則更多地聚焦、表現人與人的情感交流和行為感染。我們認為,傳統的生活手藝,必須依靠言傳身教地自然傳承,這是舊時代師徒制度與家族傳承的歷史價值,這也是現代大工業的組織制度與操作流程無法替代的。
在網絡新聞中,也伴隨出現了一定的“反轉新聞”,該類新聞對于受眾產生了較大的誤導作用。對于該種情況,即需要能夠在工作當中引起重視,在該類事件的新聞策劃當中,要做好深度策劃以及持續策劃的把握,對相關報道與內容進行創造性的修改與更新。在時間發展的過程中,該類新聞在社會當中的影響力也將隨之減小,即新聞在剛剛報道時,在社會當中產生較大的轟動,而在時間發展的過程中,受眾的關注點也將被其他的新聞熱點逐漸吸引。當對該類新聞進行報道時,即需要能夠從新聞報道主題的深度入手,在對報道策略進行改進的基礎上做好新聞創新,以此對報道策劃的效果起到積極的鞏固以及擴大作用,在做好報道時機把握的情況下挖掘受眾的關鍵興趣點,保證該類報道出現的間歇性,以此使受眾能夠在關注事件的同時形成持續性效果。例如《DV現場》的《街坊人物志》板塊,主人公都是我們身邊很平常的人,做的也是平凡的事,如果我們流于事件本身,就沒法打動觀眾,只有對事件抽吸剝繭,引導觀眾關注主人公的人生經歷和人生態度,能夠更好地展現人格的高尚,在平凡中見偉大,讓觀眾能夠產生共鳴,從而產生更大的影響力,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在信息化環境當中,信息新聞增長速度非常快,在新聞熱點事件有限的情況下,不同平臺在新聞報道時很容易出現策劃專題內容雷同的情況,且部分媒體由于自身在實力以及選題重視程度方面不足情況的存在,存在沒有對受眾關注新聞點充分挖掘的情況,也將因此在策劃的創意方面出現問題。該種情況的存在,則會出現對其余媒體選題策劃進行借鑒的情況,并因此出現大面積策劃雷同,在時間長了之后,則將使手中因此出現視覺疲勞情況。如果媒體長時間按照該方式進行工作,則將直接影響到新聞質量,進而出現受眾轉移流失的情況。為了避免該種情況的發生,在實際新聞選題策劃當中,即需要能夠始終做好創新精神的把握,對新聞報道的新思路不斷挖掘,在加強調研的情況下實現受眾興趣關注點的挖掘,有效鎖定目標受眾,在對媒體創新性、創造力進行提升的情況下避免策劃內容雷同情況的出現,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在網絡發展的過程中,也伴隨產生了一定的網絡語言。同傳統平面媒介語言相比,具有生動、簡潔以及形象的特點,是新的漢語語言變體,是很多網友在網絡當中交流互動中經常應用的語言類型。對于網絡語言來說,其正是信息化技術發展、時代發展中伴隨產生的語言現象。在新聞選題策劃當中,即可以在報道當中對網絡語言進行適當的應用,通過該方式使新聞報道具有更強的青春氣息以及時尚的感覺,在豐富報道內容的情況下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對網絡語言應用時,也需要能夠做好適度性的把握,避免為了吸引受眾而出現過用、濫用的情況,要做好尺度的控制。
在新聞報道競爭愈發激烈的環境下,新聞選題策劃已經成為了新聞報道當中的重要武器,當具有優質、新穎的新聞選題策劃時,即能夠對受眾的注意力進行吸引,進而在激烈的媒體競爭環境中占據優勢。對于該種情況,即需要能夠做好受眾的需求調查,根據其需求做好編輯工作。目前,工作報道、會議報道以及領導報道是較為常見的新聞報道方式,而真正貼近基層群眾生活、貼近地域人文特征、貼近時代氣息的新聞卻不多,所以做好民生新聞的選題策劃,立足新聞的服務功能,創新報道形式,站在百姓的角度尋找社會時政、經濟發展的新聞切入點,也是新聞選題策劃的方向,以此提升報道的感染力以及吸引力。
在上文中,我們對信息化背景下如何開展新聞選題策劃工作進行了一定的額研究。在未來新聞選題策劃工作開展中,即需要能夠充分做好新環境新聞報道特點與需求把握,不斷優化新聞選題策劃的方式方法,力圖在新的新聞環境中占據優勢,獲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