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明艷 貴州省遵義市廣播電視臺
廣播新聞是廣播電臺的根本,是其保持社會輿論引導地位的重要形式。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新的媒介資源推動了廣播新聞業蓬勃發展,也使得傳統的廣播新聞編輯人員暴露出一定的問題和不足。為了保證廣播新聞業與時俱進發展,廣播新聞編輯必須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適應新的媒體環境,如此才能夠更好的發展自身,不辱職責和使命。
新媒體是一個相對于傳統媒體而提出的概念,是基于廣播、電視、報刊而興起的一種以電子技術為載體、以網絡技術為依托的媒體形式。互動性、娛樂性、資源共享性、自發性是新媒體時代新媒體的典型特征。上述特征加大了新媒體與受眾之間的聯系性,使得新媒體得以廣泛覆蓋普通民眾的生產、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并沒有被完全淘汰,而是與新媒體互相依托、相互碰撞而誘發出一種全新的媒介形式,換言之,新舊媒體的融合是媒體發展的“大勢所趨”。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眾多載體和形式的新媒體不斷涌現。新媒體對傳統媒體進行了完善和補充,也對之產生了一定的沖擊。毋庸置疑的是,廣播新聞的創新和改革是新媒體發展背景下廣播新聞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編輯人員必須能夠合理的使用各種信息,從大量的信息中快速甄別真實且具備價值的信息,并利用多元化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將信息傳遞出去,以彰顯社會主義精神、引領社會價值觀念。
廣播新聞與百姓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因能夠準確反映社會的真實面貌而受到大眾的青睞。在社會主義社會建設過程中,廣播新聞發揮著引導輿論、宣傳教育等多項功能,然而隨著微博、微信等新型通訊技術的不斷出現,廣播新聞對受眾的影響力不斷削弱,如果廣播新聞編輯不能快速有效的提高廣播新聞的媒介競爭力,那么廣播新聞的受眾范圍將會不斷縮小,廣播新聞節目的成長發展也將因此受到制約。
編輯策劃是提高廣播新聞宣傳效果,使得廣播新聞贏得受眾青睞并快速占領市場的有效手段。廣播新聞編輯必須善用各種活動塑造品牌影響力,在吸引受眾的同時推動廣播新聞行業發展。在各種活動策劃過程中,廣播新聞編輯人員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要努力從多個角度出發對活動進行詮釋和挖掘,還要對活動節目的現場采集、后期加工等進行跟進,這無疑都對其綜合素質提出了挑戰。
廣播新聞節目能夠很好的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近年來各類電視文藝節目不斷涌現,多樣化的節目形式有效的拉近了受眾與節目之間的距離,也使得各種電視文藝類節目出現了較強的娛樂化傾向。然而,廣播新聞存在的價值不僅要給受眾帶來愉悅,還應該提高受眾的審美觀念,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其三觀,使之形成正確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正因為此,廣播新聞編輯必須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能夠有較高的政治思想、文化層次,能夠在節目過程中向受眾傳達文化素養、文化藝術、審美價值等,發揮文化傳播的責任,承擔起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艱巨使命。
審美能力和藝術修為是藝術編輯人員從事各種編輯工作的基礎,是廣播新聞編輯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由于廣播新聞編輯需要全程參與節目定位、策劃以及編輯、制作等,每一項工作都對審美能力和藝術修為有較高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審美能力和藝術修為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總結,需要吸收借鑒不同藝術門派的藝術創作風格,所以廣播新聞編輯想要一鳴驚人,必須牢牢把握文藝節目的本質特征,要善用文藝作品傳遞自身思想引發受眾共鳴,并以全新的編輯理念來迎接新的挑戰。
廣播新聞節目需要與多個部門進行溝通配合,廣播新聞編輯必須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要能夠保證各個部門各個崗位人員相互配合,以保證節目順利展開。與此同時,影響廣播新聞節目的因素較多,在節目組織、錄制等過程中極可能發生各種突發情況。因此,廣播新聞編輯還應該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要能夠對各種問題進行有效預防,在遭遇問題時還應及時提出有效措施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新媒體背景下,廣播新聞編輯必須能夠很好的引領輿論方向,能夠有較強的新聞敏銳度和廣闊的全局視野,如此才能夠保證廣播新聞具備全面性、真實性、準確性和普遍性。正因為此,廣播新聞編輯必須積極提高自身的綜合技能,要推動傳統廣播新聞行業與新媒體融合,以不斷強化廣播媒體的競爭力,保證廣播新聞業長久、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