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纏文
摘要:對陜西省10個地級市(西安、延安、榆林、銅川、渭南、咸陽、寶雞、漢中、商洛和安康)的旅游經濟發展作比較研究,采用熵值法對10個地級市的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各項指標數據加權計算,得出城市旅游競爭力綜合值并進行排名。結果顯示,各市的旅游經濟發展競爭力存在明顯差異,西安市綜合值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寶雞市高0.469 5,比排名最后一名的銅川市高0.546 9。
關鍵詞:城市旅游競爭力;比較研究;熵值法;陜西省
中圖分類號:F592.7?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02-0143-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2.031?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隨著城市生產力的發展提高,第三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GDP)比值越來越大,旅游業逐漸成為城市發展支柱性產業。在旅游產業中,城市旅游業的增長是城市GDP的重要力量,國家和地區的旅游競爭實力主要通過城市旅游競爭力體現[1]。一個城市的旅游競爭力對整個地域旅游產業的生存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因此對城市旅游競爭力的研究顯得十分重要。
國外學者斯坦斯菲爾德最早提出了城市旅游產業在旅游業中的重要性[3],1980年至今大量關于城市旅游的研究論著涌現。在國內,由于研究者所在地域不同,所研究城市的經濟現狀不同,因此著述角度也就多種多樣。張秀全[4]以寧波、蘇州、杭州、南京和無錫5大城市為研究對象,運用AHP方法對城市交通和經濟等26個指標7大層次進行指標構建并評價。武傳表等[5]通過AHP法測定5個指標對14個沿海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排序,5個主要指標分別為基礎設施、經濟實力、生態環境、旅游與發展水平和科教文衛。
本研究采用應用熵值法對陜西省10個地級市的城市旅游競爭力進行比較研究,計算出旅游綜合競爭力排名,將城市旅游競爭力分為4個不同程度等級水平,討論分析其原因,以期促進陜西省各市旅游競爭力的和諧健康發展[6,7]。
1? 研究區域概況
陜西省由(陜北高原、關中平原、秦巴山區)北中南三部組成,與四川、重慶和山西省等8個省(市)相鄰。陜西省歷史悠久,省內旅游資源豐富,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參觀旅游價值高。2015年陜西省A級別旅游景區共有337處,其中旅游5A名勝級景區共有7處,旅游4A級別景區共89處,3A級景區共有198處。陜西省2015年度共接待旅游人數達38 567.1萬人次,與2014年相比增長16.1%,其中包括入境留夜住宿游客人數共293.03萬人次,與2014年相比增長10.04%。國際旅游總收入達20.00億美元,國際旅游總收入相比2014年增長13.09%。國內旅游總收入額達2 903.9億元,相比2014年增長了19.3%,旅游業總收入達3 005.8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19.2%。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陜西省旅游經濟發展強勁,發展勢頭迅猛。陜西省區域內的西安、延安、榆林、銅川、渭南、咸陽、寶雞、漢中、商洛和安康10個地級市是陜西省旅游發展的主要城市,各城市旅游經濟發展各異,相互之間競爭強烈。本研究將以這10個地級城市為代表,研究比較其城市之間的旅游競爭力差異。
2? 研究方法、數據來源及評價指標體系
2.1?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將陜西省10個城市的旅游競爭力12個指標進行無量綱化和標準化,采用熵值法對指標加權計算,得出綜合得分。
本研究數據來源均以陜西省各市官網發布的數據為基準,數據源主要出自于2015年陜西省統計年鑒、陜西省旅游政務局官網數據和陜西各市的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數據來源真實可靠,具有權威性。
2.2?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評價指標的構建選擇對城市競爭力的比較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根據文獻結果和陜西省實際情況,將旅游競爭力評價指標劃分為12個主要指標:5A級旅游景區(個,X1)、4A級旅游景區(個,X2)、3A級旅游景區(個,X3)、五星級飯店數量(個,X4)、四星級飯店數量(個,X5)、三星級飯店數量(個,X6)、旅行社數量(個,X7)、旅游業總收入(億元,X8)、國內外旅游人數(萬人次,X9)、固定資產投資額(億元,X10)、GDP總值(億元,X11)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億元,X12)。
3? 數據處理
3.1? 研究區數據
陜西省10個地級市的2015年各市旅游競爭力評價12個主要指標數據見表1。
3.2? 指標的無量綱化
在數據整合之前,需提前將數據的不同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指標數據經過標準化處理后,數據值進行下一步分析[8]。數據標準化解決方法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同趨化處理方式,二是無量綱化處理方式。無量綱化處理方法多應用于處理不能直接用來比較數據的指標,處理后的標準化數據直接進行比較分析,其主要處理方式有極值化法、極差法、標準化法和均值化法等。本研究將采取極差法對各項評價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公式如下:
式(1)中yi為運用無量綱化方法處理后的指標數值,xi為指標原始數值,xmin、xmax為指標中各項評價個體的最小值與最大值,經過計算得出指標值無量綱化處理結果(表2)。
3.3? 指標的加權
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可分為主觀、客觀賦值法兩大類。主觀賦值法指原始數據的加權計算大部分由人的主觀經驗得來,主要包括專家咨詢法、層次分析法、比較加權法和經驗判斷法等??陀^賦值法則是指由測評指標的實際數據得出計算權重的原始數據,主要有變異系數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和均方差法等方法[9]。本研究將采取熵值法確定各項指標的權重。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如果某一項指標數值的熵值越大,則說明其指標值的分散程度越小,其能夠表現出的信息值越小,在綜合評價得分中這項指標起的影響性越小,該項指標的權重也越小[10]。與之相反,若某一項指標的熵值越小,表達了該項指標值的分散程度越大,其能夠顯現的信息量越多,在綜合評價得分中這項指標起到的影響越大,該項權重值就越大。計算各項指標的權值公式如下:
式(2)中dj為信息熵冗余度,wj為各項指標的權重。通過式(2)計算得出各項指標權重情況(表3)。
3.4? 指標的綜合
指標的綜合即將各項評價指標進行加權整合,把其變為單一變量。文中的指標綜合采用線數函數方法。公式如下:
通過公式(4)對陜西省10個地級市2015年旅游競爭力水平進行綜合值計算,得出2015年陜西省各城市旅游競爭力排名(表4)。
4? 旅游競爭力的比較分析
根據2015年陜西各城市旅游競爭力排名的結果(表4)繪制陜西省各城市旅游綜合競爭力得分排名散點圖,陜西省排名第二至第10城市的旅游綜合競爭力得分排名散點趨勢。
由表4可知,陜西省10地級市城市之間旅游競爭力中,西安市綜合排名第一,與其他9個地級城市相比綜合值高出很多,銅川、安康市排位靠后。根據2015年陜西省各城市旅游競爭力排名的結果(表4),將陜西省各城市的旅游綜合值劃分為4個強度等級,分別為強、較強、較弱、弱旅游競爭力城市4大類,并進行進一步劃分。
4.1? 強旅游競爭力城市(綜合值>0.100 0)
旅游競爭力西安市綜合值為0.550 9,綜合排名第一,比其他9個地級市高出很多。西安市的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其境內5A級名勝景區共3處,4A級名勝景區有24家,3A級名勝景區共33處?!笆澜绲诎舜笃孥E”的秦始皇兵馬俑坑,西安古城墻、阿房宮、長安城與大明宮四大歷史遺址等,都是祖先為后代留下的珍貴文明遺產。陜西省西安市境內獨有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古跡和當地的民俗風情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游覽。西安旅游產業的快速成長促使旅游環境日益優化,旅游接待能力不斷提高,截至2015年西安市共擁有五星級飯店15個,四星級飯店28個,三星級飯店54個。2015年西安市旅游產業總收入達1 073.9億元,占城市生產總值的18%,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西安GDP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陜西省旅游業發展的主干力量。
4.2? 較強旅游競爭力城市(綜合值在0.090~0.050)
寶雞市旅游競爭力綜合值0.081 4,綜合排名第二。延安市綜合值0.076 5,綜合排名第三。寶雞市與延安市競爭力數值相差較小,綜合競爭實力在陜西省10個地級市排名靠前,可稱為較強旅游競爭力城市。寶雞市的旅游資源包羅萬象,如國家森林公園太白山,人文旅游資源有法門寺景區、周公廟景區、諸葛亮廟景區、周原遺址和唐代地宮等旅游景觀。2015年寶雞旅游業總收入占城市生產總值的20%。延安市內的人文景觀有棗園革命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和黃帝陵等。自然景觀有黃河壺口瀑布風景區等。延安市具有風土民情的陜北民歌、陜北大秧歌和安塞腰鼓等民間藝術,同時也吸引了大批藝術愛好者前來。延安市內三星級以上酒店數和旅行社數量在全省靠前,旅游設施和接待能力較強。寶雞市與延安市旅游資源開發前景廣闊,其旅游競爭力是陜西省旅游發展的堅實基礎。
渭南市綜合值0.067 1,綜合排名第四。咸陽市綜合值0.062 3,綜合排名第五。榆林市綜合值0.052 7,綜合排名第六。渭南市3A級及其以上風景區共有33處,其名勝風景區有華山、少華山森林公園和洽川風景區等;人文景觀有司馬遷祠和墓與西岳廟等;渭南市2015年旅游業總收入值達323.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在陜西省10個地級市中排名第二。咸陽市共有3A級及以上景區34處,咸陽市被稱為“中國地藏博物館”,是因為其帝王將相的陵墓數量之多世界罕見。其固定資產投資額與生產總值在陜西省10個地級市中排名都是第二,僅次于西安。榆林市生產總值與第三產業總值較大,經濟實力較強。渭南市、咸陽市和榆林市經濟實力較強,對陜西省旅游業的發展有強大的潛在力量支撐,為全省的旅游業發展夯實了基礎。
4.3? 較弱旅游競爭力城市(綜合值在0.050~0.020)
商洛市綜合值0.039 8,綜合排名第七。漢中市綜合值0.038 7,綜合排名第八。安康市綜合值0.026 5,綜合排名第九。商洛市、漢中市和安康市城市競爭力相對于前6個市較弱。風景名勝數量較少,旅游資源開發能力較差,三星級及以上星級飯店數量有待提高,社會經濟實力較弱,發展潛力不足。
4.4? 弱旅游競爭力城市(綜合值在0.020~0.001)
銅川市綜合值0.004 0,綜合排名第10。銅川市劣勢明顯突出,旅游景區數量少,城市生產總值與第三產業增加值遠低于其他市,社會經濟實力低,旅游綜合競爭力弱。
5? 結語
通過對陜西省10個地級城市的旅游競爭力的研究比較,用構建的12個主要指標對城市之間的競爭力進行測定評價。結果顯示,10個地級城市旅游競爭力存在明顯差異,且各市又各具特色。根據2015年陜西省各城市旅游競爭力排名結果,將陜西省各城市旅游競爭力分類為強、較強、較弱和弱旅游競爭力城市4個層次。陜西省除西安市外,其余各市的綜合競爭力綜合值皆小于0.1。西安作為省會城市,其綜合競爭力最強,遠超于其他地級市,具有較強的旅游競爭優勢,旅游資源豐富,星級酒店數量多,旅游接待能力強。西安市的綜合值比排名第二的寶雞市高0.469 5,與綜合排名最后一名的銅川市相差0.546 9。由此可見,陜西省10個地級城市旅游競爭力水平具有層次性。
地級城市旅游競爭力水平差距較大,需要各城市相互合作,協調發展,共同提升。提升陜西省城市旅游競爭力發展水平,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政府給予企業優惠扶持政策,統籌區域發展,統籌規劃;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旅游業吸引力,開發特色旅游資源;引進外資,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提升城市經濟實力;樹立區域合作意識,促進各市之間良好競爭,加強與省外城市合作,提高區域整體競爭力。各市之間形成共享旅游資源、相互作用和求同存異的旅游發展模式,將有助于促進陜西省旅游經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卿圓圓,歐向軍,葉? 磊.江蘇省城市旅游競爭力綜合評價[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3(4):62-65.
[2] 把多勛,徐金海,楊志國.甘肅省14城市旅游競爭力比較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境,2014,28(7):194-199.
[3] 董? 俊.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框架初探[D].江蘇揚州:揚州大學,2009.
[4] 張秀全.城市旅游競爭力發展演化比較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1.
[5] 武傳表,王? 輝.中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旅游競爭力定量比較研究[J].旅游科學,2009,23(4):13-18,30.
[6] 曾慧娟.閩粵贛經濟協作區城市旅游競爭力比較研究[J].三明學院學報,2014,31(1):88-94.
[7] 方法林,尹立杰,張? 郴.城市旅游綜合競爭力評價模型建構與實證研究——以長三角地區16個城市為例[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3,32(1):92-97.
[8] 彭姣飛.湖南省城市旅游競爭力比較研究[J].城市問題,2013(6):57-61.
[9] 馬海娟,高廣闊.確定指標權重的統計方法比較[J].統計與咨詢,2011(6):30-31.
[10] 尹? 鵬,楊仁樹,丁日佳,等.基于熵權法的房地產項目建筑質量評價[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