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宇 張瑞林
[摘 要]OBE是一種強調“產出”的以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在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中,培養勝任崗位需求能力的人才是“產出”的體現。以實訓課程ERP企業沙盤模擬為例,運用“三步走”設計方式探討OBE模式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ERP沙盤模擬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實訓課程,除了繼續鞏固和加強其在“三步走”中的第一步的重要性外,還要逐漸強化第二步企業仿真實訓環節,進而為學生進入第三環節ERP企業實訓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OBE;崗位需求;ERP企業沙盤模擬實訓;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9)02-0143-03
以“產出”為導向的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源于西方。美國學者 William G. Spady[1]這樣理解OBE:“清晰地聚集和組織教育系統中的各個環節,明確一個具體的學習目標,學生在學習完成后能基于這個目標達到預期的結果。”OBE研究主體從歐美學者提出到臺灣學者引進再到國內學者繼承與拓展,研究角度從人才的教育教學理念延伸到具體的課程教學,1982年到2018年3月間,以OBE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檢索文章有748篇,研究層次涉及社會科學的基礎研究,自然科學的工程技術研究、教育教學研究(含理論和實踐研究)等,如關秋燕[2]的“管理學基礎”課程研究、張立巍[3]的高校經管學科實踐體系研究。
OBE教學中的“產出”可界定為教學的目的是學生應達到一定的能力要求,這些能力要求是基于市場需求而需具備的,制訂教學計劃需對應于就業要求,兩者互為支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知行合一”,東西方文化中都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作為人才培養渠道之一的高等院校應在教學中著重思考如何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合格人才,而實訓課程的開設能有效銜接知與行,進而體現“產出”的目的。
一、ERP企業沙盤模擬課程現狀
沙盤(sand table)概念源于軍事領域,指根據實際地形按一定比例做成的模型,方便指揮人員研究地形、制定作戰方案、進行戰術演練使用。其后沙盤應用延伸至建筑領域、心理、教育等領域,沙盤形式也由物理沙盤拓展到電子沙盤,當前電子沙盤的應用則更為廣泛。
1978 年瑞典皇家工學院的Klas Mellan借用沙盤思想設計并推出了沙盤模擬課程。ERP企業沙盤模擬實訓課程就是借助于直觀的“沙盤”盤面,讓參與者(學生)親身體驗企業經營過程的一種體驗式教學方式的應用。通過實訓,學生可深入體會“知行合一”中的“知到行(知道到做到)—行到合(沉浸式體驗)—合到一(自我價值塑造、創新)”意義。實訓結合營銷、生產、財務等相關理論知識,借助模擬企業形象將企業相關經營活動直觀反映在盤面上,要求學生通過所學知識能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合理進行配置以實現企業經營利益的最大化。
ERP企業沙盤模擬實訓課程開設至今已十年有余,多年的實踐教學反饋說明學生對此課程的開設持積極肯定的態度,學生能積極參與且認識到實訓給就業帶來的好處。但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不同專業的學生理論基礎存在差異,ERP實訓又是綜合的應用,因此在不同課堂實訓的效果差異明顯。其次,學生雖然通過模擬能熟悉企業的經營流程,但基于物理沙盤的設計,經營流程僅僅是簡化的企業流程,經營規則也是簡化的便于操作的主要規則,這與現實復雜的企業經營相比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如何縮短他們之間的差距,培養市場需求的崗位能力人才應進一步思考。
二、OBE模式下ERP企業沙盤模擬實訓設計
在以就業導向、基于崗位需求能力為目的的“產出”人才培養模式下, 為了實現縮短學生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角色轉換的適應時間,在ERP沙盤模擬課程設計中,可根據圖1所示的“三步走”實現教學和就業的雙贏目標。
1.ERP企業沙盤模擬實訓。此階段在校內實訓室完成,通過沙盤模擬,學生對企業主要經營流程有完整的認識,這一環節是“三步走”目標培養的基礎和關鍵,若此環節實施得好,后面兩個環節的實施就可以事半功倍。本環節重點培養學生的市場調研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及其強烈的團隊合作意識,屬于基礎能力的培養。
2.企業仿真實訓。此階段是跨專業的綜合實訓,可借助相應的軟件(如VBSE、ERP等)模擬完成企業較真實的運營環境,這一階段同樣在校內實訓室完成。此環節重點培養學生相關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尤其是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屬于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這一環節是第一環節的延伸和拓展,模擬更接近于現實企業,學生需認識并熟悉真實市場環境中的不同組織機構、不同部門的崗位職責,如價值鏈上游的供應商、下游的中間商、企業內部的生產、營銷、財務部門等。這一環節能多方位鍛煉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為第三環節的綜合素質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此環節充分整合經濟管理類各專業的專業知識,將市場營銷、國際貿易、財務管理、會計、電子商務等理論應用于仿真的企業環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3.ERP企業實訓。此階段在校外企業進行,可充分利用已有的各項資源,如開展的校企合作企業、實習實訓基地企業等,這一環節培養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及更多的創新能力,是實踐與創新能力的體現。企業資源計劃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一種代表先進管理理念和信息技術的產物,已逐漸成為當今企業管理中主流的管理手段。學生通過在實施ERP的企業進行實習實訓,能為今后更快地融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OBE模式下ERP企業沙盤模擬實訓目標與考核評價
ERP企業沙盤模擬是達成崗位需求能力“產出”目標的重要環節。在實訓中,我們可結合專業的課程目標對應相關專業畢業要求的支撐關系。如設定課程目標1為理解ERP的含義,熟悉模擬企業的組織結構,明確角色和相應職責,掌握企業經營規則;課程目標2為在團隊合作中,完成模擬企業的幾年經營,認真總結每個角色在企業中的作用,交流企業經營經驗并提交實訓報告。以專業(1)市場營銷和(2)國際經濟與貿易為例,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的對應關系可概括為表1。
OBE模式中衡量考核教學產出是要思考的重要問題,也是檢驗產出目的是否實現的重要環節。結合實訓課程的特點,現有ERP沙盤模擬課程考核包含兩塊內容:1.平時考核;2.期末考核。其中平時考核兩部分,即考勤和課堂表現,期末考核一部分,即實訓報告撰寫,課程總評成績由平時考核成績(權重[λ1],如0.4)和期末考核([λ2],如0.6)成績兩部分(百分制)加權而成。因此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也包含兩個部分:1.課程的分目標達成度評價;2.課程總目標達成度評價,如表2所示。
我們以一個自然班為例運用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方法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考勤90分的目標分值中學生平均得分為88.5分,這表明學生能主動按時上課;課堂表現10分目標分值中,學生平均分為9.6,這表明師生互動性較好,學生相互之間的互動意識也較強,能充分融入模擬市場競爭中;實訓報告(1)30分的目標分值學生平均分為24.5,表明學生在實訓中能明確各自的崗位職責,較清晰明了本角色該完成的任務有哪些,課程目標1 的達成度為0.93,較好地反映了課程目標1的實現效果,這說明學生大多都具備了相應的市場調研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目標實現效果較好。課程目標2對應的實訓報告(2)中目標分值為70分,學生實際平均得分為49.1分,達成度為0.7,這表明這個環節目標實現一般。從學生提交的實訓報告來看,有的小組在市場競爭中總成績排名名列前茅,企業的綜合發展潛力也不錯,但在實訓報告中卻不能很好地進行總結,大多是一些數據的支撐,缺乏相應的較深層次的思考,表達總結能力欠缺。有的小組在報告中直接表述成績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團隊合作,CEO的決策得不到其他成員的支持,各人自掃門前雪,考慮的是自己的任務目標而沒有進行全局思考。這說明學生通過課程實訓意識到,在真正的競爭中如何進行有效溝通、如何進行團結合作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更多的學生在報告中表明自己在某些方面知識能力存在欠缺,這才意識到自己以前相關課程學習沒有掌握扎實。雖然該課程的總目標達成度有0.84,但其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是需要我們去進一步思考的,從這個角度考慮,目標結果導向的考核是有不斷完善和提升的空間的。
四、OBE模式下ERP企業沙盤模擬實訓課程思考
實訓課程和理論課程教學的區別在于學生是在自己動手、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理解吸收并運用所學的相關知識,是在做中學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較理論教學更能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能發現學生的“短板”進而能促使其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彌補自己的“短板”。通過多年的實訓課程教學,本文從4個方面思考如何提升OBE模式下學生崗位需求能力的培養。
1.ERP沙盤模擬課程的開課時間問題。從現有的開課院校來看,開課時間大部分集中在兩個階段:一是學科基礎平臺課結束后大規模的專業課尚未開課;二是所有的課程基本結束之后。基于前文分析的課程設計“三步走”和筆者多年的實訓教學及學生撰寫的實訓報告心得,筆者建議開課時間選擇前者更合適些。“三步走”是基于崗位需求能力培養的OBE模式的應用設計的,ERP沙盤模擬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這個環節實現效果與否對后兩環節有直接影響。很多學生在報告中總結自己某些專業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如財務分析),與其讓學生臨近畢業才認識到自己某些知識欠缺,倒不如在專業基礎課開始前通過實訓使其認識到專業知識學習的重要性,激發其主觀能動性,讓其在后續的相關專業課程學習中積極努力,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如果這個環節的基礎牢固了,第二環節的企業仿真實訓效果將更為明顯。
2.ERP沙盤模擬中物理沙盤與電子沙盤的配合使用問題。電子沙盤由于其使用過程中的便利性節省了大量的操作時間,但與物理沙盤相比,其“體驗性”不足,若獨立使用電子沙盤學生的“參與感”不強。因此,從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應以物理沙盤為主,電子沙盤為輔配合使用。這樣學生在親身參與的物理沙盤實戰中能熟悉運作規則、企業經營流程,進而使用電子沙盤提升決策能力以深入理解企業的經營本質,最終培養所需具備的能力。
3.ERP沙盤模擬課程團隊的建設問題。從“三步走”課程設計可以看出,OBE模式下“產出”人才的培養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擁有相關專業基礎的各專業教師的共同配合,組建一只優化的教學團隊,如市場營銷的、戰略管理的、財務報表分析的、生產運作管理的等。尤其是第二步的企業仿真實訓,是跨專業的綜合知識的運用,需要更多的專業教師的配合。優秀的教學團隊是課程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石,在團隊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只有完成校內實訓的兩個環節,具備相應的崗位能力,才能為順利進入第三環節的實訓打下堅實的基礎。
4.ERP沙盤模擬課程評價與持續性改進問題。OBE強調基于“產出”能力的培養,現在的課程考核與評價體系的結果是成績,這種結果的能力體現較低。可思考從多方面多角度來評價這種能力,如鼓勵學生參與各類學科競賽,激勵學生撰寫相關的專業論文、高質量的企業的調研實習報告等,通過多種途徑的考核與評價,學生的“知”“行”“合”才能得以鍛煉,學生才會不斷總結與改進,更有信心進入第三環節的企業實踐進而縮短融入社會時間,以達到崗位需求能力“產出”的目的。
五、結語
作為一種以“結果”產出為導向的教育理念,OBE在實訓課程中的應用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探索和實踐。ERP沙盤模擬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實訓課程,除了繼續鞏固和加強其在“三步走”中的第一步的重要性外,還要逐漸強化其第二步企業仿真實訓環節,進而為學生進入第三環節的ERP企業實訓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基于崗位需求能力的就業人才培養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 Spady W G. Outcome-based education: 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M]. Arlington: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1994: 1-10.
[2] 關秋燕.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課程教學模式改革——以“管理學基礎”課程為例[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31):84-87.
[3] 張立巍.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經管學科實踐課程體系優化的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3):106-109.
[4] 徐暢,孫金鳳.“三位一體”ERP實踐教學體系優化與設計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2):162-165.
[5] 楊天中.基于ERP沙盤模擬的企業仿真實訓平臺構建——以文華學院為例[J]. 人力資源管理,2016(8):193-195.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