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華
摘 要:農村圖書文化是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時代下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農村圖書和文化在中國的發展成效顯著,但是隨著改革開放新的問題出現了,如政府財政投資不足、社會各界缺乏發展圖書和文化的熱情,落后的圖書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新時代下農村建設為農村圖書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關鍵詞:農村;圖書;建設
農村貧困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大力發展農村圖書文化事業,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是落實共同發展的理念,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中國廣闊的農村地區,特別是偏遠落后地區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和偏遠山區,農村經濟、文化落后,教育質量較低,交通阻塞、通訊、知識傳播滯后和缺乏信息資源,這些問題嚴重限制了這些農村地區的進步和發展。因此,針對廣大農村地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認真分析原因,積極探索有效的解決方案,并認真做好農村圖書文化建設,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實現的發展。
1 農村圖書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1)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文化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近年來,黨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新農村建設措施,如移民安置、統一規劃新農村住房等,使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住房更加集中。此外,農村長期留守人口多為老年人,除了看電視、聊天外,他們缺乏思想食糧。因此,農村圖書文化的建立可以極大地豐富農民文化生活的內容,滿足農民的精神需求。
2)滿足科技知識需求。雖然今天大多數農村青年都接受了一些教育,但他們的文化需求與老一輩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隨著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的擴大,即使是生活在農村地區的農民也逐漸發展出了與城市居民相同的文化需求。農民對文化知識的迫切需求是農村圖書文化建設的基礎。特別是一批依靠科技知識致富的農村青年,深刻認識到“科技興農”和“先脫貧”的重要性。近年來,我國許多農村地區開設了農民夜校以及各種形式的短期講座和培訓班,以彌補農民知識的不足。和農村圖書文化(或圖書館)中,閱讀的時間遠遠超過口語教學的時間,此外,農村圖書館文化可以為農民提供法律知識,文化,科學和技術,成為農民的導師,因此,農村圖書文化建設是一項重要的知識工程,中國農村發展和擴張,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民的知識文化需求。
3)提高精神文明程度。中國先進已經擁有14億人口,近9億在農村,沒有農村文明,就不會有民族文明。為此,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問題的決議》提出“提高農民的素質,以建設小康生活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開展活動,創建文明村鎮。這是黨中央提出的跨世紀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和要求,表明農民素質的提高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農民素質,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對農村改革發展、社會大局穩定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改革開放以來,農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精神空虛依然存在。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文明程度相對較低,農耕后的閑暇時間充滿了棋牌、賭博和飲酒。有了鄉村圖書館,鄉村閑暇的工作者有了更文明的活動場所。這樣,在豐富農民文化生活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精神文明水平。
2 農村圖書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對圖書文化發展的不重視。在改革和發展中,由于一些地方政府不把圖書館建設作為公共事業,而是通過市場機制解決圖書館建設和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問題,目前農村圖書館建設投資嚴重不足。目前,中國有11.3%的縣級圖書館沒有藏書,15.1%的縣級圖書館沒有閱覽室座位。在中國4萬多個鄉鎮中,絕大多數尚未建立圖書館。這種經濟發展重、圖書館發展輕的現象的出現,與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有直接關系。
2)資金投入緊缺。資本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薄弱。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落后一樣,農村檔案信息共享工程建設也遠遠落后于城市。不僅缺乏必要的場地建設,而且缺乏計算機等基本辦公設備。一方面,由于農村地區的落后發展,沒有更多的資金來投資建設書籍和檔案。另一方面,地方財政資金不足,不足以建設圖書檔案。此外,農村圖書檔案建設落后,投資負擔不起過多的預算,投資效果不明顯,仿佛投資無法收到效果,進一步挫抑了管理者的積極性,投資積極性不高。
3)檔案信息管理人員知識不專。圖書館檔案管理人員不僅要有現代檔案管理專業知識,也需要他們能夠掌握計算機等現代辦公設備操作技術,可以使用現代網絡技術搞好檔案信息管理和傳播。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村基層圖書館檔案管理人員缺乏這些知識。另一方面,農村基層圖書館檔案管理人員變動頻繁,不夠穩定,經驗不足,業務不成熟。
4)農民群眾獲取檔案信息能力低。農村群眾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對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程序了解甚少,所以他們很難獲得及時、準確的文件信息,宣傳方式主要靠廣播,被動接受你需要的信息,而不是積極搜索找到所需的信息。
3 發展農村圖書文化建設的建議
1)轉變觀念,加大政策支持。農村圖書館建設必須突破發展觀念的狹隘,突出圖書館的公共產品屬性,拓展圖書館建設的內容和形式。根據本地區、民族、民間的特點,在圖書館的基礎上,定期開展科技講座、法律宣傳、信息交流等活動,使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生動多樣。農村圖書館的建設要突出特色,以農民需求為導向,注重提高圖書館質量和服務質量。同時,各級政府也應該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開發在線圖書館,發展農村個體宿主文化化合物為主要形式的私人圖書館,豐富農村圖書館的形式,以滿足農村居民的不同需求。
2)加強對檔案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檔案管理的效率取決于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因此,應加強對檔案管理人員的教育和培訓。一是加強檔案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教育。通過職業道德教育,檔案工作者能夠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真正熱愛自己的工作,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主觀上愿意把工作做好;二是加強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檔案管理是一項專業的技術工作,通過培訓檔案管理人員掌握所需的業務知識,包括檔案管理知識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知識,使他們在工作中積累經驗,成為專家,在目標上做好工作。
3)加強對農民群眾的知識普及工作。農民既是信息需求者,又是信息提供者。一方面,農村教育落后,另一方面,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就業。剩余的農村人口大多是農村的老人和兒童,知識水平普遍較低。因此,有必要加強農民的知識普及。一方面,通過知識普及,農民能夠認識到信息的重要性,對信息有主觀需求,愿意提供自己的信息。另一方面,農民具有獲取和提供信息所需的專業技術知識,能使信息能夠客觀地共享建設。
4)健全制度,強化管理。農村圖書館是廣大農民的知識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設施,是實現公民文化權益的重要方式,應加強制度建設,順應管理體制,將農村圖書館建設納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向社會和文化發展方向規劃,從基金方向推進社區文化建設,逐步完善農村圖書館管理體制,改善圖書文化發展環境,提高管理水平。同時,圖書館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制定農民的讀書借閱制度,確保農民在業余時間有書可讀,書籍狀態良好。
4 結束語
總之,發展農村圖書文化事業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宏偉社會工程。我們只有找準著力點,急農民所需,抓住關鍵,才能扎實推進農村圖書文化事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廣娟.社區圖書館建設的思考[J].西部科教論壇,2009(7):2-3.
[2]關海燕.推進和深化圖書館服務社區建設的思考[J].河南圖書館刊,2008,8(4):69-70.
[3]彭佳.圖書館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模式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