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勇
摘 要:文物是國家寶貴財產,其文化價值不可估量,為提高文物保護管理水平,作為基層文物工作人員,應該重視文物保護管理的工作的進一步有效開展,通過歷史文化的傳承,提高文物內在價值。本文基于有效實踐,總結了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開展策略,希望進一步分析能夠為相關工作開展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對策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為進一步提供文化傳承與發展能力,需要構建科學有效的文物保護管理模式,并積極通過各種實踐活動開展,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作為基層文化工作者,要樹立正確思想,積極迎合新時期發展,做好文物保護宣傳工作,并不斷提升自身職業能力,以促使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有效開展,從而實現文化傳承的目的。
1 提高宣傳水平,重視文物保護教育
中國地域廣泛,文化厚重,各種文物遺址多而散,加之不同地區的人們在思想價值觀上存在差異,對文物的社會價值和社會意義的認識也多有不同,存在群眾對文物保護意識不高的現象。保護文物是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千秋偉業,是體現城市文明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全社會都要重視這項工作。作為基層的文物保護單位,應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的責任感,開展多種形式的《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如:編印《文物保護法》的宣傳單,文物知識的小冊子,送到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學校、社區、及工程建設單位。在鄉鎮大集上設立《文物保護法》宣傳站,發放宣傳單、文物保護的小冊子,現場解答人們提出的文物知識方面的問題。充分利用文物展板最直觀、生動、真實的特點,使文物的教育功能更具吸引力、感染力、說服力。通過開展多種樣式的宣傳:一是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文物及其重要性的認識;二是提高了領導干部對文物保護工作的認識,領導文物保護意識水平的提高,是搞好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關鍵;三是加強對文物工作者自身業務水平和素質的提高,增強責任感,培養愛崗敬業的精神,這是做好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保證。積極同本地司法部門聯系,爭取將《文物保護法》的學習宣傳納入縣級普法教育計劃。
2 不斷結合實際,完善文物保護法律體系
近年來,一些人大代表、文物保護協會等人員和組織上屢屢發聲,聲討那些在城市化建設中對文物損毀的行為。這恰恰暴露了基層文物保護工作執法力度不夠,文物保護工作流于形式的現實。尤其在文物保護執法過程中,執法力度的不足常使得文物保護工作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境地,不是基層政府沒有將文物保護工作等同經濟建設一樣重視和扶持,就是基層文物保護和管理部門缺乏責任意識,工作拖延。面對這些現實問題,必須提升執法力度,健全文物保護法制體系與管理制度,使文物保護工作有法可依,有紀可循。文管所應配合政府制訂更加科學、合理、嚴密、完善的規章、制度、政策和規劃,健全文物執法體系。與此同時,政府還要對個文物管理部門進行監督,規定文物保護的監管職責和權限,將文物違法事件報告制、文物損失責任追究制度落實到實處,構建立體執法體系網,切實做好文物行政執法工作。
3 有效落實基層文物保護管理責任
明確文物保護工作中的職責,要求不僅要明確文物保護工作中政府的職責,還要明確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的崗位職責。由于在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中,地方政府存在著決策失當,嚴重失職、監管不嚴、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成效。因此,必須要明確政府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的職責,努力將基層文物保護工作落到實處,各級地方政府不僅要重視當地的經濟建設,更要重視文化建設,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統籌規劃,推動當地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地方政府一定要注意,不要搞“面子工程”,重視文化發展,把文化與經濟發展協調統一起來,切實做好文化建設方面的工作,為基層文物保護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還要注重明確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的崗位職責,切實將責任落實到人;要做到嚴格細化文物保護工作的各個流程和各個環節,保證每一個崗位都有明確的分工,從而做到提高文物保護管理水平。除此之外,還要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充分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人員對文物保護的工作效率,培養工作人員嚴禁、敬業的工作態度,從而做到大大促進我國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高效開展。
4 提高對于文物保護經費的扶持力度
作為社會公益性事業,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的主要經費來源就是政府財政預算。雖然在實際中,黨和政府對文物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相關經費也在不斷落實和增加,但文物保護是一項十分耗費資金的工作,很多修復、維修和建設項目費用十分高,使得文物工作經費的缺口仍然很大,僅僅依靠上級撥款根本無法滿足實際的需求。而與此相依的文物,是不可復制的珍貴遺產,必須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相關部門必須引起重視,積極拓寬資金渠道,多措并舉,為文物保護提供充足的經費支持。首先,做好財政預算。政府及主管部門在實際的工作中,要積極落實專項經費,將文物保護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防止經費被挪用或截留。在此基礎上,還要適當增加財政支持,為文物保護工作提供足夠的資金扶持。其次,申請專項保護經費?;鶎诱崆白龊梦奈锉Wo工作的規劃和統籌,積極向上級申請項目專項保護經費,進一步增加資金,促進文物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最后,多方籌措。文物保護并不僅僅是文物保護部門的工作職責,同時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在增加資金來源時,政府可以積極發動社會大眾,爭取更多的社會組織、愛心人士、企業管理者參與進來,通過正當渠道進行籌款,形成合力共同服務于文物保護工作。
5 重視培養專業人才隊伍
為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一是采取“請進來”或“走出去”的學習方式:“請進來”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請上級文物部門的領導專家來單位進行面對面的基層急需的專業知識培訓;“走出去”就是派工作人員到上級文物部門或業務單位,進行文物執法檢查的培訓、考古工地的跟進實習。二是在現有工作人員的基礎上,采取退休一名老同志,就引進一名專業技術人員的方式。這樣經過幾年的時間,基層文物保護組織就是一支既有專業知識,又有理論水平的高素質基層文物工作專業隊伍。
6 結束語
總之,在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開展階段,要時刻以社會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為根本,不斷提高宣傳力度,從而進一步加強管理,實現科學有效的保護。作為基層工作人員,無論基于那個工作崗位,都應該盡職盡責,積極迎合新時期發展,提高文物保護管理專業技能,以為國家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整體性發展提供有效保證。
參考文獻
[1]茍金菊.淺析當前基層文物保護的問題與策略[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12):112-113.
[2]楊順國.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現狀與對策探討[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08):86-87.
[3]周措卓瑪.新時期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困境及對策思考[J].大眾文藝,2018(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