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MOOC的產生與快速發展給高校的教學模式帶來了很大的改變的同時也給圖書館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和變革。在當前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服務應如何改變。本文闡述了MOOC的特征,高校圖書館參與MOOC的優勢和劣勢,然后就如何對圖書館的各項工作進行創新提出科學的建議。
關鍵詞:MOOC;高校圖書館;圖書館服務
1 引言
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文化的不斷進步,MOOC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模式已經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大學生。MOOC的出現和快速發展,給高校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而高校圖書館作為人類社會重要的信息存儲、查詢和服務機構,也受到來自MOOC的巨大的沖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的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高校圖書館如何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已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
2 MOOC
2.1 MOOC的概述
MOOC,一個大型的開放網絡課程。中文音譯:慕課。MOOC是一門學習課程,只要有互聯網,就可以免費進入。任何人都能夠借助于簡單的登錄和注冊帳戶參與進來[1]。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等單詞是關于MOOC教學的基本特征的根本表現:不需要花錢,規模較大、公開和在線服務等。
2.1.1 MOOC在國外
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MOOC于2008年由加拿大學者David和Brian首次提出。2011,斯坦福大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節MOOC課程。2012,美國各大頂尖級學府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在線學習平臺,為學習者提供免費的在線課程。與此同時,MOOC也引發了全世界性的關注和參與。拉丁美洲、歐洲、亞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已經建立并啟動了他們自己的MOOC平臺。2012年也因此被稱為MOOC年[2]。
隨著UDIDEX、EDX和CurSera的崛起,使得更多的學生有了能更系統地學習的可能。一方面這三大平臺的課程全部都是針對高校學生,而且就像真正的大學一樣,有著自己的學習與管理系統,學生在平臺上面學習宛若置身一所新的大學。另一方面,平臺上所有的課程都是免費的,這給很多學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
2.1.2 MOOC在國內
大規模在線的開放的課堂教育能夠為傳統的高等教育帶來較大的影響,我國在這一時期也有不少的大學開始關注MOOC并且參與其中。2012年,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提出的“上海大學課程中心”的平臺的建立,上海市的很多大學都參與上述活動。這是中國MOOC教學的最早嘗試和實踐。2013年5月清華宣布加入edX;6月北大也宣布要參與到edX中,清華和北大等大學是美國在線教育平臺的第一批亞洲成員[3]。同年10月,基于edX開源“學校在線”的世界首個中國MOOC平臺發布,第一批MOOC課程啟動。為了能夠在上面提取到更多的教育資源,令學生得到更多的用戶體驗,“學堂在線”和 edX訂立條約,引進哈佛、MIT等全球有名大學的優質 MOOC 課程。于2014年的上半年,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已經在清華大學建成。其目的就是要令高等教育資源變得更加的開放和共享,并且為我國發展戰略作出貢獻,努力令中國在世界MOOC浪潮中從“追隨者”過渡為“領導者”[4]。
2.2 MOOC的特點
2.2.1 碎片化網絡課程
MOOC課程具體是借助于短視頻加小測試等部分共同構成的。這里的視頻課程已經被劃分為10分鐘更多短小的碎片化的內容,相對簡單。而且中間夾雜著許多小問題,就像玩游戲通關一樣,只有答對了所有的問題,完成小測試,才能進行下一節視頻課程的學習。而且當學習者有疑問時,可以直接在平臺中提出,不出幾分鐘,就會有專業的老師或學習者提供解決辦法。
2.2.2 開放互動性網絡課程
MOOC,作為現代教學理念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有著大規模教學和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優勢,MOOC平臺上,互聯網提供所有的課程資源,遵守共享(CC)協議,對各類互聯網技術進行綜合利
用[5]。任何學者在任何只要能上網的地方,就可在線學習、隨堂測試、交流討論以及課程考試。與傳統的僅提供資源共享的網絡課程不同,MOOC平臺的學習方式涵蓋了從教到學的整個過程,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學習流程,為學習者提供了比普通網課更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學習者可以通過觀看視頻、作業、考試,拿到相關課程的結業證書。這是理想的課堂網絡呈現。
在線即時交互為知識傳播給出了一個全新的平臺。在該平臺上,教與學、學與學并不是形成了網狀互動,甚至還可以保持即時互動,學生能夠隨意的在平臺上進行心得的交流。即時互動也能夠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共鳴和靈感閃爍,進而促進所有學生智慧的增長和改進學習成效。
2.2.3 線上線下結合的學習模式
在MOOC平臺上,學習者利用視頻課程進行學習同時在討論區和來自全世界的學習者進行在線互動學習;線下,在課堂上由老師教授知識,引導學習者進行互動討論或者針對學習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同時非在校學生還會自發組織線下學習交流會,定期定點見面共同討論在其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 高校圖書館參與MOOC的優勢
3.1 空間優勢———信息資源共享空間
通過大量學者的統計來看,2016年大學圖書館的平均面積大約能夠達到2.49萬平方米。圖書館因為存在較大的建筑面積,使得對圖書館的利用引入了更多創新的思維理念。1992年8月,愛河華大學圖書館首次建立了信息共享空間,為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圖書館服務帶來了新的思路。它能夠提供出一個比較開放的,能夠進行信息共享的平臺、信息技術和多種相關的資源保持相互整合,引導圖書管理人員和讀者的互動,以創造高質量的服務。2005年上海圖書館館長吳建中提出并介紹了信息共享空間,這是在本國國內提出的首個引入信息共享空間的研究人員。2006年開始,中國的不少大學圖書館和研究機構也開始在考慮構建信息共享空間。從當前實施過程中提取的效果來分析,從一定程度上應對了用戶信息搜索日益依賴數字媒體和紙質圖書館的缺陷、數字圖書館在這一時期逐漸增加,而這和用戶的空間需求不足形成了矛盾。信息共享空間已經開始從最初的單一空間和資源整合的重點開始向和學校開展合作進行擴展。以培養創新和研究型人才為基礎,提出了建立便捷、動態的信息利用圖書館空間環境的關鍵。這就是MOOC教育的目標。圖書館已成為高校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2 資源優勢———一站式知識發現與圖書館館藏系統
圖書館將文獻收集資源系統直接把其轉變為電子和紙質文件。在系統建設過程中,數字圖書館技術的引入使圖書館資源檢索平臺多樣化。圖書館必須站在知識服務的前沿,尋求最好的技術支持,利用自身的服務潛力,為用戶提供深入的知識服務。一站式知識發現平臺已大量的在大學圖書館中得到應用。圖書館館藏體系的建立,已經能夠為MOOC建設和發展提供足夠的保障。
3.3 科研和學習群體優勢———人力資源和讀者資源
大學圖書館人力資源從本質上而言屬于一種知識服務型的組織,在圖書館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隨當前研究生人數的增加,圖書館的學術結構也開始在這種環境下有所優化。人才集聚令圖書館能夠獲得高層次的服務,學科館員為其中的主要工作人員之一。學科館員為圖書館與作為對應單位的部門或學科之間建立聯系,在部門、學科和圖書館之間架起橋梁,相互交流,為用戶收集和提供文獻信息服務更加主動和具有針對性。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就構建了學科館員制度。因為其在很早的時候就構建了這一制度,在整個教學過中也開始為教師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予以支持。
讀者資源是圖書館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圖書館位于高校,有豐富的且高水平的學習者,因為這些高水平的學習者使得高校圖書館成為了開發讀者資源最理想的地方。MOOC從開始創辦到現在,長期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為圖書館的全面革新提供了全新的歷史機遇。圖書館中所提供的服務優勢也能夠為MOOC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因此,高校圖書館憑借擁有眾多的學習者的優勢參與MOOC網建設,在課余時間學生和教職工可以根據自己興趣選擇學習課程,提高自身信息素質。同時又能壯大MOOC網用戶群,提高MOOC線上教育普及程度。
4 高校圖書館參與MOOC的不足
4.1 對MOOC認識不足,宣傳力度不夠
MOOC是近幾年在國外興起的新生事物。在本國國內,伴隨北大、清華等一些高校開始加入到dX、Coursera等MOOC平臺,我國有不少大學開始進行MOOC建設。由于時間比較短國內很多高校圖書館員、高校教師、學生以及社會學習者都對MOOC這一新生事物不甚了解。甚至有很多高校學生沒有聽說過MOOC,聽說過MOOC的學生參與者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如何推廣MOOC,讓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MOOC,成為當下MOOC發展的一大問題。
4.2 缺少專業性人才
圖書館員是高校圖書館MOOC服務的承擔者,所以MOOC對高校圖書館員也提出了新的素質能力的要求。MOOC剛剛引入國內不久,高校圖書館員的素質能力還停留在MOOC時代之前的傳統圖書館員的狀態,而這種傳統的狀態很難在MOOC的沖擊中生存下去,因此,為了高校圖書館能夠為學習者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同時幫助MOOC的發展更加迅速,加大其影響力。高校圖書館必須要著重培養館員專業的MOOC素質,同時面向社會引進專業MOOC人才。
4.3 資源分散
結合我國高校圖書館資源整合的現狀。筆者發現這些年我國大部分高校圖書館針對其館藏資源、數字資源或者是其他方面的資源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整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極大多數高校都只是進行了基于OPAC、資源導航的開展資源整合。少量的大學是基于服務的資源整合,達到了資源整合之后的服務功能的調用和整合。因此,現階段我國高校圖書館的資源特別是服務資源相對比較分散,而學習者在MOOC學習進程中因為資源處于分散狀態而難以獲得足夠的資源,就很可能會失去對所必需學習內容的興趣,極大的影響MOOC的發展。
5 MOOC時代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轉變
5.1 加大MOOC宣傳工作
國外的一些大學教育發展成熟的大國,在MOOC出現很短的時間里就在全國得到了較大的發展,這主要是因為在海外國家的學習氣氛濃烈,同時也因為這些國家對MOOC進行了大量的宣傳。所以,我國大學必須加強MOOC的推廣和實踐,推動教學觀念的調整,更好的迎合MOOC的發展需要。高校圖書館有著豐富的學生資源,是MOOC建設的主要力量,更加要提供較大力度的宣傳MOOC課程。大學圖書館也可以在其門戶網站中提供大量的MOOC相關網站鏈接,追蹤MOOC領域在我國和海外國家取得的最新進展;構建MOOC貼吧、MOOC微信群等令學習者能夠保持相互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開展網上互動咨詢服務,宣傳MOOC的知識。另外,這些圖書館還能夠把課程信息與現有的圖書館資源更好的結合,令信息能夠得到檢索。館員也能夠在這一時期考慮開發出MOOC教程,開設和MOOC有關的信息素養課程,令更多的學習人員學會利用MOOC,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6]。
5.2 開拓館員新服務模式
MOOC的開放性令在線教育不再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限制,令學習者從傳統的課堂中擺脫出來。如今,學習人員能夠不再受到時間和地點的約束,自主的開展好各項學習活動,這也就是說館員必須為學習人員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圖書館必須把學習人員的學習過程充當助手,借助于學習資源、互聯網服務、網上信息教育課程等,令學習人員的在線教育的搜索、評價、獲取、管理等多個方面的綜合能力明顯有所提升。
MOOC涉及的服務面非常廣泛,因此館員培養也應該面向各個領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高校圖書館員可以借助于大量的自主學習,外出學習、交流學習、針對性的推進MOOC培訓、學習MOOC課程等多個渠道獲得大學圖書館方面的MOOC服務人才。
MOOC課堂從本質上屬于在線教育,MOOC的特點就是不會受到時間和地點的約束,但缺乏實際上課的氛圍,學習者在缺乏學習氛圍的情況下,會導致完成率低。而高校圖書館寬敞舒適的空間場所是學習人員的首選,大學圖書館必須借助于自身的優勢為MOOC學習者提供出多樣化的服務。此外,大學圖書館還能夠將現有的電子閱覽室、走廊、大廳、自習室等進行重新規劃,設置討論室等適合學習者交流和分析的空間,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配置大量的學習空間,幫助學習者在沒有外部環境干擾的情況下完成所有的MOOC課程。
5.3 整合優化MOOC資源,建立資源數據庫
MOOC學習者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因為資源分散而難以尋求到學習資源,就必然會對MOOC課程失去信心。所以,整合教學資源,構建MOOC課程資源數據庫對大學圖書館特別關鍵。此外,MOOC教學是數字化、信息化的主要教學模式,教師在制作MOOC課程時要引入大量的參考資源,圖書館則作為是對數字化資源進行積累的中心,更要考慮如何為教師構建MOOC資源庫。這些年,伴隨各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全面建設,其自建或購買的電子圖書、期刊論文庫、精品課程視頻庫等等各類資源基本上已經能夠達到讀者的要求,然而這些資源都保持相對獨立,沒有關聯性,所以館員必須將電子資源結合具體的學科和專業進行整合,便于教師在制作MOOC課程的過程中對這些資源進行合理的檢索和利用。同時,大學圖書館也可以采取從其他的MOOC平臺提取課程資源,通過大量的整合和分類,提供給更多的研究人員。大學圖書館還能夠借助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等相關知識,對用戶需求開展大量的調查,基于數據分析提出電子資源的具體采購計劃,提取用戶需求的真實資源,為學習者開展個性化學習提供足夠的保障。
5.4 開展多館合作,共享MOOC資源
每個高校圖書館本身所擁有的信息資源都是特別有限的,而MOOC學習者所學習的專業不同,所學課程內容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很難進行個性化和專業化學習。所以,大學圖書館必須和其他部門強化合作,發展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等服務模式。學習者可以借助于郵件的形式咨詢、提取自己所必需的信息資源,資源共享的高校圖書館也可以結合學習者的需求對資源進行整合,再通過直接把其發送給學習人員,令其順利的完成MOOC課程。此外,大學圖書館間還能夠考慮構建高校圖書館資源聯盟,定期的聯合起來進行資源的購買,最終達到共贏的效果。
6 結語
二十一世紀本身就是一個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知識的傳播也在這一時期表現的特別關鍵。在“MOOC”浪潮的沖擊下,全球都建立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也導致了教學體制和觀念的全新變革。MOOC是一種新的網絡學習平臺,對高校圖書館產生了較大的沖擊。然而,也為大學圖書館提供了很多全新的發展機會,大學圖書館應該結合當前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準確對自身進行定位,同時也調整自己的服務理念。高校圖書館只有在新的歷史時期,結合新形勢,對其變化有所了解,才可以在新的環境下獲得生存空間。
參考文獻
[1]于愛華.MOOC時代背景下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21):81-85.
[2]向宏華,張興旺.MOOC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應對策略研究[J].圖書館界,2016(4):20-24.
[3]黃凌冰.感悟“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J].校園英語,2017(39):210-210.
[4]李海蓉.MOOC浪潮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探討[J].河北科技圖苑,2015(02):42-44+74.
[5]王波,吳漢華,宋姬芳,etal.2016年高校圖書館發展概況[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7,37(6):20-34.
[6]傅天珍,鄭江平.高校圖書館應對MOOC挑戰的策略探討[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32(1):20-24.
作者簡介
趙詩緒,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