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貴珍
摘 要:安居才能樂業。社區是社會結構中最基層的社會單元,是城市社會構成的一個個基礎細胞,牽涉到千家萬戶。所以,搞好城市社區治理工作,是抓好民生建設工作的基礎工程,也是目前我國城市化進程中亟待解決的城市問題中的重點難點。
關鍵詞:社區問題;治理;對策
衡水市作為一個五線城市,起步晚,經濟發展水平低,觀念意識不夠解放等等,造成了我們的社區治理水平相對來說比較落后,存在的問題也是比較復雜多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當前社區治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居民小區類型呈現多樣化、問題復雜化
桃城區1000多個居民小區類型多樣,主要歸納如下:單位型小區、老舊小區、高端商住小區、回遷樓、城中村、棚戶區等等。由于歷史遺留問題以及城市化進程加速等原因造成小區類型多樣,缺少統一規劃,問題多樣化、復雜化的局面,難以統一有效管理。以上這些小區在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紛繁復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物業管理差,造成小區環境不能得到良好的維護和管理,影響到業主生活起居。
2)歷史遺留下來的建筑質量問題逐漸暴露,責任難以追究,解決困難。
3)公共設施不健全,原來有的也缺少維護,造成損毀。
4)養老,醫療,教育等機構不完善。
5)維修基金使用難的問題。,業主缺少表達訴求途徑。
6)業主素質、人員層次復雜多樣,社區文化親和力差。
7)普遍沒有業主委員會,物業費拖欠,物業管理形成惡性循環。
8)居民對社區治理參與意識差。
9)社區黨建工作缺失。
1.2 社區治理的人員隊伍配置和組織力量薄弱
社區治理的主體----街道辦事處是人民政府的基層組織,為本轄區人民群眾服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但街道只能行使部分職能,在城市管理、經濟建設、社會保障等諸多方面不能實行責權利相統一,進而造成執法的政出多頭,相互配合不夠和整體工作成效不高的現狀。辦事處、居委會缺少年富力強、文化層次高、懂得現代社區管理、熟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基層政權運作與廣大居民之間互動規律的人員;相反,人員年齡偏老化,專業、文化知識結構不合理、業務素質不高相當突出;社區治理中能夠靈活運用的經費來源不足,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社區治理功能和服務作用的發揮。
1.3 對社區治理權力缺乏監督和制約
具體體現在監督法規不健全、監督制度不完備、缺乏可操作性,監督制裁軟弱。監督組織沒有仲裁權力或仲裁權力很小,往往只能做一下督促、調解工作。
1.4 基層黨建工作不細不牢
社區黨建工作屬于基層黨組織工作,對于黨的大政方針、各項政策、路線的指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情況是在社區的黨建工作中存在著某種程度的缺失,比如居民小區或民營企業的黨組織不健全問題,有的即使存在也沒有堅持常規化的開展黨課教育工作,起到應有的模范帶頭作用;社區居民中的黨員隊伍處在零散狀態;等等。
1.5 社區安全問題
社區安全問題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來自于環境、天氣、疾病、自然災害等方面的威脅和隱患仍然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增加了不確定性和未知性;此外,社會治安問題、安全事故等突發事件的問題也需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好應急處理預案。如桃城區2016年發生的滏陽小區氫氣球爆炸事件給小區居民造成了生命財產的極大損失的同時,對周邊居民的精神也造成了無形的恐怖感和不安全感,在社區安全治理中應該引以為戒。
1.6 拆遷問題
在城市化進程中,各個地區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因拆遷而產生的各種問題,我市也存在著不同情況的拆遷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八個明確”給我們明確指出了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和原則: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去解決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只有堅持一心為公、執政為民的立場,堅持在實踐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理論指導,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把人民群眾關系的問題解決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把我們的社區治理得越來越美好,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2 提高社區治理工作科學化水平的路徑探索
2.1 治理觀念的轉變是首要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對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已作出頂層設計和部署,在具體工作中抓好落實是對城市社區治理工作能否做到知行合一的踐行和檢驗。首先,要轉管理模式為治理模式,原來的社會管理模式造成治理主體單一,單向,缺乏良性互動政府壓力巨大,轉化觀念后的社會治理模式的特點是多元、互動、協調、過程;其次,要轉獨攬包辦為權力責任下放,相互信任,互相包容,協調共商;最后,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協調,多方參與,群眾監督的治理模式,社區自治能力大幅提升的良性循環局面。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
當前社區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缺失的問題。桃城區的5個街道辦事處所轄50多個社區中,有居民小區一千多個,基層黨組織建設齊全的比例甚微,這些小區中的居民來自于不同單位,不同籍貫,不同地域,在社區中基本處于分散狀態,黨員干部的先進性和模范帶頭作用在社區治理工作中基本沒有發揮出來,如何對社區中的黨員干部進行有效有序組織,建議學習杭州社區治理工作中的先進經驗,他們所創新的社區治理模式中,提出建立”樓道黨支部“,對社區治理起到良好的推動和引領作用。
2.2 主體責任落實到位
治理主體的多元化參與方式與多渠道、多種手段治理途徑的運用,并非代表了責任的均等,所謂政府出面,意味著政府主抓、設計、謀劃而社會協調和居民參與則意味著對已經形成的方案進行具體的開展和實施,所以,政府、市場、社區居民之間的責任要區分,權力要協調發揮,利益要共建共享,要最后形成良性治理的局面,關鍵是主體責任的落實到位。
2.3 充分發揮民間組織的作用
一個社會民間組織的成熟程度和志愿者的數量體現了民眾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的責任和擔當能力。我們的各級相關部門應大力提倡和鼓勵民間組織發揮積極能動性,參與共同打造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促進社區和諧的社區治理行動,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我們要不斷學習先進城市治理的經驗,打造具有衡水文化特色的社區文化,成立具有正能量的民間組織,比如已經成立并發揮良好社會作用的”愛心互助會“”衡水好人網“”文化大舞臺“”傳統文化大講堂“”衡湖衛士“等志愿者組織。政府應給予這些民間組織以政策和資金扶持,擴大宣傳和影響,使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城市的人文環境得到大幅提升。
2.4 加強法制化和完善監督制約機制
法制化管理是現代社會治理普遍遵循的路徑選擇。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建立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我們的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因此在城市社區治理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依法辦事的治理原則,加強大智慧治理宣傳,加強和構建法制化治理模式。
3 結束語
此外,治理過程和治理標準及治理目標的實現都需完善監督和制約機制,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努力保證社區治理工作朝向科學化、現代化的目標推進。
參考文獻
[1]希鴻菲.新形勢下如何搞好城市社區經濟發展[J].現代商業,2011.6.
[2]薛軒.淺議城市社區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J].中國集體經濟,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