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偉,曹 麗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 濟南 250000)
在本次研究中,具體分析了在肝膽外科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運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臨床效果,并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具體報告如下。
隨機選取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期間在我院肝膽外科接受治療的5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根據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平均分成兩組,將實施常規護理的29例患者當作常規組,男性16例,女性13例,患者的年齡為21-68歲,其中11例為肝內外膽管結石,18例為膽囊結石伴膽總管結石;另將實施快速康復護理的29例患者當作實驗組,男性14例,女性15例,患者的年齡為19-73歲,其中12例為肝內外膽管結石,17例為膽囊結石伴膽總管結石。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在圍手術期,對常規組患者采取常規化護理,即在手術前晚對患者實施灌腸清潔,同時術前12小時禁食、6小時禁水,必要時對患者置留導尿管和胃管,給予患者0.5毫克的阿托品行肌肉注射。手術后,待患者肛門排氣且恢復腸蠕動之后,適當給予患者一定流食或者半流食,逐漸過渡為普食。在患者禁食期間,每天對其實施兩次口腔護理,根據醫生囑咐使用藥物,加強引流管護理[1]。對實驗組患者實施快速康復護理,即由兩名醫師、一名責任組長和一名責任護士構成快速康復護理小組,并對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護理計劃,且實施追蹤,具體操作如下:
1.2.1 術前護理
1.2.1.1 護理干預
對患者實施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等多方面干預。責任護士應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盡量運用通俗且易懂的語言將快速康復外科的優越性以相關內容詳細的講解清楚,使患者和家屬能夠信任護理人員并積極配合治療工作。可以讓一些恢復較好的患者親身講解,以此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能夠以最好的心態面對手術治療。針對輕度或中度心肺功能不全者,護理人員應該認真評估其心肺功能,并適當對其呼吸功能進行鍛煉,如蹬氣球、爬樓梯等,以此降低患者手術后發生并發癥的幾率。
1.2.1.2 飲食護理
手術前十小時,讓患者口服5%GNS500毫克+10%氯化鉀,手術前2小時,飲糖水或溫開水400毫升,且確保在10分鐘內喝完。研究表明,手術前飲用糖水可有效緩解患者饑餓、口渴等癥狀,同時能夠降低患者術后發生胰島素抵抗的情況,抑制分解代謝。在肝膽外科中,大部分患者都存在肝功能受損的狀況,肝糖原的儲備不足,因此更為適合。
1.2.1.3 腸道準備
傳統常規灌腸會導致患者產生極大的不適感,且腹瀉次數多,容易導致患者腸道的菌群移位、水電解質紊亂等,甚至使患者的循環血量受到影響。由于患者腹瀉頻繁,身體脫水致使四肢乏力,極易發生跌倒現象,進而形成安全隱患。而快速康復護理則在術前1天讓患者飲食少渣事物,且無需灌腸,使患者的痛苦得到了減輕。
1.2.1.4 導管護理
研究表明,胃管的留置會導致患者咽喉處的不適,從而增加了患者咽喉以及肺部的感染幾率,導致患者對手術產生恐慌。而快速康復護理在術前可不必置留胃管,且在術后患者全身麻醉的狀況下插入尿管,當患者術后能夠下床活動時,立即拔除尿管,以便患者活動。
1.2.2 術中護理
在手術過程中,應該注重為患者保暖,適當調節室內的濕度和溫度,使室溫保持在25度左右[2]。由于手術過程中要運用膽道鏡,其沖洗液應加溫,保證床單的干燥和清潔,讓患者的體溫維持在36度,降低患者機體應激反應的發生。
1.2.3 術后護理
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患者術后鎮痛,同時給予飲食指導與注意事項講解。手術后一天,可對患者的肢體進行適當揉按,并實施早期床上活動;手術后第二天,可指導患者實施自主翻身和床邊活動;手術后第三天,可協助患者在病房內進行走動。手術后6小時,即可鼓勵患者少量飲水,并進食流食,要保證不會引起患者惡心,并增強患者的舒適感。通過早期飲食能夠改善患者腸黏膜功能,降低患者腸道內菌群的移位。
分析并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以及患者的住院費用、住院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排便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等。
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具有明顯差異。
實驗組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具體見如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發生并發癥的情況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住院費用、住院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排便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等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具體見如下表2:

表2 兩組患者住院費用、住院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排便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對比
近年來,隨著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廣泛應用以及多種臨床疾病治療方式的不斷改變,人們對臨床護理也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使傳統護理模式迎來了巨大的挑戰。而所謂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即將圍手術期有循證醫學證據的促使整合在一起,將外科、護理、麻醉等學科的最新研究拯救完美結合的一種創新理念[3]。該理念主要包括術前常規干預以及心理指導、術中疼痛控制以及補液、術后進食與早期運動等措施。本次主要分析了在肝膽外科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運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臨床效果,實驗組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實驗組患者的住院費用、住院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排便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等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充分突顯出以患者為主體的護理原則,適應當下的優質護理要求,使護理人員能夠更好的關心患者、貼近患者,提升患者的康復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