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雪,吳 玲
(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中心手術室,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五常法包括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和常自律[1],是用來提高單位安全、改善品質環境、增加效率、減少故障、提升企業形象及效力的一項有效技術[2]。我院自2005年以來開展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 200余例,此種手術是治療食管疾病有效手段之一,它具有創傷小,術后疼痛輕,康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勢[3]。但是,隨著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的增多,如何提高護士配合手術的質量,實現人力、物力、財力的有效調控,使各系統更優化的運行,提高工作效率成為腔鏡手術配合中的重要任務[4]。因此,我科將“五常法”應用于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的護理配合中已取得顯著成效,現將五常法報道如下。
我院微創外科自2005年以來開展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200余例,為了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提高手術安全性,我科選擇了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的100名手術患者為觀察對象,其中常規組50例,實驗組50例,對實驗組手術的護理配合實行五常法。
1.2.1 常組織 (1)由護士長組織全科護士學習“五常法”管理的相關知識,并進行實踐演練,使其能將五常法在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護理配合中運用自如。(2)由護士長、腔鏡專科組長及腔鏡專科護士依據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患者及家屬的需求,制定相關術前訪視手冊及健康宣教手冊。(3)根據手術醫生需求做無記名調查,了解手術室護士在手術護理配合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相應問題制定相應措施。(4)組織全員護士學習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所用儀器,設備,器械等的使用方法,并對學習者進行考核,通過者方能勝任。
1.2.2 常整頓 (1)每日手術開始前,巡回護士仔細檢查手術儀器,設備是否處于良好備用狀態,如有問題,及時上報相關負責人,專科組長定期聯系工程師進行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所用儀器和設備的保養維護。(2)洗手護士須在術前一日了解手術術式,手術醫生習慣,為次日手術準備充足的物品;同時洗手護士須認真核查無菌物品的有效期,防止過期物品的出現。(3)用于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的儀器和設備應懸掛明顯標示,并注明使用流程和故障排除方法,同時將其定點存放,易于取用;一次性物品和器械放置在專用容器盒中,并按有效期由上至下進行放置,在專用容器盒外粘貼標簽,注明容器內所放物品名稱,目的是為了減少取物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1.2.3 常清潔 (1)每日晨提前1小時開啟手術間層流進化系統,每日手術結束,巡回護士用消毒濕巾擦拭手術間各物體表面,減少空氣中含塵濃度,擦拭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所用儀器,設備。(2)每臺手術結束,及時將醫療廢棄物清除出手術間,對術間進行衛生清潔,并在連臺手術消毒登記本上簽字。(3)洗手護士在手術配合中,及時用濕紗布擦去器械上的血漬,焦痂,利于手術醫生操作,并用無菌單將已使用和未使用器械區分。(4)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用過的污染器械應及時浸泡在酶液中,并由專職人員負責器械的清洗,干燥,消毒和滅菌,同時做好記錄以便查詢。(5)手術畢,洗手護士及時將手術中未用的無菌物品,手術器械清理出手術間,防止手術間物品積壓和過期。(6)每月對空氣、工作人員的手、物體表面等進行細菌培養,檢測消毒效果[5]。
1.2.4 常規范 (1)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中使用的儀器設備,手術器械和物品繁多,因此,我們制定了擺臺示意圖以及器械臺擺臺示意圖,以此作為規范,可以保證手術有條不紊的進行。(2)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采用的是“大字位”,我們對大字位進行了如下規范:術前評估患者皮膚,手術床單位的整潔度,“大字位”的物品準備等。安全正確的體位擺放不僅使患者舒適,而且有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更方便術中對患者的巡視及護理[6]。(3)規范手術室護士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操作,以PPT形式對全員培訓“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的護理配合”。
1.2.5 常自律 (1)在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的護理配合中,我們應時刻保持慎獨精神,每天實行五常法一次,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做好自我總結。(2)作為管理者,應督促護士把五常法的理念切實落實到工作中去,使其照章辦事,各司其責,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數據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與五常組在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護理配合中的6項指標進行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五常法在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中應用前后的效果(±s)

表1 五常法在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中應用前后的效果(±s)
組別 物品器械準備完好率(%)儀器設備使用完好率(%)巡回護士在位率(%)空氣檢測合格率(%)接臺備物時間(min)手術護理滿意度(%)五常組 97.2 96.5 95.3 97.6 15.2±5.3 98.6對照組 89.2 89.3 86.2 90.4 23.5±6.5 91.9 t 5.64 10.36 5.25 6.33 5.14 3.83 P<0.01 <0.01 <0.01 <0.01 <0.01 <0.01
醫療安全是現今社會非常重視的領域,而手術的安全性在醫療安全中占有相當大的百分比[7]。五常法在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的護理配合中,規范了手術擺臺,使得手術護士清點物品一目了然,防止物品請點誤差的發生,提高手術安全性;五常法中的常清潔改善了手術環境,提高了空氣檢測的合格率,從而防止了外科感染的發生;五常法的應用,提高了物品器械和儀器設備的完好率,減少了因術中物品器械和儀器設備準備不當給患者帶來的不安全因素;最后,五常法規范了手術體位的擺放,正確的體位擺放防止了患者壓瘡、電外科傷等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因此,五常法既保證了患者安全,又保證了醫護人員的安全。
五常法使得手術室的質量管理和業務流程有機結合,建立流暢服務鏈,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8][9]。五常法規范了物品,儀器的擺放基數和擺放位置,方便取用,減少了接臺備物時間;洗手護士在手術配合中及時傳遞術者所需手術器械,巡回護士及時供應臺上所需,減少了護士因出室取物所用時間,提高了巡回護士在位率。
首先提高了患者滿意度,五常法制定了具有專科特色的術前訪視卡及健康宣教手冊,使得患者及家屬了解手術術式,麻醉方式,手術室環境等,減輕其思想顧慮,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其次,提高了醫務人員滿意度,五常法規范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儀器設備操作流程及故障排除法,對儀器設備定期檢查和維護,依據手術醫生習慣準備手術器械和物品,物品的準備充分和儀器設備的完好使用,為醫護溝通建立了良好的平臺。
首先,五常法的應用加強了手術室護士的自律性和責任心,使得手術室護士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和高度熱情投入到手術配合中。其次,五常法的應用提高了手術室護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充分體現了手術室護士在手術護理配合中的專業性。最后,五常法的應用加強了手術室護士的團隊合作意識,在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護理配合中,護理人員注重手術配合的各個環節,在每個環節中與其他部門通力合作,高品質團隊合作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