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江蘇省丹陽市人民醫院,江蘇 丹陽 212300)
疤痕子宮是指剖宮產術后或是子宮肌瘤術后的子宮,疤痕子宮再次妊娠,可使子宮破裂等風險增加。為了探討疤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的安全性,筆者特進行研究,分析如下。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60例疤痕子宮再次妊娠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65例選擇經陰道分娩的患者作為觀察組,并隨機選取同期剖宮產分娩的65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22~41歲,平均(29.80±1.01)歲。孕周平均(39.44±0.30)周,孕次平均(3.21±0.29)次,距離上次剖宮產手術平均(4.94±0.53)年。對照組:年齡24~41歲,平均(29.80±1.01)歲。孕周平均(39.44±0.30)周,孕次平均(3.21±0.29)次,距離上次剖宮產手術平均(4.94±0.5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疤痕子宮再次妊娠選取陰道分娩的指征
(1)疤痕子宮術區子宮壁的血管、肌纖維等部位恢復情況好,且傷口愈合處無感染。(2)前次剖宮產手術方式是子宮下段橫切口,且經超聲波檢測疤痕厚度>2mm,子宮下段前壁無損傷。(3)剖宮產術后恢復時間>2年,且產婦和胎兒的情況均適合經陰道自然分娩的要求。(4)產婦原因接受試產,且了解經陰道自然分娩、剖宮產分娩的利弊,已簽署知情同意書的產婦。(5)醫院具有較好調節的醫療監護設備和搶救條件。
1.2.2 處理方案
所有產婦產前均進行產前檢查,觀察胎方位、胎兒銜接、預測胎兒體重、監測胎心率等,同時也應精確測量產婦的骨盆,了解宮底高度、產道情況等。掌握產程進展、羊水量、羊水性質。當胎兒娩出后應密切監護產婦,若因宮腔破裂造成大出血應及時報告醫生搶救。在胎兒娩出后常規給產婦肌注10IU縮宮素,若出血量達到20ml應靜滴15IU縮宮素,促進子宮收縮。給予抗生素治療,預防感染。
(1)比較兩組產婦的分娩時出血量、產后出血量、住院時間。
(2)比較兩組新生兒體重、新生兒Apgar評分、新生兒窒息發生率。
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數據 表示,作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行x2檢驗,P<0.05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分娩時出血量、產后出血量、住院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產婦的情況(±s)

表1 比較兩組產婦的情況(±s)
組別 例數 分娩時出血量(mL) 產后出血量(mL) 住院時間(d)觀察組 65 150.63±5.78 90.74± 3.60 3.44±0.32對照組 65 290.97±13.00 150.84±7.69 7.90 ±1.02 t值 79.529 57.066 33.636 P值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新生兒體重、新生兒Apgar評分、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顯著優于(P<0.05)。具體內容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的新生兒預后情況[ ±s,n(%)]

表2 比較兩組的新生兒預后情況[ ±s,n(%)]
組別 例數 新生兒Apgar評分(分) 新生兒體重(kg) 新生兒窒息率(%)觀察組 65 9.30±0.25 3290.11±70.08 1(1.54)對照組 65 9.24±0.30 3280.44±80.30 2(3.08)t值 1.239 0.731 0.341 P值 0.109 0.233 0.559
剖宮產是臨床中常用的搶救母嬰生命、解決難產問題的重要分娩方式[1]。但隨著剖宮產技術的完善和發展,人們分娩方式的改變,較多的產婦選擇剖宮產結束分娩。疤痕子宮因子宮下段疤痕組織缺乏彈性,隨著孕周的增加,子宮亦有所增大,疤痕處較為薄弱,有發生破裂的可能,故部分產婦會拒絕陰道試產[2]。筆者認為采取陰道試產的適應癥,并進行充分的評估,經產婦同意,可進行陰道試產,具體經驗體會如下:(1)嚴格把握經陰道分娩適應癥,預測胎兒體重,通常陰道分娩胎兒體重應該<3.6kg,且應排除頭盆不稱。在分娩前采取檢查顯示胎盤未附著于原子宮切口位置,且子宮下段前壁無損傷,疤痕厚度>2mm。(2)產后應該密切觀察產婦情況,有無陰道裂傷,觀察有無產后出血等,及時予以對癥處理。
觀察組分娩時出血量、產后出血量、住院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觀察組新生兒體重、新生兒Apgar評分、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顯著優于(P<0.05)。綜上所述,對于疤痕子宮再次妊娠的患者,在嚴格掌握適應癥的前提下采取經陰道分娩,有利于產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