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昌霞,朱新宇*
(江蘇省中醫院,江蘇 南京 210029)
現代外科技術的飛速發展帶來學科專業分工的日趨細化,臨床亞專科化發展已成趨勢。為了順應臨床專科的發展需求,培養一專多能的高度專業化手術護士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手術室專科分組管理模式已在某些醫院手術室管理中取得良好成效[1]。為了高質量完成手術配合并使手術室護理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在原有護理專科化管理的基礎上,我院手術室改變傳統通科手術配合模式,嘗試應用亞專科組的管理模式實施管理,實施6個月,成效顯著,得到了專科醫生和手術室護士的認可,專科護理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
我院擁有骨科4個病區,床位2500張。中心手術室擁有22間潔凈手術間,現有60名護士,年完成手術15000臺。實際開放骨科手術間7間,年手術量3500臺,占全部手術的30%。骨科專科技術發展迅速,不斷應用新技術,手術逐年遞增。
1.2.1 亞專科組的構建 根據專科手術量的需求,選拔增加骨科專業護士,相對定崗管理。將原有的骨科大專科分為創傷組、脊柱組、關節組和骨腫瘤組等4個亞專業組。首先,護士根據自己的意愿和專科特長申報亞專科組。其次,護士長征求各亞專科主任醫生意見和建議。最后,根據護士個人工作能力及考核要求確定人員。亞專科組設置總組長1名,下設專科組長1名,組員共13人。其中骨干護士6人,每個亞專科護士2-3名。護理管理根據專科手術特點及護士核心能力進行層級配置。護士長排班時統籌兼顧,人力資源分配合理,按照N4、N3、N2、N1層級,分層次合理使用護士。
1.2.2 明確職責要求 亞專科總組長由獲得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證書資質的護士擔任,其業務強,專科經驗豐富,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謹的工作態度。總組長主要負責專科組的建設管理,制定并實施對組員的亞專科化培訓,并定期對小組成員的業務能力進行考核評定。下設專科組長由主管護師或高年資護師擔任,其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專科組長固定在亞專科組,制定本專業領域的操作規范與流程,掌握本專科發展的新動態、新技術和新業務的發展情況,承擔本專科的日常管理和培訓工作;負責專科器械設備的管理工作及主要承擔疑難、新手術的配合。對于專科組的護士,要求能夠配合我科開展的各項手術以及新技術、新業務,熟悉本專科醫生的習慣及喜好,能勝任低年資護士和進修護生專科帶教工作;可積極主動順利完成本職工作。
1.2.3 亞專科組培訓考核 采用“請進來培訓授課,走出去參加專科學術交流”的模式,加強考核,提高專科技術水平。第一,統計我院涉及關節、創傷、脊柱等亞專科組的外來產商器械品種,征求各亞專科組主任的意見,將外來器械納入手術室統一管理。要求專科組成員將所有器械登記、拍照,制成圖譜一式兩份(電子檔存檔),存放于手術室和供應室,便于專科組護士的學習培訓。第二,設置培訓課程,邀請相關專業組的手術主任進行理論授課、定期請有手術資質的手術專家指導培訓、舉辦骨科新設備新器械技術工程專場培訓、派骨干護士外出參加專科學術交流、組織專科護士授課等。內容有解剖知識、手術配合流程、專科手術器械使用、骨科儀器設備使用、外來器械性能及安裝拆卸培訓、常見手術體位擺放規范、骨科手術常見并發癥預防等。除安排常規業務學習、護理查房形式外,還配合系列講座方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如膝關節置換術課程設置由手術主任進行膝關節解剖知識講解、廠家技術人員進行外來器械安裝拆卸培訓、專科護士進行手術配合要點及醫生習慣特點的講解。針對不同的廠家公司的器械,組織現場反復多次學習,確保亞專科小組成員人人掌握。第三,編寫修訂本院骨科專科手術配合流程。微創手術的發展、外來植入器械產品技術上更新引進,導致手術護理配合流程也不斷變化。為了適應骨科技術飛速發展,原有的專科手術配合流程在細節上進行修訂,滿足臨床所需。根據亞專科小組手術的需求,各專科負責手術配合流程修訂更新,專科組長進行培訓考核。
1.2.4 亞專科組護理質量管理 實施三級垂直管理體系,護士長負責手術室的整體協調與監督,全程督導質量管理。總組長直接在護士長的領導下進行工作,全面負責亞專科組的培訓及管理,做護士長的得力助手。總組長負責骨科專科護理管理,組長及專科組員全員參與質量管理,形成互相檢查督促指導形式。護士長根據手術日及各專科手術數量統籌安排專科護士配合手術。手術安排實行彈性排班,人性化管理。專科化護理質量考核實行專科組長負責制;負責專科組工作質量的控制;負責監督指導本組成員的護理工作和專科知識培訓。專科組長、專科組員、跟臺護士實行分層次管理。
1.2.5 實施后護理配合質量滿意度評估 醫生、患者和手術護士對護理的滿意度采用隨機調查方式每月由專人使用問卷調查表或由護士長、專科組長,同時對亞專業組護士手術配合質量信息進行了解,及時向護士長反饋,不斷改進,促進專科護理質量提高。每月隨機調查骨科手術醫生10名,了解醫護配合質量效果
1.2.6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采用SPSS13.0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骨科手術配合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在實施骨科亞專科化管理后得到顯著提高(P<0.05),詳見表1,2。

表1 實施前后骨科手術配合質量比較(n=65)

表2 實施前后手術醫生及手術室護士滿意度比較 (n=60)
亞專科組管理模式運行后,護士相對固定配合亞專業手術,加強了工作責任心,自覺主動掌握醫生手術習慣,配合傳遞器械及時,手術物品準備到位,規范擺放手術體位。通過專科培訓,護士專科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提高,專科儀器設備操作熟練,醫生對手術室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提高。
成立亞專科組后,實施專科培訓管理,手術配合質量提高,經常邀請技術人員授課或者定期請有手術資質的手術醫師及專家指導授課,不斷提高護士專科配合技能,取消了外來骨科器械公司人員上臺。護士長規范管理廠家跟臺人員,減少外來器械公司人員操作不規范帶來手術感染的安全隱患。
積極調動護士的積極性,發揮專科護士的作用,護士職業歸屬感增強。組長負責專科手術管理,專科器械設備管理,設備使用更加規范,最大限度地發揮設備效能。在骨科開展新業務、新技術過程中,專科組長能主動及時學習,掌握新儀器設備使用保養,制定操作流程,護理人員需定期進行培訓考核,同時也要為培訓人員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專科手術護理質量得到保證。將專科手術、手術醫生、手術室專科護理組相對固定在專科手術間,從而達到專科化、專人化的手術護理配合,對于專科手術配合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利于專科護理質量的提高[3]。
手術室護士的通科配合在實踐中已逐漸暴露出弊端和不足,護理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專科配合不嫻熟、能力全而不精已經嚴重影響了手術過程中的醫護默契度[2]。亞專科組管理模式,實施精準配合,提高手術效率的同時,專科護理質量得到保證,有利于亞專科的建設和發展。加快手術室專科化發展及專科細化,嘗試建立亞專科,以全面提高手術室護理服務能力和專業水平,更好地為患者服務[4]。亞專科組管理模式的應用,充分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發揮專科護士的作用,護士歸屬感增強,提高手術效率的同時,專科手術護理質量得到保證,有利于亞專科的建設和發展。
鑒于手術室普遍存在護理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實施亞專科組的管理,除了要考慮各家醫院專科手術整體開展情況,還考慮亞專科組護理人員的配備情況及護理工作績效的合理性,結合護士的能級管理,獲得最佳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