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麗麗
(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山西 大同 037008)
對于產婦而言,尤其是剖宮產產婦而言,產后的恢復情況對產婦的健康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而通過研究發現,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可顯著改善產婦的付匯效果[1]。而在本文中就主要將2016年5月-2018年4月作為研究時間段,并在該時間段從我院選取100例剖宮產產婦,探究分析了一體化護理的應用效果。
將2016年5月-2018年4月作為研究時間段,在該時間段中從我院選取100例剖宮產產婦進行探究分析,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觀察組產婦年齡介于21歲-3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4±3.5)歲;對照組產婦年齡節約22歲-37歲、平均年齡為(29.3±3.6)歲;對兩組患者的基礎情況(年齡)進行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將常規護理應用在對照組中,主要指對產婦展開健康教育、增強產婦對剖宮產相關治療的了解。
將一體化護理應用到觀察組中,該護理措施主要指心理護理的一體化、護理交接的一體化以及健康教育的一體化,在展開心理護理一體化的過程中應該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嚴密監測,在確定患者存在負面情緒后及時展開有效的溝通,并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進行心理疏導;護理交接一體化措施中則主要指護理交接的過程中根據產婦的需求、心理狀態以及合并癥展開全方位的交接活動,為各個方面護理的良好銜接提供保證;健康教育一體化主要指在產婦進入產程后叮囑產婦食用高熱量的食物,以保持產婦的體力。而在產婦分娩完成后,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對產婦講解保健、喂養等知識,指導產婦掌握正確的喂養方法[2]。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和的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價,評分越高則說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
本次研究中出現的對比數據,采用“統計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軟件進行分析,版本為SPSS20.0。當P<0.05,說明對比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x±s”,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n(%)]”。
接受護理后,相較于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對照組明顯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進行比較( ±s)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進行比較( ±s)
組別 病例數 抑郁評分 焦慮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50 62.5±1.9 55.7±2.3 63.0±1.9 54.6±2.1觀察組 50 62.8±1.6 48.7±1.7 63.1±1.5 49.5±2.0 t/ 0.2564 4.2651 0.3641 6.2349 P/ >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產婦的角色轉換良好率高于對照組,其中護理后對照組的良好率為86%,觀察組的良好率為9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x2=3.9530)。
由于產婦在產后所要面對的問題較多,比如:心理調試和角色轉換成為了最為主要的問題,而心理調試和角色轉換問題也是最直接和最關鍵的問題。通常情況下,若面對產婦存在的心理問題不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導出搜措施,則會導致產婦喪失哺育的信心,甚至會導致產婦出現產后抑郁的情況[3]。
一體化護理主要從心理護理、護理交接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將產婦的心理與生理、產婦與家屬以及產婦和新生兒等多方面進行聯合,最終形成了一種具有整體性的護理措施。該護理措施可全面兼顧產婦的職責,并且該護理措施較為全面、銜接也較為流暢,同時可在護理過程中對護理效果進行不斷的完善,從而達到了改善產婦心理狀態的同時改善產婦角色轉換情況的目的。
綜上所述,將一體化護理應用到剖宮產產婦中的效果顯著,不僅可改善產婦的心理狀態,而且可改善產婦的角色轉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