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邳州市人民醫院,江蘇 邳州 221300)
加速康復是近年來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其理念和路徑在我國有了較為迅速的普及和應用,最早應用于結直腸癌患者,護理效果確切。本研究分析了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結直腸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報告如下。
將2016年3月-2018年3月90例結直腸癌手術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實驗組男30例,女15例;年齡41-78歲,平均(57.24±2.25)歲。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41-77歲,平均(57.68±2.41)歲。兩組一般資料相似。
對照組施行常規化護理干預,手術前12h開始禁食,根據常規進行腸道準備和放置鼻胃管。術后需在鼻胃管拔除后進食,
實驗組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一是在手術前加強健康教育,戒煙、戒酒、術前營養篩查,不常規置胃管,不灌腸,術前6小時禁食固體食物,術前2小時可口服清飲料;手術前晚應用兩次聚二乙醇電解質粉末與2000ml溫水口服混合。二是術中做好保溫護理,使用短效鎮痛、短阿片類藥物,可加速術后快速蘇醒,不抑制腸蠕動;術中輸液提倡目標導向液體治療。三在完成手術后盡快移除各種導管,采用多模式鎮痛方案,并幫助病人盡早下床活動;術后盡快恢復經口進食、飲水,在早期口服輔助營養可促進腸功能恢復。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則開始給予流食和半流食。患者經口進食后可不需靜脈補液,口服鎮痛藥物可有效控制疼痛。無發熱、活動正常、進食正常和拔除導管可出院[1-2]。在病人出院24-48h內常規進行電話隨訪及指導,術后7-10d門診回訪,加速康復臨床隨訪至少持續到術后30d。
比較兩組結直腸癌手術患者住院的時間、手術治療配合度(0-100分,得分越高則手術配合度越高);護理前后患者不良心理情況、生活質量;深靜脈血栓等結直腸癌手術并發癥發生率;對護理服務滿意度。
SPSS20.0統計,計量資料施行t檢驗,計數資料開展x2檢驗,P<0.05顯示差異顯著。
實驗組住院的時間、手術治療配合度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住院的時間、手術治療配合度相比較(±s)

表1 兩組住院的時間、手術治療配合度相比較(±s)
組別 例數 住院時間(d) 結直腸癌手術知識掌握度(分)對照組 45 8.45±2.66 82.24±3.57實驗組 45 6.24±1.24 96.05±3.24 t 8.214 9.177 P 0.000 0.000
實驗組深靜脈血栓等結直腸癌手術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2.

表2 兩組深靜脈血栓等結直腸癌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相比較[例數(%)]
護理前兩組不良心理情況、生活質量相近,P>0.05;護理后實驗組不良心理情況、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2.
表3 護理前后不良心理情況、生活質量相比較(±s)

表3 護理前后不良心理情況、生活質量相比較(±s)
組別 例數 時期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 生活質量實驗組 45 護理前 56.91±0.25 56.12±0.21 56.25±0.56護理后 23.21±0.32 35.34±0.17 96.24±0.67對照組 45 護理前 56.87±0.21 56.20±0.13 56.81±0.13護理后 44.53±0.69 43.53±0.21 43.21±0.22
實驗組結直腸癌手術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4.
目前,加速康復護理在臨床上已被廣泛應用。這種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圍手術期身心應激,從而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尤其對于手術患者對結直腸癌有非常明顯的效果[3-4]。術前不常規留置胃管和術后盡早拔除導尿管能提高患者舒適度,促進患者手術后盡快下床活動,避免留置導管引起的不良刺激。術后早期進食對于結直腸手術患者的術后恢復非常重要。這主要是由于早期進食能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從而預防或減少腸道菌群失調,并改善營養狀態,降低感染和壓瘡風險[5-6]。

表4 兩組結直腸癌手術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相比較[例數(%)]
本研究中,對照組施行常規化護理干預,實驗組應用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結果顯示,實驗組住院的時間、手術治療配合度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深靜脈血栓等結直腸癌手術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不良心理情況、生活質量相近,P>0.05;護理后實驗組不良心理情況、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結直腸癌手術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加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在結直腸癌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減少術后并發癥,改善生活質量和提升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