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春香
(常州市金壇區(qū)中醫(yī)醫(yī)院,江蘇 常州 213212)
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是一種完全封閉的治療體系,以搶救各類多系統功能衰竭的危重癥為主要目標群體[1]。腦卒中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有研究調查顯示[2],腦卒中已經成為國內病死率最高的疾病,臨床并發(fā)癥多且均易引起意外死亡。重癥腦卒中的救治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綜合過程,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意義重大。集束化護理干預是針對某一危重癥的臨床實施特點,將循證文化引入臨床護理,總結出一系列有循證基礎、經過臨床實踐證明的治療和護理措施[3]。本研究探討了集束化護理用于ICU重癥腦卒中患者的療效,現匯報如下。
選擇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42例重癥腦卒中患者。納入標準:經顱腦CT或MRI檢查,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標準[4],確診為腦梗死或腦出血者;年齡>18歲;患者存在意識障礙,或者存在昏迷情況;腦卒中急性發(fā)病期。排除標準: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異常者;ICU入住3d內死亡者;已經發(fā)生誤吸、壓瘡者;病情不穩(wěn)定者;研究期間因各種原因終止治療者。
根據護理方法,將納入患者分為對照組(n=20)和觀察組(n=22)。患者家屬知情并自愿參與本研究。對照組中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齡(59.5±10.3)歲;腦梗死8例,腦出血12例。觀察組男15例,女7例;平均年齡(61.0±9.7)歲;腦梗死9例,腦出血1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獲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后開展。
對照組患者給予ICU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心率、呼吸等體征及病情觀察,對患者吞咽功能進行有效評估,同時為根據患者特點制定訓練計劃,指導患者進行合理飲食等,注意保證患者皮膚干燥、清潔,以預防壓瘡的發(fā)生。
于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集束化護理干預,通過綜合文獻查閱、臨床實踐與主治醫(yī)師的意見總結出集束化護理步驟,并通過知識講座、實踐操作等方式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具體護理措施包括:(1)風險評估:于患者入ICU后24 h內,采用Any Two試驗及飲水實驗等對患者誤吸風險進行評估,同時通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等方式評估患者心理狀況,以篩選出具有吞咽困難及焦慮、抑郁情緒的患者。(2)心理支持:通過有效的溝通交流、加強健康宣教等方式,改善患者消極的情緒,對患者存在的疑惑進行解答,以增強其對治療的信心。(3)體位護理:遵循制定的護理步驟,在存在吞咽困難現象患者病床醒目位置放置警示牌,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患者鼻飼時將病人床頭抬高30°~45°,幫助患者翻身次數縮短至1次/h,填塞海綿等軟物于受壓迫較為明顯及時間較長的關鍵部位處,以預防壓瘡的發(fā)生。(4)管道管理:針對意識狀態(tài)不佳的患者采用適當的保護性約束或有效的鎮(zhèn)靜措施,根據皮膚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5)營養(yǎng)干預: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及對能量的需求,選擇合適的營養(yǎng)制劑,并早期給予腸內營養(yǎng)支持,依據全流質食物→半流質食物→正常食物的順序進行過度,以保證患者所需能量的供應。
記錄兩組患者ICU監(jiān)護時間、拔管時間及誤吸和壓瘡發(fā)生率;通過HAMA以及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患者干預前和干預3周后的心理狀況,HAMM、HAMD評分>18分為焦慮/抑郁。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ICU監(jiān)護時間短于對照組[(2.23±1.57)d vs(4.33±1.96)d],拔管時間亦明顯短于對照組[(8.65±2.33)d vs(11.02±2.89)d],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發(fā)生誤吸2例、壓瘡1例;對照組發(fā)生誤吸7例、壓瘡6例。觀察組患者誤吸、壓瘡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誤吸:9.09%vs 35.00%;壓瘡:4.55% vs 30.00%),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前,兩組HAMA、HAMD評分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HAMA、HAMD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護理后兩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比較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比較(分)
重癥腦卒中的治療是一個綜合性過程,需要病人、醫(yī)生和護士的共同合作。但ICU中重癥腦卒中患者年齡偏大,常存在神經受損嚴重、語言功能障礙、吞咽功能障礙等,增加了護理工作的難度,同時給患者的預后帶來一定負面影響,引起治療退行性[6-8]。傳統的護理干預只能解決疾病對患者產生的生理影響,不能解決患者心理或精神上的痛苦[9-10]。相比之下集束化護理措施中的具體條款是依據最核心、最精煉的指標制定,且具有科學性以及較高的可實踐性[11-12]。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監(jiān)護時間、拔管時間短于對照組,誤吸、壓瘡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均P<0.05);提示集束化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ICU重癥腦卒中患者誤吸及壓瘡的發(fā)生率,縮短患者ICU監(jiān)護時間及拔管時間;分析原因,實施集束化護理干預有利于護理人員有序地實施護理計劃,針對每位患者的特點開展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故有效地是患者誤吸及壓瘡發(fā)生率降低,促進患者康復。
因疾病、環(huán)境改變等原因,ICU重癥患者易存在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不利于治療及護理的開展。本研究顯示,兩組護理后HAMA、HAMD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且護理后觀察組HAMA、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均P<0.05)。提示,集束化護理干預能夠通過提供更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及預見性的護理,有效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從而有助于提高護理效果及患者生存狀態(tài)。
綜上所述,集束化護理可以有效在整體上提升護理效果,建議在臨床ICU重癥腦卒中患者的護理中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