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玲
小學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科學教學的生命與靈魂。如何利用趣味性的實驗教學來提升小學科學課堂質量是每一個科學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趣味性實驗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科學課堂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展現科學的魅力,這是新時代下對教學方式的一種創新與突破。下面編者通過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小學科學課堂趣味實驗教學的有效途徑進行了一系列論述,以期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鑒與幫助。
小學屬于基礎教育階段,處于此階段學生的各項能力都處于一個待開發的時期,科學好比一個五彩繽紛的萬花筒,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活知識與無窮的樂趣,通過科學課堂激發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對于其一生的學習以及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年齡偏小,其學習經驗以及自控能力不是很強,要想讓學生在科學課堂上保持長時間的精力集中就必須想辦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不斷提升科學課堂“實驗”的趣味性正好迎合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科學實驗不是游戲,科學教學工作者應該探究如何發揮趣味性實驗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不僅能夠在科學的“海洋”中感受到樂趣,同時還能夠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
一、創立教學情景,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科學而合理的教學情景不僅可以為教師的講解做好鋪墊,同時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并快速將學生引入學習狀態。例如,有次我給學生講授“熱脹冷縮”,在課堂開始便問學生一個問題“為什么冬天里暴露在外面的水管容易凍裂?”,學生們聽到之后便相互議論,得到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我告訴學生們“本堂課關于熱脹冷縮的知識中就包含了問題的答案”,隨后將充滿冰的燒杯放到酒精燈上加熱,呈現在學生眼前的是隨著冰的融化,其在燒杯中的體積明顯變小了……學生們對“熱脹冷縮”的含義恍然大悟,接下來也非常有興致地開始學習課堂知識。
二、立足實際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科學與生活息息相關,選取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材料作為實驗的主題無疑可以更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會讓學生們感受到科學在生活中的實際作用與應用意義。例如,用醋將玻璃上的油漆浸泡一會兒,一擦就掉;將碎蛋殼和醋,一同放入帶有污垢的瓶子里,用力搖動,即可將污垢去掉;用鹽可以擦掉銅器上的黑點;洗衣服產生的氣泡表面可以看到五顏六色……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無一不包含著科學知識,教師多拿一些這樣的實例為學生做實驗講解,定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另外,學生們學習這些生活中的知識后,便會增加對生活的觀察與留意并成為一個“有心人”,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三、利用趣味實驗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
科學課堂離不開實驗,實驗是推動科學課堂的助力器與發動機。科學中的很多奇怪現象與變化都可以用實驗來進行解釋,故教師可以將科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然后以實驗課的形式幫助學生進行復習并加深記憶。例如,在給學生講授關于“透鏡”知識時,我將凸透鏡放在陽光底下,然后將一根火柴放置在其折射后陽光的焦點處,不一會兒在學生們的驚呼中火柴被點燃了……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實驗便可以讓學生理解光的折射原理。然后,我向學生們提問“生活中哪些東西還可以達到將光線匯聚到一點的效果呢?”“裝滿水的杯子”“冰塊”……學生們在踴躍回答的同時,其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加深。
四、教師予以引導,保證實驗的順利開展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趣味實驗的開展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順利開展。教師本身具備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在科學實驗課堂上應該予以學生充分的指導,在學生自主操作過程中予以建議或指導,保證學生能夠按照正確的步驟并使用正確的方法來開展實驗,最終通過實驗來獲取知識的儲備。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保證科學實驗的安全性,避免學生因操作不當發生危險事故。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不僅可以提升科學實驗的完成效率,同時還可以全方位地向學生展示實驗中蘊含的科學知識,這對于提升科學實驗課堂教學質量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小學科學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知識,可以極大地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對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有著很大的幫助。實驗課堂可以將枯燥、無味的課本教材知識更加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從視覺、觸覺等多重感官的角度來感受科學的奇妙。小學生正處于一個好奇心較強的年齡段,突顯科學實驗的趣味性對于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有著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這也是所有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者們應該重點研究、探討的課題。
【作者單位:徐州市銅山區棠張實驗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