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金金
[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血液透析與血液灌流對于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胰島素抵抗以及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該院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間收治并確診的60例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3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則采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進行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胰島素抵抗情況以及營養狀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胰島素抵抗情況以及營養狀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對于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以及血液灌流的方式進行聯合治療可顯著降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改善胰島素抵抗和營養狀況,從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值得進行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
[中圖分類號] R69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1(a)-0052-02
終末期糖尿病腎病在臨床上屬于慢性并發癥的一種,誘因為糖尿病,臨床特征主要為高血壓以及尿蛋白,嚴重者甚至會有腎功能衰竭的表現,胰島素抵抗指的是胰島素所促進的葡萄糖吸收以及利用率的下降會導致機體胰島素代償性增加以滿足身體的需要,卻導致了高胰島素血癥的發生,嚴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而臨床上對于該疾病患者的最主要治療方式則為透析,然而有報道表明維持型血液透析患者的營養不良反應率極高,因此在該次研究中對血液透析與血液灌流對于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胰島素抵抗以及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進行了研究與分析,選取該院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間收治并確診的60例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對象為該院在收治并確診的60例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30例患者,研究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54~70歲,平均年齡(60.1±8.4)歲,對照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55~71歲,平均年齡(60.3±8.2)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納入與排除標準
研究期間該院收治的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出現微量蛋白尿或者是持續性蛋白尿、同時伴有糖尿病所導致的視網膜病變且經B超檢查后顯示雙腎體積均有明顯增大。排除標準:有嚴重精神疾病者;在治療期間發生嚴重并發癥者;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嚴重全身疾病者;臨床資料不全者;極度不配合以及中途退出者;因軀體問題或者精神問題而不能完成最終調研者[2]。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血液透析進行治療
1.3.2? 研究組? 采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進行治療。
1.4? 評價標準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胰島素抵抗情況以及營養狀況,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從IL-6、TNF-a與hs-CRP 3個方面進行記錄分析,胰島素抵抗情況從HOMA-IR、FBG、FINS方面進行對比分析,而營養狀況則從TSF、SGA、BMI進行分析[3]。
1.5? 統計方法
研究資料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
研究組患者的IL-6水(14.31±2.32)ng/L低于對照組(15.52±3.42)ng/L,TNF-a水平(14.42±4.29)ng/L低于對照組(15.61±5.36)ng/L,而且研究組患者的hs-CRP的數值(5.41±1.62)mg/L也低于對照組(7.61±2.21)mg/L,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的胰島素抵抗情況
研究組患者的HOMA-IR(4.32±1.05)低于對照組(5.09±1.51),FBG(7.82±2.61)mmol/L低于對照組(10.72±2.91)mmol/L,而且研究組患者的FINS(6.52±3.57)mU/L低于對照組(9.52±3.61)mU/L,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的營養狀況
該次研究可得研究組患者的TSF(15.61±5.32)%高于對照組(11.05±4.82)%,SGA(5.93±0.61)%高于對照組(4.62±0.82)%,而且研究組患者的BMI(22.81±5.21)%高于對照組(18.52±4.71)%,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中較為常見的并發癥,隨著病情的發展則有可能成為終末期腎病,治療起來較難,而且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故而在該次研究中采用血液透析與血液灌流方式對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了治療,臨床效果較為顯著,而且血液灌流方式具有吸附率高等優點,可以對患者體內的大分子毒素進行有效的清除,而且通過該次研究數據表明研究組患者的IL-6水(14.31±2.32)ng/L低于對照組(15.52±3.42)ng/L,TNF-a水平(14.42±4.29)ng/L低于對照組(15.61±5.36)ng/L,而且研究組患者的hs-CRP的數值(5.41±1.62)mg/L也低于對照組(7.61±2.21)mg/L,顯著降低了患者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從而有利于減輕患者的炎性水平,而且有研究表明[4-5]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所存在的微炎癥狀態和患者所出現的營養不良以及胰島素抵抗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而血液灌流除了可以對患者體內的大分子物質進行有效清除,對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以及胰島素抵抗情況效果也較為顯著,通過研究數據來看可見研究組患者的HOMA-IR(4.32±1.05)低于對照組(5.09±1.51),FBG(7.82±2.61)mmol/L低于對照組(10.72±2.91)mmol/L,而且研究組患者的FINS(6.52±3.57)mU/L低于對照組(9.52±3.61)mU/L,顯著降低了患者的胰島素抵抗情況,從而有利于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而且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營養狀況,研究組患者的營養狀況相關評分也明顯高于對照組,臨床價值較高,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營養不良情況,從而有利于提高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采用血液透析與血液灌流方式對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了治療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胰島素抵抗以及營養狀況,從而提高對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價值較高,值得進行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棋梅,次仁宗巴,德吉米瑪,等.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對長期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內皮功能、鈣磷代謝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8(8):799-802.
[2]? 張靈靈.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老年血液透析合并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代謝異常的效果及對BMP、iPTH、甲狀腺素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9):2168-2170.
[3]? 歐志強,李新倫,張宏,等.血液灌流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結合類毒素清除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血液凈化,2018,17(4):229-233.
[4]? 王念華.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療效及對其炎癥介質的影響[J].醫藥論壇雜志,2017, 38(3):105-107.
[5]? 張梅珍,羅義,吳岸晶.老年代謝綜合征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J].廣東醫學,2013,34(24):3741-3744.
(收稿日期: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