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莉莎 高芳
[摘要] 目的 探討高齡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應用精細護理模式干預方案臨床成效。 方法 選擇采用血液透析療法治療的高齡糖尿病腎病患者100例,均為該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隨機分組,就實施常規護理(對照組,n=50)與實施精細護理模式(觀察組,n=50)效果展開對比。 結果 觀察組干預后心理狀況評分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針對高齡糖尿病腎病患者,在血液透析過程中行精細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心理狀況,保障臨床安全。
[關鍵詞] 高齡;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精細護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1(a)-0089-02
隨著我國老齡人口規模擴大,高齡糖尿病腎病發病率日趨上升,促使老年人總體健康水平嚴重下降,血液透析是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治療方法,因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減弱,患者在透析過程中容易發生低血糖,因高齡糖尿病腎病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基礎狀況較差[1]。血液透析是現階段重要延長此類患者生命期限的手段,但受基礎疾病因素、機體各項機能衰退因素、不良情緒因素等影響,極易在透析過程中引發多種并發癥,重視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的實施,對改善患者預后意義顯著[2]。該次研究以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針對所選擇的高齡糖尿病腎病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重視精細護理模式的應用,取得了理想成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高齡糖尿病腎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組,觀察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71~85歲,平均(78.2±1.4)歲;其中I型糖尿病15例,2型35例。對照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70~86歲,平均(78.5±1.6)歲。兩組均對該次實驗內容理解,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思維意識均清晰。排除惡性腫瘤者,機體其它系統合并嚴重疾患者,組間自然信息可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針對所選病例應用血液透析室常規護理手段,包括環境干預、血糖血壓密切監測、皮膚干預、飲食干預等。觀察組重視精細護理的實施,具體步驟如下。
1.2.1? 認知干預 高齡糖尿病腎病患者需開展長期的血液透析治療,故心理狀況通常較差,護理人員需主動與其和家屬建立良好溝通,就疾病基礎知識、血液透析治療過程、預期目標予以詳細告知。通過分發健康宣傳手冊、舉辦宣教講座、口頭講解、微信視頻講解、現身說教等系列手段,發揮強化健康宣教作用。經對透析的成功案例、技術、管理措施展開的科普教育,可使患者治療信心顯著增強,促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為各項醫護措施的實施創造理想條件[3]。
1.2.2? 透析中期干預 在行置管操作前,需對患者血管分布、具體走向予以明確,確保一次穿刺成功。在基礎插管和針對導管實施護理時,需設無菌屏障,對無菌操作規程嚴格執行。穿刺前需對患者皮膚嚴格消毒,插管處應用無菌敷料覆蓋。上述各項操作均于主管醫師或上級護師監督下實施,避免出現遺漏。在透析過程中,需對患者生命體征密切監測,包括血氧飽和度、血壓等,有效記錄,及時發現并處理異常。
1.2.3? 后期追蹤干預 在結束血透后,需就離院后家庭休養事項向患者和家屬告知,并使其對透析后內瘺干預要點掌握,囑患者每日對內瘺情況予以檢查,教會用聽診器對血管雜音檢測,掌握對血管震顫觸摸的方法,以在有異常情況發生時,可及時到院處理。
1.2.4? 并發癥干預 ①低血壓:低血壓先兆通常表現為患者在透析過程中有打哈欠、出冷汗、惡心等體征。為加強防范,在開展血液透析前,降壓藥物應停用,在透析中,宜囑患者取頭低腳高位,并有效吸氧,將血液泵流速度調慢,適當補充生理鹽水,以促血壓水平恢復正常。②感染:血管通路建立后,有較高的感染風險,瘺管處極易發生炎性反應,故除術中需對無菌操作流程嚴格執行外,術后還需對瘺口加強干預,保障達清潔、干燥狀態,特別是與皮膚接觸處,更應加強防護。一旦有感染事件發生,內瘺需立即停用,設臨時血管通路予以代替,并取合適的抗生素應用行對癥治療,降低敗血癥風險。③出血:建立血管通路后,有較高的穿刺點周圍血腫和穿刺點出血風險,易影響正常血液循環。故建立內瘺后,需防范反復穿刺,在實施止血處理時,不可按壓過度,依據需要,可取肝素應用,以規避出血事件[4]。④血栓干預:經細致觀察,若瘺管處無雜音、震顫現象存在,內瘺處有疼痛反應,表明可能有血栓形成。故每日需加強針對瘺管的細致檢查,使其始終保持在通暢狀態。促使患者的營養狀況有效改善,術后取抗凝藥物應用,防范血栓形成。⑤假性動脈瘤干預:建立血管通路后,有一定的假性動脈瘤發生幾率,以內瘺處有瘤狀凸起為表現,若血管瘤較小,可應用彈性繃帶以輕柔的力度壓迫,若較大,則存在破裂的可能性,應及時切除,血管瘤處需避免行穿刺操作,以免引發意外。
1.2.5? 家庭和社會干預 取得家屬配合,提高其對患者的照護能力,并注意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增強患者熱愛生活的信心。針對家庭經濟存在困難者,也需加大社會的關愛力度,相關部門積極予以經濟方面的幫扶,以減輕患者顧慮,全身心投入自我照護。
1.3? 觀察指標
①心理狀況: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予以評估,其中SDS超過53分為有抑郁癥狀;SAS為超過50分為有焦慮癥狀。分值越低,改善狀況越佳;②對比兩組低血糖、高血壓、心律失常、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情況[5]。
1.4? 統計方法
涉及數據均輸入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組間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理狀況評分
兩組干預前SDS、S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對照組降低不明顯,觀察組顯著降低,與干預前和對照組干預后比較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并發癥率
觀察組僅低血糖1例,并發癥率為2%;對照組低血糖4例,高血壓1例,心律失常2例,低血壓2例,感染1例,并發癥率為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多發性并發癥,易出現高血壓、水腫等,該疾病的發生與糖尿病患者體內糖化蛋白含量的增加有密切關系,糖化蛋白增加會使患者腎小球膜增厚,導致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是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治療方法,因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減弱,患者在透析過程中容易發生低血糖,因高齡糖尿病腎病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基礎狀況較差,有較高的低血壓、感染等并發癥風險,故對護理干預有更高的要求[6]。有研究指出,應用精細化護理方案,重視行認知干預,可增強患者遵醫依從;加強透析中干預,可保障各項措施順利進行;行追蹤干預,可為順利康復打下良好基礎;行并發癥防護和干預,可保障臨床安全;重視取得家庭和社會配合,可從根本上改變患者生存狀況[7]。精細化護理是針對患者病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
該次研究結,選取該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高齡糖尿病腎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組50例實施精細護理模式,另外50例實施常規護理,結果觀察組干預后心理狀況評分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高齡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通過前期的認知干預、透析中期的針對性干預、透析后期的追蹤干預、并發癥干預及家庭和社會干預的精細護理模式干預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癥狀和焦慮癥狀,降低患者低血糖、高血壓、心律失常、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針對高齡糖尿病腎病患者,在血液透析過程中行精細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心理狀況,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能有效保障臨床安全。
[參考文獻]
[1]? 吳松鴿,姚吉換,劉曉靜.優質護理對糖尿病腎病并心衰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6,16(59):392-393.
[2]? 甘玉芬.優質護理在老年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探究.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2):3170-3171.
[3]? 慈永豐,寶莉莉.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療的應用效果與優質性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77-78.
[4]? 羅冬梅,賴燕,林堅雄.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5):19-21.
[5]? 段泉泉,勝利.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的臨床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2,26(9):676-679.
[6]? 柴劍麗,吳春燕,王文娟,等.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續質量改進[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2):170-174.
[7]? 謝可,王敏. 精細護理模式對高齡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影響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4): 446-448.
(收稿日期: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