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
這是一個多元的時代,包子、壽司和漢堡包習以為常地出現在大學食堂的同一個檔口;這也是一個包容的時代,結婚生子早已不再是都市適婚人群的唯一生活方式;這還是一個開放的時代,“made in China”的商品可以游歷世界又被你欣喜地從地球的另一端“人肉”回國內。在這個時代,可以自由地穿搭,肆意地迷戀,無限地張揚,就好比夜晚“南京路”上閃爍的霓虹,熱鬧非凡,每一點紅,每一份光,都是美妙,也都是誘惑。
然而,這樣的時代,真的都是美好嗎?為什么從海峽對岸年輕人口口聲聲的“小確信”中讀不到篤定,同樣大陸青年人所謂的“佛系”中也看不到灑脫?人如此,人類亦如此。西方世界標榜文明與進步,卻禁錮在“國家”作為最大政治單位的體系中,無可奈何地面對著來自氣候、疾病、恐怖主義、網絡攻擊等越來越具有全球性的危機;中國越發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以滿滿的誠意和“天下無外”的政治智慧貢獻解答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卻常常被有意無意地誤解。為什么,明明雙贏對話卻如此艱難?所以,這更是一個迷茫的時代,矛盾的時代。
如果燈光昭示著人類的欲望或者向往,那么燈火闌珊反而讓人望而卻步、不知所向。于是,人們更渴望燈塔。這個燈塔就是價值觀。出版業是時代價值觀的集中體現,時代價值的光譜在出版業聚焦,并通過出版業強化、放大,影響著時代的腳步。翻開古今中外的歷史,一部史詩成就一個民族,一本小說影響一代人,一批作品改變一個時代的故事不勝枚舉。也正因此,面對當前這個紛繁復雜的時代,在人類文明的又一次更迭之際,在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迫切需要研究出版價值——研究如何把時代價值的精華與精髓注入出版價值,研究出版價值的內涵與外延,研究如何引導出版價值。
久旱逢露,雪中得炭。武漢大學方卿教授領銜的《出版價值引導研究》一書出版了。該書對出版價值的理論探討,體現著全球性、時代性與民族性,回應了在現代性與后現代的沖擊下,在國際化與民族性的對立中,發展中的文化大國如何在出版業旗幟鮮明地樹立具有本國特色的主流價值觀,并吸收和包容多元、先進文化。書中指出“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的當代社會主義出版價值體系的核心內容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既要服務于人民的生產生活的知識性需要,更要服務于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文化需要,尤其是進入社會主義新時期,伴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移,為人民服務的出版價值觀要進一步體現在與科學技術、先進文化相結合方面,促進平衡發展方面;為社會主義服務是出版業意識形態屬性的體現,也是當前國際環境下的必然要求。無論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對民族國家起源的探討,還是包括伊尼斯在內的學者們對傳播與文明、傳播與帝國的研究,都彰顯了媒介與出版在國家與民族認同和安全中的獨特價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團結中華民族的重要力量源泉,也是當代中國最重要的意識形態訴求,服務實現中國夢的需要,也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時代要求。
該書不僅討論了出版價值觀的問題,還從本體論視角研究了出版價值的要素與機制,從結構功能主義視角分析了出版業在現代社會中的功能價值和結構意義。基于對這些理論問題的深入分析,書中提出了價值引導的現實路徑,涉及不同的主體、方式、手段和機制,體現了對現代社會治理理論的精髓,對完善社會主義文化治理體系大有裨益。
本書三位作者長期耕耘在出版研究的最前沿,既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開闊的國際視野,更有著對我國出版業深深的理解和拳拳的摯愛,大大增加了本書的學術性和應用性。此外,盡管各個國家文化不同,出版價值的內涵與外延有別,但是都有引導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作者單位系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