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愛琴
改變傳統音樂教育模式。將舞蹈律動運用于小學音樂教學中,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對音樂情感的理解。塑造一個生動活潑的音樂課堂,使音樂真正滲透到孩子們的心里。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推行,小學的音樂課程也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革新,其教學理念、內容和方法都不斷地改進和提升,也備受關注。筆者見到的音樂課堂多以聆聽教學為主,缺乏真正的特色,這樣的課堂會讓學生慢慢喪失學習音樂的興趣和信心。如果學生經常在強制的恐慌中接收聽覺訓練,而從未在心靈深處體會音樂的情感,長此以往會讓學生對學習音樂麻木不仁。
小學生天性好動,要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只靠老師說教是不夠的,2011版小學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課程要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通過具體音樂內容構建起與舞蹈、美術等藝術門類的有機聯系。而舞蹈律動在音樂教學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舞蹈律動是通過音樂與身體節奏的結合喚起人的音樂本能的,它可以通過學習者的內心聽覺來表現音樂的藝術性,從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應能力,進而獲得體驗和表現音樂的能力。所以說將舞蹈律動合理運用在音樂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同時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通過主動參與相關音樂實踐活動來培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記憶。
通過自己的音樂教學實踐和課題研究探索,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需要,我將舞蹈律動合理融入音樂教學中進行探究,通過教學實踐得出了結論,舞蹈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利用舞蹈律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音樂教學不是老師領唱學生機械地跟唱,就是音樂理論知識的講授,長時間的教學過程,會讓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情逐漸消失殆盡,尤其低年段的學生更是如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為了讓學生更形象地感受樂曲的特點,帶領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融入簡單的舞蹈律動,就能打破傳統機械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當學生隨音樂舞蹈律動時,能夠讓原本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生動,還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的情感。比如二年級《螃蟹歌》的教學,我讓學生通過聽這首歌來感受螃蟹的特點,然后把感受到的用肢體語言展現出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一邊唱一邊表演,跟隨音樂進行舞蹈律動,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表演的時候宣泄自己對音樂的情感,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了,課堂效率自然是事半功倍。
二、通過舞蹈律動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音樂教學中,教師不能以自己為主體,演示給學生看,而是要以學生為主體,相信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只有學生親自參與其中,才能達到真正的理解和切身的體驗。比如在教學《紅蜻蜓》歌曲中,基本上是學生跟著旋律完成學習的,四三拍子的曲調和韻律,對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激發了學生積極的創新思維。學生為歌曲設計了很多動作,加上學生的表演欲望,都爭先恐后地上臺表演,打破了原本沉默單一的課堂模式,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被激發了,同時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
三、利用舞蹈律動培養與他人的交往溝通能力
在音樂教學中,舞蹈律動可以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通過分組的形式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互動交流,大家都在積極主動為小組出謀劃策。這樣的交流與溝通,增添了課堂的活躍性,有利于提高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增強學生的凝聚力,提高了學生間的默契與配合。
四、利用舞蹈律動來提升音樂素養及音樂情感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舞蹈韻律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還提高了學生的音樂情感及鑒賞水平。小學生的可塑性非常強,運用舞蹈律動會使學生的神經達到一種刺激興奮的狀態。比如一年級教學《牽牛花當喇叭》時,讓學生隨著歡快的音樂翩翩起舞,在律動中感受音樂與舞蹈結合的獨特魅力。在此過程中,不僅讓學生掌握舞蹈動作,還可以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音樂情感。再比如學習《維也納的音樂鐘》時,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舞蹈編排,引導學生在音樂不同的段落運用不同的律動。音樂教學中,舞蹈是音樂情感最好的表達,最核心的情感因素,在舞蹈律動中產生自己獨有的音樂感受。
五、利用舞蹈律動可以強化對音樂的理解
舞蹈是一種通過肢體語言表達出來的一種動作和藝術形式,但是舞蹈少不了需要音樂的伴隨,而小學音樂教學需要舞蹈律動來加深學生對音樂的印象,對強化音樂知識的理解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比如學習新疆民歌《在葡萄架下》時,通過聽的方式讓學生可以感受歌曲的曲調和曲風,有些學生剛聽到音樂就開始隨著音樂舞動著新疆舞的動作。這就是舞蹈與音樂的巧妙配合,學生在舞蹈律動中感受到了民族音樂的文化與特點。同時舞蹈的加入更好地強化了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將自己心里的音樂與肢體語言完美地表現出來。
綜上所述,隨著課程標準的實施,舞蹈律動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它能夠有效彌補傳統音樂教育的不足,更好地提高音樂課堂效率,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使音樂課堂靜動相輔相成,以動態的舞蹈激發學生的音樂情感,從而使學生“律動于身、陶冶于心”,這樣的課堂才能煥發生命的活力。
【作者單位:蘭州市西固區玉門街小學 ?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