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寶 王福俊
[摘要] 目的 探討鼻內鏡下經咽鼓管鼓室聯合用藥輔助治療突發性耳聾伴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在該院住院治療的64例(68耳)SSNHL伴2型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發病后1 d~1周,治療組32例(34耳),對照組32例(34耳)。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全身用藥治療,治療組患者接受常規全身用藥配合經咽鼓管咽口鼓室內注藥治療,然后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PTA。結果 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88.2%(30/34)顯著高于對照組67.6%(23/3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和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PTA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和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患者的PTA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TA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后PTA降低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鼻內鏡下經咽鼓管鼓室聯合用藥輔助治療突發性耳聾伴糖尿病的效果好。
[關鍵詞] 2型糖尿病;鼻內鏡;咽鼓管;鼓室注入;突發性耳聾
[中圖分類號] R856.76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2(a)-0013-03
突發性耳聾指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72 h內突然發生,缺乏明確的原因,聽力在相鄰的兩個頻率降低了20 dB以上[1]。目前,臨床還沒有明確其病因及病理生理機制,但是大部分相關醫學學者認為腫瘤、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等對其造成了直接而深刻的影響。糖皮質激素沖擊治療、神經營養等是臨床采用的傳統治療方法。現階段,經鼓膜徑路鼓室內注射糖皮質激素和耳后乳突皮下注射糖皮質激素的局部應用成為SSNHL治療熱點[2]。由于經鼓膜穿刺給藥須穿刺鼓膜,對鼓膜形成創傷,個別病例遺留鼓膜穿孔。該科經過改良,鼻內鏡下使用咽鼓管導管自咽鼓管咽口注藥至鼓室,操作簡單、無創傷,2015年1月—2018年5月間常規全身用藥配合經咽鼓管咽口鼓室內注藥治療突發性耳聾伴糖尿病患者,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在該科住院治療的64例(68耳)SSNHL伴2型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醫師學會2017年公布的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均符合突發性耳聾的診斷標準,均經顳骨高分辨率CT、純音測聽、聲導抗、常規耳鼻咽喉專科檢查等確診為突發性耳聾;排除標準:將有內聽道腫瘤、中耳炎、近期有上感史等患者排除在外。其中男性患者30例(32耳),女性患者34例(36耳),年齡18~58歲,平均(38.6±6.4)歲,病程1~28 d,平均(14.2±2.5)d。發病后1 d~1周,治療組32例(34耳),對照組32例(34耳)。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全身用藥治療,給予患者靜脈滴注前列地爾、低分子右旋糖酐等,1次/d,1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同時,給予患者肌內注射維生素B1、維生素B12,1次/d,5 d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此外,讓患者口服二甲雙胍、優降糖等,或給予患者皮下注射胰島素,促進其血糖的降低,并定期對患者血糖進行監測,5次/d。
1.2.2 治療組 ?治療組患者接受常規全身用藥配合經咽鼓管咽口鼓室內注藥治療,鼻內鏡下經咽鼓管向鼓室注入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將耳內局部應用激素在耳鳴、聽力下降治療方面的效果及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明確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征得其同意。具體操作為:讓患者取端坐位,對其應用1‰腎上腺素、1%丁卡因棉片表面麻醉其鼻粘膜,并進行2~3次收斂,具有理想的麻醉效果后幫助患者取仰臥位,略墊肩頭后仰,鼻內鏡下經鼻咽部向咽鼓管咽口導入咽鼓管導管,將其和空針連接起來后將5 mg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一次注入鼓室中,1次/d,1周為1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
如果治療后患者具有正常的頻率聽閾,或和健側耳具有相當的聽力水平,或和此次治療前具有相當的水平,則評定為痊愈;如果治療后患者的受損頻率聽閾提升了30 dB,則評定為顯效;如果治療后患者的受損頻率聽閾提升了15~30 dB,則評定為有效;如果治療后患者的受損頻率聽閾提升了至多15 dB,則評定為無效。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有效率比較
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88.2%(30/34)顯著高于對照組67.6%(23/34)(P<0.05),見表1。
2.2 ?兩組各頻率治療前后PTA變化情況比較
和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PTA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和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患者的PTA顯著降低(P<0.05),但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TA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后PTA降低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治療組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組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有專家提出鼓室局部給藥可使患者內耳能夠維持較高的有效藥物濃度,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為其避開了血-迷路屏障,現在我們可以利用納米顆粒的滲透性好和分布特性,更加有效的提高藥物內耳給藥的靶向定位,提高療效[3]。周長明等[4]對56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結果顯示經鼓膜鼓室內注入糖皮質激素和靜脈輸注兩種用藥途徑對急性突發性耳聾治療均有效,經鼓膜鼓室內給藥比靜脈用藥效果更好,吳昊勇等[5]的研究結果示經鼓膜鼓室內用糖皮質激素比靜脈用藥在PTA改善和恢復速度上更占優勢。吳數良等[6]綜述PubMed和Medline文獻數據回顧了17篇ISSNHL的治療,其中10位作者經過調查研究后認為ITSI應作為一線治療,而7位作者認為ITSI應作為常規系統治療無效后的挽救性治療。而綜述作者認為鑒于ITSI療法的不良反應率低,患者耐受性好,支持列為常規治療辦法之一。
該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88.2%(30/34)顯著高于對照組67.6%(23/34)(P<0.05)。和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PTA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和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患者的PTA顯著降低(P<0.05),但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TA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后PTA降低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統計數據表明:在糖尿病伴發SSNHL的治療中,鼻內鏡下經咽鼓管咽口用咽鼓管導管灌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輔助治療療效顯著,且不給全身血糖帶來明顯影響,這給SSNHL常規治療效果不理想的病號提供了一條可治療性措施,甚至有專家建議經鼓膜、經咽鼓管途徑注射糖皮質激素列為常規治療方法。
綜上所述,鼻內鏡下經咽鼓管鼓室聯合用藥輔助治療突發性耳聾伴糖尿病的效果好,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年).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J].2015,50(6):443-447.
[2] ?賈弘光,于湛,李希平,等.耳后與鼓室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伴有2型糖尿病突發性耳聾的對比研究[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8,16(3):319-324.
[3] ?于紅霞,王淑珍,李英杰,等.耳石復位聯合藥物對繼發性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的應用效果[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8,39(3):343-345.
[4] ?周長明,鄭茜玲,楊川,等.176例突發性耳聾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17,15(2):111-114.
[5] ?吳昊勇,張太偉,金明學,等.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療糖尿病伴突發性耳聾的臨床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5):80-81.
[6] ?吳數良.糖尿病伴突發性耳聾鼓室注射甲強龍臨床療效[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1):77-79.
(收稿日期: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