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飛鵬 王英 劉萍 王希娟
[摘要]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骨密度和骨折相關性。方法 隨機選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該院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將這些患者作為2型糖尿病組,另選取同期我院健康體檢人員60名為對照組,統計分析兩組人員的身高、體重、體質量指數、WC、血糖、血脂水平、不同部位BMD、OP發生情況。結果 2型糖尿病組患者的體重、體質量指數、WC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FBG、HbA1c水平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2型糖尿病組男性患者L2 BMD顯著低于女性(P<0.05),股骨頸、Wards三角BMD均顯著高于女性(P<0.05),L2 BMD顯著低于健康對照組男性人員(P<0.05),女性患者股骨頸、Ward三角BMD均顯著低于健康對照組女性人員(P<0.05)。2型糖尿病組女性患者L1 OP發生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女性人員(P<0.05),男性患者L2、L1-4 OP發生率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男性人員(P<0.05);女性患者股骨頸、Wards三角、全股骨OP發生率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女性人員(P<0.05)。結論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骨密度和骨折顯著相關。
[關鍵詞] 2型糖尿病;不同部位骨密度;骨折;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 R58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2(a)-0045-03
該研究對2016年8月—2018年8月該院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不同部位骨密度和骨折相關性進行了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齡30~55歲,平均(44.7±7.7)歲;病程1~4年,平均(2.3±0.5)年。將這些患者作為2型糖尿病組,另選取同期我院健康體檢人員60名為對照組,其中男性20名,女性40名,年齡31~55歲,平均(45.3±7.2)歲;病程1~4年,平均(2.5±0.8)年。兩組人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1];②均知情。排除標準:①有急慢性并發癥;②無法有效配合研究。
1.3 ?方法
統一設計問卷,對受試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等基本信息進行調查,對其身高、體重、臀圍(HC)、腰圍(WC)、舒張壓(DBP)、收縮壓(SBP)進行測量,對其骨折史、肝腎疾病史、糖尿病史、腫瘤病史及其他疾病史等既往史進行詢問。
1.4 ?觀察指標
將兩組人員的空腹8~10 h血抽取出來,運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對其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進行測定,采用自動生儀對其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肝腎功能進行測定。同時,采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Lunar,美國GE)檢測兩組人員的骨密度(BMD),對其左側股骨近端各部位、腰椎(L)后前位1~4椎體進行測量,用T值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骨質疏松(OP)診斷標準:T值≥-1SD、-2.5SD~1SD、≤-2.5SD、≤-2.5SD伴骨折分別為正常、骨量減少、OP、嚴重OP[2]。此外,對患者進行詢問,如果其有明確骨折史,則評定為有骨折;如果其無明確骨折史,則對其進行腰椎正側位X線檢查,對其腰椎骨折存在情況進行評估。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人員的身高、體重、體質量指數、WC比較
2型糖尿病組患者的體重、體質量指數、WC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但兩組人員的身高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
2.2 ?兩組人員的血糖、血脂水平比較
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HbA1c水平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但兩組人員的TG、HDL-C水平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人員不同部位BMD比較
組內比較,2型糖尿病組男性患者L2 BMD顯著低于女性(P<0.05),但男性和女性患者L1、L3、L4、L1-4 BMD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對照組男性和女性人員L1、L2、L3、L4、L1-4 BMD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型糖尿病組男性患者股骨頸、Wards三角BMD均顯著高于女性(P<0.05),但男性和女性患者股骨干、大粗隆、全股骨BMD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對照組男性和女性人員股骨頸、股骨干、Wards三角、大粗隆、全股骨BMD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2型糖尿病組男性患者L2 BMD顯著低于健康對照組男性人員(P<0.05),但兩組男性人員L1、L3、L4、L1-4 BMD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女性人員L1、L2、L3、L4、L1-4 BMD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型糖尿病組女性患者股骨頸、Ward三角BMD均顯著低于健康對照組女性人員(P<0.05),但兩組女性人員股骨干、大粗隆、全股骨BMD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男性人員股骨頸、股骨干、Ward三角、大粗隆、全股骨BMD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表4。
2.4 ?兩組人員OP發生情況比較
2型糖尿病組女性患者L1 OP發生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女性人員(P<0.05),男性患者L2、L1-4 OP發生率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男性人員(P<0.05);女性患者股骨頸、Wards三角、全股骨OP發生率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女性人員(P<0.05),見表5、表6。
3 ?討論
該研究結果表明,2型糖尿病組患者的體重、體質量指數、WC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FBG、HbA1c水平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2型糖尿病組男性患者L2 BMD顯著低于女性(P<0.05),股骨頸、Wards三角BMD均顯著高于女性(P<0.05),L2 BMD顯著低于健康對照組男性人員(P<0.05),女性患者股骨頸、Ward三角BMD均顯著低于健康對照組女性人員(P<0.05)。2型糖尿病組女性患者L1 OP發生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女性人員(P<0.05),男性患者L2、L1~4 OP發生率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男性人員(P<0.05);女性患者股骨頸、Wards三角、全股骨OP發生率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女性人員(P<0.05),和相關醫學研究結果一致[3-5],說明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骨密度和骨折顯著相關,值得臨床充分重視。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治指南(2011年)[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2011,4(1):2-17.
[2]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委員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1,6(7):447-495.
[3] ?黃薇,陳芳,李茂蓉,等.老年2型糖尿病與骨質疏松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5,21(5):603-606.
[4] ?梁赟,葉吉云,虞艷芳,等.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髖部骨折與骨密度危險閾值的相關性[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4,35(12):90-92.
[5] ?徐婷,王華,程雯,等.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硬化與骨質疏松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22):5593-5595.
(收稿日期: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