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荊 樺 樊文星
[摘要] 目的 探討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早期檢測的價值。方法 選擇該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糖尿病腎病患者60例,根據血糖不同水平將患者分為低水平組、中水平組和高水平組。同時以該院健康成人作對照組。比較上述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結果 糖尿病腎病患者及對照組上述3項指標有差異,同時不同亞組糖尿病腎病患者上述指標也存在差異。結論 該文認為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檢測中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 糖尿病;腎病;指標
[中圖分類號] R69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2(a)-005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urinary albumin,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the early detect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low-level group from January 2017 to August 2018, middle level group and high-leve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evels of blood glucose. At the same time, healthy adults in our hospital were taken in a control group. The urine microalbumin,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levels were compared in the above patients. Results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above three indicator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also differences in the above indicator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ubgroup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Conclusion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urinary microalbumin,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combined with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as important value in the early detect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Key words] Diabetes; Kidney disease; Index
當今時代,糖尿病已經成為老齡化社會下日益突出的健康問題,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嚴重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發病原因與腎小球血流動力學、機體代謝混亂、氧化應激等因素有關,估計我國有糖尿病腎病患者630 多萬人,同時數目以每年10%~15%的比例增高。若不積極對糖尿病腎病進行有效干預,疾病發展到后期為腎衰竭[1]。目前早期針對糖尿病腎病缺乏有效的實驗室指標,而腎活檢有一定風險[2]。因此尋找有效的實驗室指標成為眾多研究的焦點[3]。目前大量研究發現糖尿病腎病的發生與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關系密切,因此該文擬收集2017年1月—2018年8月該院診斷為糖尿病腎病的患者60例,分析上述指標檢測的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該院糖尿病腎病患者60例,60例患者符合《糖尿病腎病防治專家共識(2014年版)》[5]相關標準。男29例,女31例;年齡36~78歲,平均(54.87±25.28)歲;病程5~16年,平均(6.37±2.58)年。根據血糖不同水平將患者分為20例水平組(空腹血糖為<8.0 mmol/L)、20例中水平組(空腹血糖為≥8且<10 mmol/L)和20例高水平組(空腹血糖≥10 mmol/L)。同時以該院健康成人60名作對照組,男26名,女34名,平均年齡(53.12±22.47)歲。兩組性別、年齡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收集尿液標本(尿微量白蛋白)、血液標本(超敏C-反應蛋白、糖化血紅蛋白)。
1.2.1 尿液留取方法 ?取早晨 7:00開始到第二日早晨 7:00的 24 h尿液,4 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清液置于Eppendrof管中,檢測24 h尿微量白蛋白,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
1.2.2 血液留取方法 ?取早晨 7:00空腹肘部靜脈血,4 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清液置于Eppendrof管中,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及糖化血紅蛋白。儀器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3 ?觀察指標
比較糖尿病腎病患者及正常對照組24 h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腎病3個亞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糖尿病腎病患者及正常對照組24 h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
糖尿病腎病患者及正常對照組24 h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糖尿病腎病三個亞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
糖尿病腎病三個亞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反應DN早期腎功能異常的新型指標群很多,但是各個研究中對于納入研究對象的選擇、檢測方法的限制,使得研究結論有所差異。雖然腎活檢是檢測糖尿病腎病的金標準,但其屬于有創檢查,患者難以接受[4]。
該次研究發現糖尿病腎病患者及正常對照組24 h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可以看出通過測定上述3種指標對判斷糖尿病腎病有一定價值,這與相關文獻報道基本一致[5]。尿微量白蛋白主要反映腎小球病變,部分患者出現蛋白尿卻未出現腎功能損害,對判斷早期糖尿病腎臟損害有重要意義。超敏 C-反應蛋白為的急性時相蛋白,可以反應體位炎癥狀態[6]。研究[7]指出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小管內血管通透性增加,加上高糖對血管病的損傷,會激活促炎信號和氧化應激的進展,這就造成體內超敏C-反應蛋白升高。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增高會引起腎小球基底膜增厚,研究發現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每上升0.5%,會增加慢性腎病25%的風險[8-12]。
同時該文還發現糖尿病腎病三個亞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可以看出隨著血糖水平的增高,會造成糖尿病腎病患者腎臟功能的損害加重。
因此,該文認為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檢測中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 ?Ting Gan,Baoying Liao,Gaosi Xu. The clinical usefulness of glycated albumi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rogress and challenges[J].J Dia Its,2018,15(8):16-19.
[2] ?張玉瀠.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6):133-134.
[3] ?王秀清,甄懷蒙.男性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尿白蛋白量及腎功能與骨質疏松癥相關性研究[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8,50(9):1025-1028.
[4] ?張利祥,趙潔,陳紅彩,等.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尿α1-微球蛋白聯合檢測對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0):33-34.
[5] ?李凌.糖化白蛋白水平與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的相關性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5):9-11.
[6] ?趙帆,張枚,何訸,等.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檢測水平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8,22(10):1711-1714.
[7] ?趙艷.糖化血紅蛋白聯合尿微量白蛋白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檢測意義[J].名醫,2018(6):90.
[8] ?王琦,曲曉璐.腎芪1號方對早期糖尿病腎病胰島素抵抗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8,52(7):52-54.
[9] ?張偉新.尿微量白蛋白與β_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早期的臨床意義[J].慢性病學雜志,2018,19(07):992-993.
[10] ?秦小敏.研究尿微量白蛋白與尿肌酐比值對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意義[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11):46.
[11] ?梁妙芝,黃詩茵,潘少霞,等.總25羥維生素D、IL-6、糖化血紅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聯合檢測在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中的價值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8,15(19):8-11.
[12] ?Clement Lo,Edward Zimbudzi,Helena J,et al. Polkinghorne,Grant Russell,Tim Usherwood,Rowan Walker,Sophia Zoungas. Patient-reported barriers and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poor glycaemic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co-morbid diabetes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J].J Dia Its,2018,7(1):85-90.
(收稿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