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 目的 該文對個性化護理干預在2型糖尿病并發子宮肌瘤中的應用進行深入探究。方法 針對該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116例2型糖尿病并發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對象,主要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及個性化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5.48±0.31)h與下床活動時間(28.82±1.32)h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14.35±1.72)h與下床活動時間(41.51±1.63)h;兩組患者在麻醉前與術后2 h階段血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8.87±0.36)mmol/L,術畢(8.56±0.23)mmol/L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術中(10.12±0.44)mmol/L,術畢(9.95±0.39)mmol/L血糖指標。結論 該院針對2型糖尿病并發子宮肌瘤患者開展護理工作中,采用個性化護理模式,臨床護理效果顯著,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臨床應廣泛推廣。
[關鍵詞] 個性化護理;2型糖尿病;子宮肌瘤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2(a)-0136-02
臨床治療中,子宮肌瘤發病于育齡期女性,通常為良性腫瘤,發病因素為子宮平滑肌組織出現增生,癥狀表現為月經改變、下腹墜脹痛、陰道分泌物增多、腰背酸痛,患者需及時接受治療,避免出現月經過多造成貧血。2型糖尿病癥狀表現為血糖升高,伴隨較多并發癥,治療難度大。針對2型糖尿病并發子宮肌瘤患者。要及時進行子宮肌瘤手術,手術麻醉等相關因素會對患者造成刺激,從而加重糖尿病病情,預后較差。因此,必須給予患者適當的護理措施,提高患者預后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接收的116例2型糖尿病并發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58例)與對照組(58例)。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43.6±2.1)歲,單個肌瘤患者33例,2個以上肌瘤患者25例,糖尿病病程為(6.1±0.8)年;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42.9±1.7)歲,單個肌瘤患者36例,2個以上肌瘤患者22例,糖尿病病程為(6.6±0.2)年。患者均知曉此次實驗,自愿加入。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如下:(1)術前護理。①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開展手術將使患者出現一定的應激反應,主要為抑郁、焦躁、恐懼,對治療效果將產生直接影響。所以,護理人員要注重于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傳授患者自身疾病的基本知識,增加患者自信心;②要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要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及飲食習慣,制定針對性的飲食計劃。主要攝取食物應以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為主,嚴格控制患者糖分的攝入,食譜要多以水果、蔬菜及粗糧為主,使其能夠控制血糖升高;最后,護理人員要做好術前準備工作。患者需口服降糖藥。術前要嚴格控制患者血糖指標,空腹血糖為5.6~7.3 mmol/L,餐后2 h血糖為<8.0 mmol/L。(2)術中護理。患者在送入手術室后,要及時緩解患者不良情緒,為患者接受手術基本情況,減少不安等心理壓力。仔細觀察患者生命各項體征情況,如呼吸、心率、血壓等情況,并適時進行輸血、輸液護理。(3)術后護理。①監測患者血糖及營養支持。術后在禁食階段,避免患者發生低血糖,要給予患者葡萄糖注射液以及胰島素,并且全面觀察患者的腸功能恢復、血糖值以及腸鳴音等情況。②防止患者出現壓瘡。患者術后會長時間臥床,翻身困難,極易發生壓瘡等相關并發癥,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進行皮膚護理,保持床鋪的潔凈與平整,使用溫水擦浴。對于受壓位置,要進行局部按摩,從而確保局部血液循環。③對患者足部進行護理。術后需要促進患者靜脈回流,需將患者患肢抬高約30°左右。并要告知患者鞋襪要保證柔軟,每日使用溫水泡腳;監測患者肢端血運與足背動脈搏動等情況,并注意患者是否出現糖尿病足并發癥。④疼痛護理干預。手術相關操作及患者自身疾病等因素作用下,術后患者極易出現疼痛等癥狀,會影響患者體內胰島素水平,從而造成患者出現應激性血糖升高。因此,在術后,護理人員要針對輕微疼痛患者,可以進行局部按摩、播放音樂及綜藝節目,與患者聊天,使其轉移患者注意力。針疼痛嚴重的患者,甚至發生心率增快或是血壓升高等現象,護理人員要嚴格根據醫囑給予患者相關鎮痛藥物。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肛門排氣及下床活動時間。
對比兩組患者圍術期血糖指標變化情況。
1.4? 效果判定
判定患者術后肛門排氣及下床活動時間,護理人員做好記錄。
判定患者圍術期血糖指標變化情況,詳細記錄患者各階段血糖指標。
1.5? 統計方法
該實驗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患者術后肛門排氣及下床活動時間與患者圍術期血糖指標變化情況使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肛門排氣及下床活動時間
觀察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5.48±0.31)h與下床活動時間(28.82±1.32)h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14.35±1.72)h與下床活動時間(41.51±1.63)h,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圍術期血糖指標變化情況
兩組患者在麻醉前與術后2 h階段血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8.87±0.36)mmol/L,術畢(8.56±0.23)mmol/L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術中(10.12±0.44)mmol/L,術畢(9.95±0.39)mmol/L血糖指標,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在臨床治療中,子宮肌瘤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以病理的角度進行分析,患者子宮肌瘤的局部組織中,相比較于周圍正常的組織,病變位置的孕激素水平以及雌激素水平表現較高。該疾病主要發生于育齡期女性,對患者生活及心理造成嚴重影響。當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類飲食結構發生巨大改變。在此情況下,2型糖尿病患者逐漸增多,所以,造成2型糖尿病合并子宮肌瘤患者也在逐漸增長。臨床在針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中,通常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但是患者在糖尿病因素作用下,在圍手術期中,會發生血糖失控等相關并發癥。因此,護理人員必須要針對這一情況,對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干預,從而有效穩定患者血糖指標,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病情,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在該次實驗中,該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116例2型糖尿病并發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對象,主要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及個性化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觀察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與下床活動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在麻醉前與術后2 h階段血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術畢血糖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該院針對2型糖尿病并發子宮肌瘤患者開展護理工作中,采用個性化護理模式,臨床護理效果顯著,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臨床應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崔靜紅,溫莉.個性化護理干預在Ⅱ型糖尿病并發子宮肌瘤手術后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49):137-138.
[2]? 趙天瑤,金香花,宗可心,等.子宮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手術室護理干預的價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168-169.
[3]? 蔡彩霞.子宮肌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措施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2):157-158.
[4]? 杭燚.子宮肌瘤合并糖尿病圍術期護理中專科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2(11):172-173.
[5]? 劉曉妮.專科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合并糖尿病圍術期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2):171-172.
(收稿日期: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