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琴
【摘要】“學習態度不好,是一個無往而不勝的標準答案,它能解釋一切,因而它什么都解釋不了。”王曉春老師用一句飽滿又簡潔的教育案例總結了教育的屬性,那便是理智的、智慧的、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小學語文是一門帶著教育屬性的專業化的學科,教學中的一言一行更是彰顯著教育的特質。本文就試著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淺談教師如何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說和做。
【關鍵詞】專業語言 專業行為 小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096-01
從理論上講,教師應當也必須是一種專業性的職業,這是由教育的特質決定,也是新時代對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但事實上教師職業現在并未達到這個專業化的標準,因此,對于教師專業化的“化”便是指一種過程。作為一名一線的小學語文老師,長期工作在三尺講臺上,深深地感受到,教師的專業性是從專業的語言和專業的行為開始的。
一、上一堂好的小學語文課,要先會說話。
1.更改語言習慣
語言就是一個便宜甚至免費而又有效的輔助工具。在教學中,師生間的語言,更是具有教育功能和意義的。一個科學的實驗稱,跟一個不足兩歲的嬰兒常說一些空間詞匯,三個月后,這個嬰兒的空間能力和認知能力有明顯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語言有規范性、可接受性、趣味性和情感性的特征,現存的教學語言又有語調平淡、口語重復、隨意性大等問題。
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改一下語言習慣,便有助于獨立思考習慣的養成,同時也有利于刺激思考。
今天上課課題叫《鄉下孩子》,美妙的童年,輕快的詩行。開篇就是濃郁得化不開的情緒:曾是媽媽懷里,歡唱的黃鸝,曾是爸爸背上,盛開的野菊。前一篇課文學了“環”,還記得總是寫成“壞”,今天又遇一個“懷”,三兄弟見面分外眼紅,要在孩子們的筆下打起架來,那肯定是一片杯盤狼藉。拆字解字,也會分辨清晰。但對于低年級的孩子枯燥的理論又不夠具有辨識度。于是,我把常常說的“來,注意它們的偏旁”改成了另一句話“環、壞、懷這三個字,看起來很像,可是……”順勢,我又做了個思考的表情,拋了個求助的眼神。于是沒一會,出來了很多種答案:這三個字看起來很像,可是他們不一樣(分析:這個答案首先說明孩子開始觀察和思考,問題引起了關注)、這三個字看起來很像,可是他們的偏旁不一樣(分析:這個答案說明孩子已經將字去看成兩個部分,且關注到了偏旁)、這三個字看起來很像,可是他們的意思不一樣(分析:這個答案進入了深度思考,開始了思維的延伸和拓展)……
2.常用教學句式
把“你覺得這句話還可以這樣理解”改為“這句話也許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解釋)”或者“這句話事實卻可能遠比看起來的更為復雜(簡單)”再或者“這句話其實不過是表面現象,其背后的本質是……”
教學語言是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聯結和輸出方式,專業的教學語言就是在簡潔和無形中為思維訓練服務,為引發思考而成。
二、成為一名好的語文老師,要學會行動。
教師所具有的教育理念及其所體現出的教學行為對課堂教學質量具有決定性影響。
1.克制過早質疑
不輕易打段對方講話,克制“過早質疑”,做到有效傾聽很重要。有效傾聽并沒有聽起來那么省力和被動,也并非只有真誠就夠。傾聽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多余的腦力處理兩個方向的信息:回顧和預期。能聽懂聽到的,同時也能用多余的腦力去想到那些隱含的不是可以聽到的信息,這才是有效傾聽。
2.72小時魔咒
如螞蟻實驗,如有條件,就要盡可能快地找到學校一處角落,讓學生群體觀察,并當場寫作記錄。名著說買就買,買了就要馬上開始看,而72小時就是任務驅動,它能兌現運用的即時性。同時它也是個時間緩沖,避免進入要不圈養兒童,讓他脫離生活,要不剝削兒童,讓他直面生活的極端誤區。
遵守72小時原則,走出舒適區,讓“移動硬盤”式的GTD系統幫助我們不被72小時緊急的事情淹沒,先行動,而后改,在行動中不斷迭代精進,讓課堂真正無敵。
3.二八法則
二八原則是我們生活中基礎的核心原則:20%的事情會帶來80%的收益,20%的朋友占你80%的時間,20%的客戶帶來80%的收益。二八原則的基礎用法是用20%的時間做完80%的事情。這個是大家普遍了解的二八原則。
小學語文課堂中,踐行二八法則,就是去關注更多真問題,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許多真問題要花費等待和漫長的功夫,這不僅是給予學生思考和傾聽的空間,更是錘煉了一種意志和品格。
總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是專業人員。”教師這個行業是需要有經得起考證卻又插不進手來的嚴肅感的。所以一個小學語文老師真正需要的是我們從一言一行中規范的專業力量和素質。這些專業性的言語和行為,依靠的是認知科學,啟發的是語文思考,走向的是最終的語文素養和人生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魏坤琳.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M].中信出版社.2018 .
[2]古典.拆掉思維里的墻[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 .
[3]萬文濤.論專業化教師的知識結構[J].教育研究,2004(9).
[4]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