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苗,強羽竹,王彩蘭,付治忠,薛志和,王 孟,張 芳,楊 文
(榆林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陜西榆林 719000)
谷子是榆林的傳統作物。榆林是谷子主產區和優生區,常年種植面積在4.67萬~6.00萬hm2。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小米豐富的營養價值,從而促進了谷子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的發展,使得選育適宜機械化種植的谷子品種成為各谷子育種單位的重要工作[1-4]。為了篩選適合本地種植的優質高產抗除草劑谷子品種,筆者開展谷子品比試驗,旨在為榆林地區推薦優質高產抗除草劑谷子品種提供理論依據[5-10]。
1.1試驗材料共10個優良品種(系)進行比較試驗,包括引進河南省安陽市農科院的7個谷子品系(安5162、S748、S744、S757、安5150、安5415、S780)、榆林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出的2個品系(K2091-2、K864-3)、汾選3號(對照)。除對照外,其他參試品系均抗除草劑拿捕凈。
1.2試驗設計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為 16 m2,每小區6行,行長5.5 m,行距0.5 m,密度33萬株/hm2,設保護行。
1.3田間管理試驗地設在榆林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榆林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實驗區。前茬為馬鈴薯,土壤為砂壤土。2016年5月16日播種。播前整地施牛糞15 m3/hm2、磷酸二銨300 kg/hm2、尿素150 kg/hm2、硫酸鉀75 kg/hm2。4月24日施辛硫磷12 kg/hm2防治地下害蟲。5月30日3~5葉期,施除草劑拿捕凈。6月1日間定苗,7月4日追尿素150 kg/hm2,生育期內共除草3次、灌溉6次。
1.4調查內容及方法按照國家谷子區域鑒定試驗調查記載項目及標準進行。田間調查各性狀及室內考種,采用 DPS 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處理。
2.1農藝性狀比較從表 1 可以看出,與對照汾選3號相比,各參試谷子品系都能正常出苗、抽穗,生育期基本都在120 d 左右,株高為 120.6 ~135.8 cm,中桿,而且都是抗除草劑材料,適合機械化種植。熟相整體表現較好。

表1 不同品種(系)谷子農藝性狀比較
2.2經濟和品質性狀比較從表 2可以看出,各參試品種的經濟性狀和品質性狀指標整體表現較好,各品種(系)均為黃谷黃米。其中,K2091-2穗子最長,安5415 次之,安5162 最短;K2091-2單穗重最大,S780穗粒重最大,S744 單穗重和穗粒重都最?。话?162和S780出谷率最高,安5415最低;千粒重前3位的品種分別是對照汾選3號、K2091-2、S748。

表2 不同品種(系)谷子經濟性狀和品質性狀的比較
2.3抗逆性比較從表3可以看出,在抗倒伏性方面,除了對照汾選3號倒伏級別為1級,對產量有輕微影響,其他各品種(系)均無倒伏現象。在抗病性方面,各參試品種對谷瘟病、紋枯病、褐條病、白發病均表現為高抗;紅葉病發生方面,K2091-2發生率最高,達45%,S780和安5415發生率分別為15%、12%,(系)安5162、安5150、K864-3、汾選3號(CK)4個品種均表現為高抗。

表3 不同品種(系)谷子抗逆性的比較
2.4產量比較從表4可以看出,10 個參試品種(系)中以K864-3產量最高,為 6 847.5 kg/hm2,較對照汾選3號增產17.5%;安5162產量居第2位,較對照增產17.4%;第3~8位分別是S757、安5150、K2091-2、S744、安5415和S748,較對照增產0.9%~13.8%;S780較對照減產 14.1%,與產量前6位谷子品種存在顯著差異,與前3位谷子品種存在極顯著差異。

表4 不同品種(系)谷子產量比較
注: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異顯著;同列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在0.01水平差異極顯著
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 level;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1 level
以多年來在生產上表現良好的谷子品種汾選3號為對照,對榆林市引進和選育的幾個谷子品系進行了比較。通過對各參試品系的生育期農藝性狀、經濟性狀、品質性狀、抗逆性及產量等指標進行調查測定和比較,結果顯示除安5415、S780和K2091-2紅葉病較嚴重和S780產量較低外,其他幾個谷子品系整體表現較好,適宜在榆林地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