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延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練就一雙政治慧眼。這種提高政治素養的要求,對各級紀檢監察干部尤為重要。紀檢干部必須練就“政治慧眼”,具備“四種政治能力”,即政治洞察力、政治鑒別力、政治定力和政治執行力。
政治洞察力,就要求紀檢監察干部要具有透過社會現象把握深層次政治根源的能力。例如在調查、審查、巡視、督導等工作中,要善于從探析腐敗現象中挖掘思想錯誤根源。加強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遼寧振興發展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監督檢查,及時洞察、發現并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行為,確保政令暢通。特別是針對執行中央決策陽奉陰違、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的言論,甚至丑化黨和國家形象,詆毀、誣蔑英雄人物等問題,更要從嚴從重查處。這種政治洞察力要求紀檢監察干部時刻保持政治敏銳性,在事關政治原則的重大問題上頭腦要特別清醒、眼睛要特別明亮、立場要特別堅定。同時也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不能望文生義、捕風捉影,更不能亂扣帽子、亂打棍子。
增強政治鑒別力,就要求紀檢監察干部不斷提高分析鑒別政治現象、政治事件、政治關系、政治形勢、政治人物的能力。鑒別一個干部是不是好干部,應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20字好干部標準來判斷。鑒別一個干部的工作失誤或錯誤,還要結合動機態度、客觀條件、程序方法、性質程度、后果影響以及挽回損失等情況作出全面判定。只有以科學的標準進行準確鑒別,紀檢監察工作才能在清除腐敗分子的同時保護好為人民肯辦事、辦實事的干部。同時,還要善于從政治高度看問題、辦事情,始終做到圍繞核心、服從大局、自覺看齊,做到黨中央倡導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
政治定力,就要求紀檢監察干部在政治風浪、政治考驗面前認清方向,站穩立場,永遠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去想問題、做事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紀檢監察干部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守好黨的“生命線”,與黨內腐敗分子作堅決斗爭。為此,紀檢監察干部必須擁有堅如磐石的政治定力,“不畏浮云遮望眼”,只要始終堅持“兩個維護”,就不怕任何困難和挑戰,徹底排除各方面壓力和干擾,做到“老虎蒼蠅一起打”,履行好政治生態“護林員”的職責和使命。
政治執行力,即在紀檢監察工作中聽黨指揮、敢打硬仗、勇于擔當、敢于亮劍。為了取得反腐敗戰役的更大勝利,紀檢監察干部就要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堅定意志,堅決貫徹黨的紀檢工作方針政策,穩中求進,強化政治監督,嚴肅查處“七個有之”等問題,以高度政治自覺把“兩個維護”落實到位。在紀檢工作中,始終強化政治擔當,壓實監督責任,要貫徹落實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營造良好政治生態;要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廉潔關、形象關,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要增強憂患意識,主動接受嚴峻挑戰,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作為紀檢監察干部,就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錘煉自己的政治洞察力、政治鑒別力、政治定力和政治執行力,練就一雙“政治慧眼”,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重點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相互交織的腐敗案件,以過硬的政治素養,切實履行好黨交給的監督執紀職責。
(作者系遼寧省紀委監委駐省文化和旅游廳紀檢監察組組長)